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探析
2020-11-28陈联春
陈联春
摘 要:宗教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大多数宗教场所位处风景秀丽的名山,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本文以南岳为例,从南岳宗教文化资源的类型,分析探索宗教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南岳宗教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南岳;宗教文化;旅游業;融合;创新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与精神的产物,它不仅对所在的社会和民族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有深刻的影响,其核心竞争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南岳衡山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道教同生的宗教圣地,不仅吸引了大批“朝圣者”,也带动了以南岳为核心的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何把南岳的宗教文化进一步融合到南岳衡山旅游资源,更大地发挥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有效保护和利用南岳的宗教文化、南岳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南岳宗教文化资源类型
宗教文化对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宗教文化资源还可以开发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南岳衡山以儒、道、佛共存为特色的宗教文化资源极为丰富。
1.儒教文化资源。儒教源自儒学。儒学创始人孔子本来“不语怪力乱神”,儒学也不是宗教,但西汉大儒董仲舒推崇殷周时期的“崇天、敬天”,给儒学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此后人们把儒学视为宗教,与佛教、道教并列为三教。儒教体系完成于宋代,它以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为中心,信奉“天地君亲师”。君亲是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天地是君权神授的神学依据。在儒教仪式中,祭祖就是祭天。南岳圣帝作为天地在南方的最高神权代表,又传其是华夏始祖和我国农耕文化开创者炎帝的化身,理所当然为儒教所崇祀。儒教在南岳的存在主要体现在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佛像众多,是我国南方现存最大的古庙,也是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合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典范和有力史证。从建筑上看,南岳大庙融入了儒、释、道三者的内容。庙宇的第一进为“棂星门”。棂星门由灵星而得名,灵星古称天田星,汉代祠灵星意为祈谷丰,宋代移用于孔庙,以祈人才辈出,国家兴盛。后人因其门形如窗棂,遂改“灵”为“棂”,多筑于官衙和儒士集中之地,是为儒家文化的象征和表现。南岳大庙以棂星门作第一进,这是神庙建筑中所少见的。自宋以来,大庙主神为儒、释、道三教所共奉。儒、释、道共处大庙之中,同舟共济,和平相处,没有出现过大的派别斗争和分裂,堪称三教共融、互尊、互谅的典型。
2.道教文化资源。道教最早是东汉时期传入南岳的,明《衡岳志》载曰:“天师张道陵,尝自天目山游南岳,谒青玉、光天二坛,礼祝融君祠。”但张道陵并未开派传人。南岳最早出现的道教宗派是上清派,南岳夫人魏华存为上清派第一代宗师。唐代,南岳道教发展迅速,名道辈出。宋代以后,全真道逐渐取代上清派成为南岳道教主流。南岳道教的宫观数量及规模均不如佛教,现仅存或修缮的有玄都观、黄庭观、祖师殿、紫竹林道院、三元宫、朱凌宫、铨德观、纯阳宫、寿宁宫、仁寿宫、南岳大庙内左侧的东八观,其它仅存遗址或已废。
道教文化与社会、经济、生态的关系最密切,道教的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种类也多,而且与人类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养生文化、“洞天福地”文化、生态文化、建筑文化、寿文化等都是道教极具优势的文化资源。通过对南岳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寿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3.佛教文化资源。佛教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南岳。公元503年,即梁天监二年,高僧惠海来南岳,在莲花峰下建方广寺。不久,高僧海印来南岳于瑞应峰建南台寺。陈光大年间,天台宗二祖慧思率徒众40余人来南岳传经布道10余年,建福严寺和藏经殿。慧思打破了道教在南岳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南岳腹地建立了佛教宗派发展基地。及唐代,禅宗、净土宗、律宗、唯识宗等相继传入南岳,创建不少佛寺。仅现存的大型佛寺就有10余处,如:方广寺、上封寺、祝圣寺、南台寺、福严寺、藏经殿、大善寺、高台寺、丹霞寺、湘南寺、铁佛寺、广济寺、香山寺、雁峰寺(在衡阳市雁峰区回雁峰上)、香林庵、天台寺等等。这些寺庙宫观分布错落无序,风格迥异,展示出多元文化格局。
佛教的仪式文化、祭祀文化、节庆文化、建筑文化、石刻艺术、雕塑与绘画艺术、音乐文化、养生文化、生态文化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博大精深。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佛教传入南岳后,也逐渐适应和融入了本土文化并发扬光大。
