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 年加拿大联邦大选与华人参政*

2020-11-28万晓宏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参政选区华裔

万晓宏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019 年10 月21 日,加拿大举行第43 届联邦议会选举,小特鲁多领导的联邦自由党虽然获得的议会席位最多,为157 席,但没有达到过半的最低要求170 席,因此不能独立组建多数党政府,只能与理念较接近的其他小党结成联盟,组建少数党政府,共同执政。加拿大华人在2019 年大选中表现积极,总共有41 位华人精英参选(包括混血华裔),[1]最后有8 位华人当选,都突破历史纪录;华人社团在此次大选中继续进行选民教育和选举动员,在选举过程中发挥关键的引领作用;华人普通民众也是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投票和助选,华人选票受到各大政党和候选人的高度重视,在华人聚居的选区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本文首先简述2019 年联邦大选的结果与成因,然后详细分析华人在此次联邦大选中的参与方式、表现和特点,最后总结他们参政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并对未来华人参政的前景进行展望。

一、2019 年加拿大联邦大选的结果与成因

加拿大是联邦制、议会内阁制和多党制国家,由在众议院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政府,该政党的党魁顺理成章担任政府总理。加拿大联邦大选每4 年举行一次,国会众议院席位根据每10 年人口普查数据重新调整。2015 年之前加拿大国会众议院有308 个席位,2015 年大选增加30 个席位,现在共有338 个席位。[2]任何一个政党要赢得简单过半席位组建多数党政府,至少在大选中要获得170个席位。2019 年大选中,小特鲁多领导的联邦自由党获得席位没有超过半数,只能寻求与其理念最接近的新民主党联合执政。此次大选新民主党只获得24 个席位,与2015 年的39 个席位相比有显著下降,但如果能够与自由党组成联合政府也不是一件坏事。因此大选刚结束,小特鲁多就与新民主党党魁贾格米特·辛格(Jagmeet Singh)通电话,双方都表示愿意合作。加拿大的其他主要政党包括联邦保守党、绿党、魁北克人政团和人民党。联邦保守党在党魁安德鲁·希尔(Andrew Scheer)的领导下,开始在大草原省份重新崛起,在此次国会选举中一举夺得121 个席位,多于上届的99 席,保住了官方反对党地位,并成功将自由党逼成少数党政府。魁北克人政团上届只获得10 个席位,但此次获得32 个席位,取得大幅进展。绿党虽然近年来人气大涨,但只获得3 个席位,比上一届多1 个;而从保守党分裂出来的人民党全军覆没,没有获得席位。[3]

2019 年联邦大选的结果并没有超出加拿大各大民调机构的预期。选举前加拿大各大媒体的调查都显示,小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会赢得大选的胜利,但不会获得议会半数以上席位并组成多数党政府。执政的第一个四年显示小特鲁多政府缺乏执政经验。例如,四年的执政产生了一系列有争议的社会议题,如大麻合法化、同性恋权利、小特鲁多涉嫌干预司法独立、为美国拘禁孟晚舟导致中加关系恶化引发舆论批评、财政赤字迅速扩大等。但小特鲁多领导的联邦自由党最后获胜原因在于:第一,当前世界经济前景不明,但加拿大的经济整体上还不错,2019 年第三季度3.7% 的经济增长还是比较高的,大多数民众求稳,不想大变。第二,虽然小特鲁执政四年出现了上述一系列重大政策失误,但还不算太差,距离10 年的换党周期还比较遥远。第三,虽然小特鲁多的个人魅力有所下降,但反对党的力量也很弱,不足以击败他领导的自由党政府。第四,加拿大政治的地域性非常严重,如保守党力量主要集中在大草原省份,包括阿尔伯塔省、萨斯卡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省,人口稀少,在议会中占据的席位有限,而自由党和新民主党主要集中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人口众多且集中,在议会中的席位占多数,这也导致保守党在大选中难以获胜。

