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口印象

2020-11-28李佩甫

辽河 2020年11期
关键词:营口码头大海

李佩甫,现为中国作协全委,河南省作协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生命册》《羊的门》《城的灯》《城市白皮书》《等等灵魂》《李氏家族》等11部;中篇小说集《黑蜻蜓》《无边无际的早晨》《钢婚》《田园》《李佩甫文集》等7部;《颖河故事》《平平常常的故事》等6部电视剧。先后获“庄重文文学奖”“施耐庵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华表奖”,“中国图书出版奖”等。长篇小说《生命册》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部分作品曾翻译到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

通向大海的辽河

清晨,在拉开窗帘的那一刻,你的意识还是模糊的。你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朦胧中,你把窗帘拉开了,先是阳光照进来,光很亮,麻麻的,是橘红色的。而后,凭窗望去,你看到了荡漾的、无比宽阔的一条大河。这时候,你才明白,哦,这是营口。作为香港商报作家采风团的一员,你到了营口。

一条大河,就在眼前,静静地流淌着。河对岸像是稻田,微风吹拂着稻浪,一脉一脉地随着河水慢揺,像是在给人点头问好似的。河岸边有晨练的人,有的在跑、有的在走,男男女女,一个个都很从容。还有钓杆在河岸边的栏杆上支着,一根钓线甩出去……有人问:“有鱼吗?”回道:“没有。”可钓杆仍支在那里,依旧从容。于是,一颗悬着的心立时就安顿下来,突然就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后来,问了才知道,这就是辽河。

让你吃惊的是,如此宽阔的河面,虽有细小的波纹,但几乎看不出它的流向。可你知道,它是有方向的。辽河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流过来,也许知道早晚是要走向大海的,一荡河水反而像是不那么急切了。看上去宽阔、平展、大气,一派气定神闲的样子,显得无比安详。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营口吗?

那么,顺着辽河往前走,你一下子就被震撼了。眼前就是波涛万倾的大海,你面对着的是无比辽阔的海岸线。海岸线上矗立着巨大的、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这还只是营口港其中的一座码头。码头上龙门吊、过轨吊、塔吊一座座一排排地耸立着……红白相间的吊车依次排开,像是一条条飞向大海的巨龙,又像是一道道让人朝拜的神性天门,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吊车上伸出来的铁爪在来来回回地滑动着,伸向停靠在码头上的巨大货轮。一个个几十吨、上百吨重的集装箱,由那现代化的、带有定位电磁铁装置的铁爪准确无误地抓起来,稳稳地放置在停靠码头的大卡车上。碼头上的货运车来来往往,把装满集装箱的货物运向各处……这么大一个通往世界各地的、繁忙的集装箱码头,却很少看见人。一切都是现代化的,由计算机和机械来完成的。特别让人自豪的是,每台龙门吊车上都有“中国制造”的字样。

在这里,面对辽阔的大海,身边是正在卸货的万吨巨轮和正在工作中的一台台大吊车,一切紧张而有序。没有了笨重的劳作,没有了人声的喧闹,也看不到谁在指挥这一切,却有着诗意般的节律和神圣的劳动之美……是啊,一个现代化的港口让你看到了一个城市的生气和活力。据介绍,现在的营口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货物港口枢纽之一,已与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一百四十个港口通航。

你是来自平原的。每一次站在大海边,都会让你激动不已。站在这座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上,在你来到营口的第一天,这一静一动,不由地让你感慨万千。人类的自由,当是从走向大海开始的。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迈步走向了世界,营口也正在走向世界。

一份念想

——驻足望儿山

这是一座山吗?

你先是有了一点点疑惑。是啊,严格来说,你很难把它看成一座大山。因为它平地而起,海拔只有一百多米高。可是,你又不能不把它看成是一座大山,因为,在辽东大地上,在百姓心目中,它是有神性的。

望儿山虽然只有一百多米高,但它平地而起,突兀地、神柱一般地矗立在大地之上,远远地眺望着大海……山体上一层层早已固化了的沙石和不知什么年代的海蛎子壳会让人想起它是从大海的底部走出来的。也许是一千年,也许是一万年,或是更为久远的过去?由于地壳的运动,完成了这么一座凸出在陆地上的山峰。科学界把这种现象称为海蚀地貌。换句话也可以说,它是由大海轰轰烈烈地推出来的一座山峰,它的神性也来自于大海。它一旦矗立在那里,即是大自然历史的化石。它是不朽的生命体、也是永恒。

对于人类来说,在时间中,生活会演变成故事,故事会演变成传说,传说会演变成寓言,寓言会演变成神话……望儿山是一座有神性的山。人人都知道,望儿山是母性的山。在神话传说中,它是慈母的象征。

你站在望儿山上,遥望远处的渤海,想的却不是那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不知怎的,你想起了七十多年前的“辽沈战役”。那时候,国民党的部队战败后,有一个军(据说有两万多人)是从这里逃到台湾去的。两万多溃兵,又是多少母亲的儿子呀!那时候,隔着一片大海,又有多少母亲望眼欲穿啊!隔着无边的大海,波涛万顷,两两相望,你似乎听到了那带血的呼唤……那泪水会感动上天吗?也许,会有那么一天的。

