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山、岗山、葛山、尖山摩崖刻经

2020-11-28倪文东

江苏教育 2020年77期
关键词:邹城尖山铁山

倪文东

铁山摩崖刻经

铁山摩崖刻经位于邹城北郊铁山公园内,铁山之阳的巨大花岗岩石坪上。刻经南北长66.2 米,东西16.4 米,总面积约1000 平方米。刻经正上方阴刻巨龙、云气、佛光,下为双龟对踞的图案。中部为佛教《大集经·海慧穿菩提品》,左侧为《石颂》跋语,下部为《题名》。现存佛经17 行,795 字(原944字),字径60 厘米。其场面博大,气势恢宏。佛经书法以隶为主,参以楷法,开张险峻,宽阔空灵,创造出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石颂》在刻经西部,12 行,字径22 厘米,现存476 字,骈体文。内容记述了铁山刻经的地理位置、时代背景、经主、刻经年月及对书法艺术评价,其中“如龙蟠雾,似风腾霄”是对佛经书法的高度评价。题名部分原有10 行,现存6 行45 字,内容记载经主及佛经书写者姓名,第六行有“东岭僧安道壹署经”,这对研究邹城乃至山东北朝时期刻经具有重要价值。

岗山摩崖刻经

岗山摩崖刻经位于铁山之北,刻经顺山谷两侧,以中部俗称“鸡嘴石”的岩石为中心,分散地刻在悬崖石壁或岩石之上。依其内容可分为题名、佛说观无量寿经、入楞伽经和散刻入楞伽经。题名,在鸡嘴石的北侧,8 行,共49 字。东侧刻一小石佛像,坐于半圆形佛龛内,像右侧刻“石经”二字,像下侧刻“释迦文佛”“弥勒尊佛”“阿弥陀佛”,并有“大象二年七月三日”刻经年号。佛说观无量寿经,刻于鸡嘴石的东、南两面。东面刻10 行,共145 字。刻字排列整齐,南面经语紧接东面刻经,5 行,共32 字,保存完好。入楞伽经,在鸡嘴石南约40米的摩崖石壁上,北向,分前后两段,共刻108 字。散刻入楞伽经,分布于多处山崖石壁上,字数最多达32 字,最少者仅1 字。刻在崖壁上排列整齐,有明显界格,字径一般40 厘米左右,描绘了佛国净土的概况。

葛山摩崖刻经

葛山摩崖刻经在邹城东北15 千米北葛山西麓一花岗岩石坪上。刻面东西纵20.6 米,南北横8.4 米,共173 平方米。内容为《维摩诘所说经》,10 行,满行42字,共应420字,今可辨认者仅200余字,年代为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题名部分,位于右下部,由于风化过甚,今已漫漶。刻经字体隶楷相间,立意奔放,富有神韵,与铁山笔意相通。刻经时间与岗山刻经时代相同。

尖山摩崖刻经

刻经位于邹城郊东6 千米尖山东侧,因山上刻有“大空王佛”四大字,故又称大佛岭。尖山刻经内容共有七种,另有散刻佛经偈语数种。刻经字径50~60 厘米,唯“大空王佛”四字最大,每字2米左右,包世臣谓“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不为过也。刻经字体隶楷相间,笔画凝重、浑穆苍古,与铁山刻经书风相同。尖山刻经刻有纪年:“大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刻经的经主是西汉丞相韦贤的十九世孙韦子深。1960年当地村民开山采石,将全部刻石破坏殆尽,今山东境内有拓片保存。

猜你喜欢

邹城尖山铁山
五尖山点将台
五尖烟云
山东民间器乐发展现状调查
周占林的诗
我的铁山我的情
创新体制机制 增强内生动力加快打造新生小城市
天降救星
天降救星
邹城成为全省首个提出乡村旅游品牌的县市
时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