二、2019 年加拿大大选中华人的参与方式、表现和特点

21 世纪以来,加拿大华人人口仍在快速增长。据笔者统计,2019 年加拿大华人人口已经超过190 万,约占加拿大总人口的5.4%;[4]华人的受教育程度一直是加拿大各族群中最高的群体之一;现在有50% 以上的华人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华人的年均家庭收入和住房拥有率也是亚裔当中最高的族群之一。[5]随着华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他们的参政意识显著增强。在2019 年加拿大联邦大选中,华人精英、华人社团和华人普通民众积极参政,取得明显进步。

(一)华人精英的参与方式、表现和特点

加拿大华人精英在此次选举中的主要参与方式有:通过加入主流政党争取政党提名,在某一选区成为代表该政党的正式候选人,进而竞选联邦国会议员;当选后争取获得总理的委任担任内阁成员等。2019 年共有41 名华人精英被各政党提名为正式候选人,参选联邦国会众议员,而2015 年、2011 年的华人提名候选人分别只有27 名、23 名,这是一个显著进步。当选的华人国会议员人数也有所突破,共有8 人胜出,成功率达20%。其中,加东地区有5 人,分别是自由党的陈圣源、伍凤仪、叶嘉丽、董晗鹏和保守党的庄文浩;加西地区则有保守党的黄陈小萍、赵锦荣和新民主党的关慧贞。在当选8 人中,有6 人为连任,其中董晗鹏和赵锦荣都是新当选。13 岁从上海移民加拿大的董晗鹏,是新一届联邦国会中唯一的中国大陆新移民。最让人振奋的是,在加拿大华人人口最密集的列治文市的两个国会议员选区全部由华人获胜,分别是黄陈小萍和赵锦荣,显示出华人选民比以前更加团结,而且他们二人都属于保守党。新民主党的关慧贞,则在华人人口占22.1% 的温哥华东选区代表新民主党参选并获胜。参加本届大选的华人候选人,代表保守党的最多,有12 人;代表人民党的有11 人,人数仅次于保守党;代表自由党的只有8 人,代表新民主党的有7 人,代表绿党的有2 人,独立参选的有1 人。[6]选举后不久,顺利当选国会众议员的华人精英伍凤仪再次被小特鲁多新政府委任为小型企业及出口促进部部长,也是小特鲁多内阁中唯一的华人部长。[7]

2019 年加拿大联邦国会众议员选举中获胜华人的基本情况

2019 年联邦大选中华人精英参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参选人数突破新高,获胜人数也稳中有升。此次大选,参选的41 位华人中有8 人胜出,双双突破历史,而2015 年大选中有27 名华裔候选人,其中有6 人当选,2011 年大选中,只有23 人参选,但有7 人当选。第二,华人候选人大多数集中在华人聚居的选区,当选华人能够代表华人社区的主流民意。例如,在大温哥华地区的列治文中区,出现保守党黄陈小萍、自由党寇鸿久、人民党白巍和独立参选人张哲共4 名华人参选人对峙的局面。在多伦多士嘉堡北区,自由党陈圣源、保守党江如天和新民主党陈艳对阵。自由党的伍凤仪和叶嘉丽则分别迎战保守党的袁海耀和胡商。在大多伦多地区的万锦- 於人村选区,有自由党的何胡景、绿党高境岚、人民党钟碧珍参与混战。[8]第三,华裔候选人的当选机率与华人人口和代表主流政党参选成正相关关系。当选的华人精英基本上都在华人人口集中的大多伦多和大温哥华地区,代表主流政党参选的成功率更高,当选华人分别属于自由党、保守党和新民主党这三大主流政党。第四,优秀的华人精英在华人社区中不缺乏,为获胜奠定基础。选前第一位大陆华人新移民国会议员谭耕因为多方面原因而退选,让人担心该选区会落入其他族裔之手,但新移民董晗鹏及时补位获胜说明优秀的华裔候选人并不缺乏。第五,在此次大选中积极参政并当选的华人精英当中,仍以来自香港的移民和土生华人为主,大陆华人新移民参政的积极性显著增高,参与竞选的人数显著增多,但成功率仍然较低,也有个别来自台湾的华人参与大选。第六,参选华人精英中右翼党派候选人占多数,左翼党派的华裔候选人占少数。加拿大右翼政党有保守党和人民党,左翼政党主要有自由党、新民主党和绿党。据笔者统计,此次参选的41 名华裔精英中,有23 人属于右翼政党,17 人属于左翼政党,右翼政党占多数。这也反映了加拿大华人政党认同和政治诉求的多元化。