南岳宗教文化中的祭祀、烧香与抢头香、南岳庙会、朝寿佛、南岳香期等民俗活动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地方特色。南岳的旅游产业也主要依托宗教文化资源而展开的,宗教文化旅游是南岳景区的最大特色。
二、南岳宗教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与创新存在的问题
南岳宗教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专业人才缺乏、对宗教文化的深层次挖掘不够,致使旅游项目商业气息过浓,文化品位偏低,宗教旅游资源的高品位、多样性、文化性与低层次、单一化、商业化开发之间的矛盾突出。同时,一些地方没能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甚至借修缮古建筑的名义损毁文物;没能理顺旅游收益的分配关系,园林、宗教、旅游、文物、寺院各方存在利益纠纷。
1.观念落后,人才缺乏。南岳的宗教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通民众对宗教的理解仍停留在“烧香拜佛”、“封建迷信”等肤浅认识上,政府也未能充分认识到宗教文化对旅游业整体发展的特殊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忌讳宗教,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定位宗教文化,如何发展宗教旅游等问题认识不到位。宗教旅游资源仅仅属于“概念性”资源,缺乏转化为现实旅游产品的机制。目前,衡阳乃至南岳仍然没有全局性的宗教旅游发展规划,也缺乏专题性的宗教旅游发展规划。在管理过程中过多使用行政手段,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尤其是缺乏专业的导游人才。这就阻碍了宗教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2.商业气息过浓,文化品位偏低。旅游过程没有很好地融合宗教文化的元素,很多宗教旅游场所以自然观光或烧香拜佛为主,没有充分挖掘宗教文化内涵。不少庙宇门口仅设置香炉、功德箱,也没有必要的说明牌。在大多数宗教场合,游客看到的就宗教人员敲木鱼、诵经,为进香者祈祷、发放一些经义小册子、维持秩序等世俗性活动。香客就是烧香拜佛,游客也大多是看看宗教建筑、宗教雕塑,或参观法事活动,以游客为主体的参与性项目极少,游客很难体验到宗教文化的深层次內涵,加之各地宗教旅游项目重复、形式单调、大同小异,难以调动游客兴趣,降低了宗教景点的旅游吸引力。
3.保护措施不力,影响持续发展。宗教旅游在开发中不注意保护,过度商业化、产业化,给宗教带来危害的同时,旅游也将丧失可持续发展的资本。由于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资金,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宗教建筑、宗教文物不能及时补救、修复。而在维修过程中,如果忘记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可能转化为破坏行为。
4.宣传还不到位,知名度不如其它宗教名山。南岳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中国的宗教名山,更以儒佛道共存著称于世。但近年来南岳旅游的大多虽然是宗教旅游,但游客多为周边省份。外国游客和较远省份的游客比例不是很大,这与南岳的宣传力度不大有很大的关系。
5.没有形成与宗教文化相关的产业链,宗教产品缺乏特色。在南岳的宗教场所和商品市场,游客看到的产品大都是与国内其他宗教场所的产品大同小异,没有南岳佛道宗教文化的自身特色。
6.南岳宗教文化旅游没有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以此带动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大南岳旅游圈。
三、推动南岳宗教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区域优势资源的融合与创新
第一,在文化主题上,依托南岳佛教、道教的历史文化价值,深挖其文化底蕴,引导和推动南岳景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在“保护第一”的原则下,通过软开发、巧开发、精开发的方式,丰富宗教项目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在旅游发展上做到结合南岳村镇形成新的核心吸引发展精品旅游。同时结合南岳镇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宗教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二,在空间层次上,梯次发展。一方面,以南岳大庙、祝融庙为支点,实现层式梯级发展,以软开发为主,打造神秘的空间意象,开展祭祀活动。另一方面,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依托,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区,以宗教文化的重现和体验为主,强调其旅游功能。在此基础上,实行以景带区策略,在空间上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特色城镇发展区。
第三,在区域格局上,多维联动。一是以南岳宗教文化资源为中心,与周边资源联动,统筹周边资源优势,打造大南岳旅游区。周边资源包括衡阳的红色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抗战文化资源等,如:罗荣桓故居、夏明翰故居、水口山工人运动旧址、耒阳湘南起义旧址群、岳北农工会、王船山故居、唐群英故居、石鼓书院。二是品牌结盟,与省内资源联动,打造南岳宗教文化精品线路。牵手湖南经典旅游文化名片,与长沙、邵阳、岳阳、怀化、湘西、张家界等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形成宗教文化与名山、名院、名楼、遗址品牌集聚优势,凝聚南岳宗教文化旅游新动力,推动南岳宗教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2.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明确市场定位