就此来说,望儿山在百姓心目中,就是一份念想。母亲就站在那里,母亲站成了一座山,那该是一个民族的母亲。

营口的微笑

你记住了那张笑脸。

你是在采风途中遇上她的。在营口的鲅鱼圈,在山海广场,当你拾阶而上的时候,你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儿。她大约有五六岁的样子。在广场上的门前,迎面而来的小女孩儿朝你们扬起了甜甜的笑脸。她喜悦地、大大方方地与不期而遇的客人打招呼。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儿,她的眼睛里灿烂地写着两个字:您好!那张明媚的笑脸像红红的苹果一样,一下子就印在你心里了。

而后,在营口的红海滩,在雷锋文化展览馆,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在辽河老街,你都会想起那个小女孩的笑脸。那是一种家常的、不排外的、有包容心和亲和力的微笑。

来到营口,你才知道,中国的红十字运动竟是从这里发轫的。

1894年,在中日甲午海战的隆隆炮声中,在营口地方官员和百姓的支持下,这里由英国传教士倡导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红十字医院,对在战争中伤残的士兵和百姓开展救助。到了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又是营口的百姓率先成立了第一家红十字地方分会,由当地的商家和百姓出资救治伤兵,救助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这不正是一个地域给予人类的大爱吗?

来到营口,你才知道,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雷锋是从这里穿上军装、走进军营的。早在儿时,雷锋就是你心中的楷模。你也曾经以他为榜样,试图做一个有大爱之心的人。五十多年后,当你站在雷锋纪念馆里,你仍然被他的人生境界所感动。五十多年前,雷锋是多么年轻啊!他离世虽已有半个多世纪之久,但他留给人们的,却永远是二十二岁的青春笑脸,他的精神仍在这片土地上闪耀着熠熠光辉。于是,你知道,给予永远是高尚的。那个小女孩的笑容,不正是一种传承吗?

来到营口,当你漫步在干净整洁又古色古香的营口老街上,在一个个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店铺门前驻足,遥想当年有“小上海”之称的营口商埠的繁华景象,你不禁有一种时光倒流之感。你知道,一个行经百年的“老字号”就是一份信誉,一份承诺。

于是,你明白了贴在营口大街上的一句:营口有礼。

渤海湾的落日

最初,天还是蓝的,湛蓝。

这一刻,天上飞着羽状的白云,那白云就像是飞翔中的雄鹰张开了巨大的翅膀,一羽一羽地在空中飞。恍惚中,你觉得它就要向你扑来似的。而后,那羽状的白云渐灰渐散,似炊烟袅袅,不断地变幻着姿态,先是呈绵延的山峰状,而后一瓦一瓦地散去,沸沸扬扬地一抖一荡,暗了一个西天。

這会儿,大海是蓝色的,广阔的、很安静的蓝。那蓝一深一深地亮着,渐渐远、渐渐幽。有一刻,海水一浓一浓地荡着,就像是煮开了似的,幻化成了无边的黑色绸缎,一润一润地展开去,软而舒、柔而厚,叫人不由想扑进去。

突然,天空中,那漫天灰色里划了一箭亮红,那红先是烧白了的样子,倏尔就炉火样地喷出来一团亮焰。一刻间,半边天都是红的。于是就有一轮红日从那团亮焰里滑出来了,亮一天的霞彩。这时有风刮过来,凉凉的,沁沁的,让你身上一抖。再抬头时,只见那一轮红日又慢慢地,远远地,一荡一荡地隐进云里去了,就像是一个亮亮的、调皮的、躲猫猫儿的光肚儿孩儿。再过一会儿,那轮红日再次露出脸儿来,洒一天的红光。

这时候,大海亮了,那橘红抖然间染红了海面,红红的海水一柔一柔地漫向久远。当那橘红远去时,红日出现在大海的另一边。接着,海面上闪出了一荡剑状的银光,那银光先是直射出来,仿佛要把海水劈开似的。而后,在波纹的推动下,又一波一波地幻化成了铸铁般的黑……此时此刻,海水显得更加幽深,迷离,浆一样的。

就此,在远远的天的那一边,一轮红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弹弹地、一跃一跃地去亲吻那西天的海面。它被海水烫住了吗?不然,又为什么一次次地跳开?在红红的海面上,那一轮将去未去的红日,盛大、壮阔、绮丽、霞光万道,真的是让你目不暇接。

是的,你来自平原,是食草民族的后代。三十岁之前,你从未见识过大海。此后,每一次站在大海面前,你都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自己的渺小。当然了,在一些年份里,你曾经看过东海的日出,三峡的日出……而此时此刻,当你站在营口这个螺旋形的看台上,看大海红日西坠……应该说,渤海湾的落日是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据说,这也是国内陆地上唯一可看大海落日的地方。

离开的时候,起风了,挂在看台引桥上一串串五颜六色的风葫芦呼呼地旋转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在风声里幻化成了一辆辆飞天的彩色风车,你就像身处幻境一般,心也飞起来。

恍惚间,你已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猜你喜欢

营口码头大海
大海捞金
大块头和小不点
问大海
“河风海韵·醉美辽河”全国诗歌大赛获奖名单
醉美辽河,流进我梦想的城(组诗)
冬日的大海
前往码头
令人兴奋的大海
在码头上钓鱼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奋起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