(二)华人社团的参与方式、表现和特点

华人社团是领导和支持华人参政取得进展的强大后盾和有力保证。通常华人社团参与大选的方式主要有从事选民教育、进行选举动员、帮助候选人筹款和助选等。与以往相比,此次联邦大选有一个重大差异是选举的大环境对华人社区不利,主要是受中加关系恶化的负面影响。尤其是 “孟晚舟事件” 发生后,不但中加政治关系急剧恶化,而且两国经贸关系受到直接影响,对加拿大华人社区也造成较大冲击。加拿大右派媒体《温哥华太阳报》发表署名文章,指称中国政府、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利用华侨华人和华人社团作为增加其国际影响力的工具,并影射中国政府利用华人干预加拿大内政。[9]虽然中国驻加拿大使领馆都对此进行了批驳,但对与中国使领馆联系较多的新移民社团积极参与此次联邦大选还是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虽然此次加拿大华人参政的大环境不好,但华人社区并没有被吓倒,活跃在华人社区的新老华人社团不怕被 “抹红”,仍然积极进行选民教育、选举动员和筹款活动。他们在华人社区举办候选人辩论或选举公开论坛,吸引华人民众关注选举议题,并对选民进行参政教育和选举动员,在此次大选中继续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2019 年6 月27 日,全加华人联合会第27 届年会暨全国会议在多伦多举行,来自加拿大各地的与会代表60 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就新形势下的中加关系、鼓励华人积极投入联邦大选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呼吁华人社团团结互助、包容互信,共同推动华人社区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在联邦大选中积极参与,运用手中的选票表达自己的诉求;敦促加拿大政府让加中关系尽快重回正轨。[10]

早在大选前的7 月,华人参政团体华越柬寮法律援助中心和多伦多平权会就开始举办选举系列活动。如7 月17 日举办 “我们都是移民——加拿大移民政策” 社区会议,努力帮助选民了解加拿大关于移民、退休金、牛奶金和失业金的现行政策,提升他们的参与和领导能力,培养他们组织社区会议、拜访民意代表和社区外展的能力。[11]8 月22 日,萨省华人参政议政创业群联合萨省华商会特邀联邦国会议员光临华人社区,与华人社区就今年联邦大选的关键问题做充分的交流和沟通。[12]

9 月17 日,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中国和印度企图利用他们与加拿大境内侨民社区的联系,试图影响即将举行的联邦大选,加拿大情报机构正在密切监视相关威胁。全加华人联会(安大略区)对此报道表示愤怒,并在多伦多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华裔公民积极参与联邦大选:“我们建议华裔公民积极投票支持自己心目中的候选人,考量之一是候选人及所在政党的政纲和政绩是否代表自己的诉求和利益,考量之二是候选人及所在政党如何促进维护加中友好关系。”[13]

9 月29 日,由 “多伦多华裔媒体工作者协会” 和 “加拿大华裔参政同盟” 共同组织的 “2019 联邦选举公开论坛” 在万锦新旺角广场举行,得到众多参选人的积极响应与重视,各主要政党都有参选人与会,包括新民主党候选人郭旼修、人民党候选人钟碧珍、保守党候选人胡商和马荣铮、绿党候选人高境岚、新民主党候选人陈艳和自由党候选人陈圣源。论坛强调华裔参政议政的重要性,鼓励大家为了自己和下一代的权益出来积极投票。论坛针对华裔投票率偏低这个老问题做了一些工作,希望未来能有所改变,对推动华人参政议政是一个有益的尝试。[14]