南岳衡山历史悠久,有盘古开天、火神祝融、南岳夫人等神话传说,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书院文化、抗战文化,元旦朝圣、庙会、八月香火等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如何把这些体现南岳衡山特色的文化在最短的时间,用最高的效率传递给游客,成为了打造南岳衡山精美名片的重要问题。
衡阳市、南岳区有关部门需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南岳衡山景区的财政投入,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可以考虑在融合南岳衡山神话传说、风俗民情的基础上打造一部传递南岳衡山历史文化、价值理念,让游客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同在的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大型歌舞剧——南岳千古情。在旅游产业中增加宗教文化元素,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南岳衡山宗教文化深厚,抢头香(大年初一)、南岳庙会(农历五月十四日至五月十七日)、朝寿佛(农历二月初八)、南岳香期(农历七月至九月)等民俗活动历史悠久,场面盛大,吸引着众多游客参与观赏。但由于此些活动时间性较强,使南岳衡山旅游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要进一步发展南岳衡山旅游业,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拓展衡山节庆文化活动,使南岳衡山成为具有“全天候”吸引力的旅游胜地。
政府可以支持引导成立南岳衡山文化研究会,定期举行南岳文化研讨活动,作出一定学术成果。可以举办徒步登祝融峰比赛、环衡山自行车赛、衡山风光摄影比赛、衡山风情主题征文比赛等等活动,开拓国内外游客资源。
3.打造产业链,强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依托,融合旅行社、交通、餐饮、酒店、娱乐、购物等产业,提升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目前,南岳衡山所在地南岳区设立了游客接待中心,但此中心离高铁站——衡山西站6公里,离衡山站(衡东县新塘镇)21公里,不少游客前往南岳衡山(衡阳市南岳区)旅游往往先到了衡山县(离南岳区15公里),还需自己坐公交或者包车前往南岳区。因此,有必要在衡山县增设一个游客接待中心,安排班车免费、高效地接送游客,让游客能更便捷地进入南岳衡山景区。
由于南岳衡山景区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不少游客选择自驾方式参观游览。目前,南岳衡山景区有一个政府开办的收费停车场,其余为“购香免费停车”的自营式收费停车场,为了更进一步服务游客,可以考虑开放收费停车场。对于当地居民的自营式收费停车场,可以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让游客免费停车,提升游客的获得感。
“购香业务”是南岳衡山景区众多商铺的主要业务,但存在黑车拉客购香、价格不统一、价格虚高等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市场秩序,让游客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此外,要加大对旅游从业者包括导游、景区经营者、服务者以及旅行社、旅游公司等在宗教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力度,同时规范景区的商业行为,营造景区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
4.合理开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宗教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社会效益应该是第一位的。在开发宗教文化资源过程中,既要保留宗教文化的神秘空间,又要注重保持景区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保护好地质地貌、植被、水体、古建筑、石刻等。修缮寺庙宫观,要做到“修旧如旧”。在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南岳衡山宗教文化的感染力。
5.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
我们可以请全国佛教协会、全国道教协会、中央电视台、湖南省电视台摄制南岳宗教文化的宣传片,扩大影响与知名度。可以利用宗教节日、祖师生辰、忌日以及其他重要时日,精心策划、组织一些庆典活动、民俗活动,在吸引更多香客、游人的同时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我们可以多拍一些宗教景区的录像、画册,制成精美的旅游纪念品、宣传品,以低价、成本价向游客出售或免费赠送。
总之,南岳宗教文化底蕴深厚,结合南岳秀美的自然资源,在旅游产业中深度融合宗教文化,既达到保护开发宗教文化资源的目的,又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明]彭簪撰,姚宏谟重订.《衡岳志》
[2][清]李元度撰.湖湘文库:南岳志.岳麓书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