APP下载

中国某些城市失衡的性别比

2020-11-28玫瑰杨献军

现代阅读 2020年7期
关键词:男女比例避雷针媳妇

玫瑰 杨献军

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一个僻静角落里,有个村庄看上去遍地都是教堂。这些教堂鳞次栉比,一个比一个高,屋顶上的十字架直指天际。它们似乎要给这片原本就带有浓厚不可知论色彩的景观平添一种令人惊奇的感觉。但是走到近前仔细看才知道,上述建筑物根本不是教堂,而是三层楼的住宅。那些T型的突出物也不是十字架,而是巨大的避雷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男女比例失调

同中国其他许多地方一样,杭州也受困于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在2010年,出生婴儿男女比例为113∶100。世界出生婴儿自然性别比例大约为105∶100。在中国1979年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之后,由于超声波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的广泛应用,再加上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致使女性胎儿被堕胎现象有增无减。结果,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调非常严重。

尽管选择胎儿性别的堕胎现象并不仅限于中国,但是在1985至2005年间堕胎的1.63亿亚洲女性当中,有3200万是中国女性。除失去了相当于波兰全国公民人数的大量女性人口以外,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的是,女性数量不足的现象在整个中国体现得并不均衡。玛拉·维斯腾达尔在《非自然选择:选择男孩、放弃女孩与满世界是男人的严重后果》这份报告中指出,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比如江西省宜川县,4岁以下婴幼儿男女比例为137∶100;在广西,相同年龄组的男女失衡比例上升至153∶100;湖北省天门市的男女失衡比例高达173∶100,相当于每3名男性當中就有一位娶不上老婆。将这些人口问题综合起来看,显而易见,中国过剩男性绝大部分出生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作为独生子,他们要留在家里种地,而出生在同一个村里的女性则可以自由地外出寻找一些工作,另外也经常是为了寻找一个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的丈夫。在同龄女性数量严重不足的地区长大的单身汉们,面临着征婚方面的激烈竞争,他们被称为“光棍”。在中文里,“光棍”经常用来指那些因条件所限被迫单身(或者自愿单身)的男人。

在只有结婚后生活才算步入正轨的中国,光棍们面临着很大困难。结婚是正常社会成员的标志,对成年生活可以起到添砖加瓦的促进作用。如今的中国仍然极为重视孝道,并且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同时,将男人视为一家之主的儒家思想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这要求男人不仅应比妻子挣钱多,而且还要拥有一个将未来的妻子娶进家的住房。

在过去工作单位自动给职工分配住房的年代,这一切都不成问题。但是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在1998年实行私有化,房价开始飙升,这使整个社会的穷人和富人之间形成了一道巨大鸿沟。

于是,屋顶便出现了巨大的避雷针。

为了帮助儿子娶媳妇,农村剩男的父母经常倾尽毕生积蓄去盖房子或买房,他们认为这样做才更有可能为儿子娶到媳妇。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经济学教授魏尚进、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华盛顿特区国家食品安全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张晓波与清华大学刘瑜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婚姻市场的激烈竞争程度对于房价和住房面积产生了极大影响。具体来说,他们认为,1998年至2005年间,中国35个主要城市中30%~48%的房地产增值额(相当于8万亿美元),同男女比例失调和男人为了结婚而获得财富(房产)的需要有直接关系。

作为一种控制措施,研究者们考察了房租价格,他们发现房租价格的增加幅度并不像房价增加得那样大。这就进一步证实了如下看法:房价上涨并不证明对生活空间的需要有所增加,只是说明了持有房产证的需要。研究者们还发现,房价上涨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愿意以更高价格支付每平方米住房面积的居民和购买更大住房的趋势。

更大到什么程度呢?

我通过一位张姓居民了解到了萧山“教堂村”的情况,他还向我介绍了“影子三楼”的建房概念。这种建筑指的是二层楼的住宅,上面还带有未完工、未装修的三楼空间,目的是让整个住宅从外面看上去更加宏伟气派。这种建房潮流兴起于结婚竞争非常激烈的邻村。在有些地方,这已经成为主流建房形式,甚至到了不建影子楼层,媒人就不来提亲的程度。

为了在婚姻市场中再取得点竞争优势,那些急切盼望儿子结婚的家长们开始在屋顶上加装吸引眼球的大型避雷针,以增加他们建造的影子三楼的住宅高度。那位张姓居民解释说,这已经形成了一种竞争,房主明显地想要把邻居压下去,于是会不顾一切地加大避雷针的尺寸。如果拥有城镇中最高的住宅,就可以使在婚姻市场中取得优势的孤独单身汉得到外界的主动关注。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明白,父母为了让儿子能娶上媳妇,为什么要在住宅的长宽高上下工夫:他们认为不这样做,儿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娶到媳妇。

当我们看到某个省在某年出生的男女比例为120∶100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25年或者30年后在这些未婚男女要找对象时,每5位男性中就有一位找不到媳妇。实际上,这意味着每100位那一年出生的男性中,就有20位男性加上比他们出生早、前些年没有找到媳妇的男性全都需要找媳妇。

据有关文献显示,中国男女比例失调以及由此产生的婚姻挤压现象,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走私”新娘和其他旁门左道的活动当中。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没有迹象表明男女比例会很快恢复平衡。仅在2001年至2010年间,中国每年出生的男孩平均比女孩多出130万。这说明选择性别的堕胎现象仍在发生,继续扰乱着自然规律。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看到的现象,只是中国农村单身汉们在未来几代人的时间里所面临的婚姻挤压困境的一个开端。

(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单身时代》)

猜你喜欢

男女比例避雷针媳妇
不等高避雷针最小保护宽度计算方法研究
避雷针的发明
男女比例
避雷针的由来
男女比例对团队执行效率的影响
两个字
嫁不出去
搂着媳妇
娶个媳妇过大年
一直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