联邦大选自9 月正式开始后,一些华人社区团体、商会和媒体分别于10 月2 日在多伦多唐人街附近的选区和当谷北选区,10 月4 日在士嘉堡爱静阁选区,10 月7 日在万锦於人村选区这四个华人人口高度集中的选区举行候选人辩论会,以增进华人选民对候选人的了解。[15]10 月3 日,为了帮助会员了解加拿大政治和参与今年的联邦大选,“幸福家庭圈” 举办选前第三次小型学习讨论会,主题是华人参政议政情况及今年大选分析,之前举办的另外两次学习会涉及加拿大各大政党分析和加拿大选举制度和政府组成。每次学习会都邀请一位专家主讲,受到热烈欢迎。[16]

10 月4 日,距离联邦大选仅剩两周时间,加拿大华人保守党协会在多伦多举办成立36 周年庆祝晚宴,并为多名华裔候选人打气助威。出席晚宴的各界人士有500 多人,包括联邦大选候选人马荣铮、胡商,安大略省议员邱佩芳、柯文彬、彭锦威,万锦市区域议员李国贤,华人保守党全国协会主席朱伟邦、全国副主席骆致灿、全国秘书温一山,以及各地华人保守党协会的支持者。两位联邦大选候选人在晚宴上进一步阐明各自在10 月大选中所提出的政纲和理念。在晚宴上,加拿大华人保守党协会还为优秀华人企业家颁奖,并呼吁加拿大华人积极投票让更多华人精英成为国会议员。[17]

10 月13 日,温哥华中华会馆举办 “加拿大联邦大选论坛——候选人与华人社团见面会”,邀请各大政党候选人与华裔选民直接交流。各政党候选人就政纲、多元文化、同性恋、滥用药品和对外关系等议题进行激烈辩论。大温地区有46 个侨团代表及各界人士约150 人参会。有5 位候选人参加此次论坛,其中包括3 名华裔和2 名其他族裔。[18]中华会馆也在报纸上刊登广告,鼓励华人出来投票。一些中国大陆新移民团体还组织成立 “投票大联盟” 拍短片宣传,目的是提高华裔的投票率。[19]

素里—白石参政会是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正式注册的华人非营利无党派参政团体,其宗旨是普及加拿大民主政治知识,促进华裔关心参与政治民生,推动华裔融入,共同守护多元文化。10 月16日,该会在白石社区中心举办 “磐石论坛” 特别活动暨南素里—白石选区五大党候选人辩论会,总共有近300 人参加,其中华人观众占三分之二。辩论会面向华语社区为主的所有族裔居民,挑选华人选民最关心的问题,现场配备中文翻译团,这在加拿大华人参政史上是第一次。在辩论会上,各党派候选人聚焦气候变化、发展经济、难民及移民政策、加中关系、社区安全等方面展开辩论。各党派候选人的亲民作风给华语社区留下深刻印象,大家纷纷表示将携全家和亲友为大选投出神圣的 一票。[20]

2018 年成立的华人参政团体 “加拿大华人百人会”(CCS 100)并没有因为中加关系恶化和加拿大国内对华人的舆论环境恶化而停止对华人民众的参政教育和选举动员。2019 年1 月,加拿大最高法院裁定海外加拿大公民具有投票权,在10 月的联邦大选中正式实施。7 月20 日,百人会召开咨询会,邀请40 多位华裔新移民参加,讨论海外加拿大公民选举权的法律保证问题。咨询会对此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展现了华人民众的理性和积极参政议政的素养和诉求。咨询会的结果直接呈递给BC省律政厅和联邦政府。通过讨论,参会者还达成共识,衷心希望居住在加拿大的华裔公民踊跃参加投票。[21]在此次大选期间,百人会不但定期举办选举论坛,分析选情,而且核心成员之一、著名华人时事评论员丁果在 “高度见闻” 上发表多篇关于加拿大华人参政的时事评论,对华人选民和华人精英进行选民教育,呼吁华人选民出来投票,呼吁更多优秀的华人精英出来参选。

此次华人社团参政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虽然中加关系恶化对华人参政造成负面影响,但他们不畏被 “抹红”,更加积极地参与选民教育和选举动员,帮助候选人筹款和助选,在选举中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第二,华人从事选民教育和选举动员的方式多样,如举办参政讲座、筹款宴会、候选人与社团见面会、选举论坛、候选人政见发表会和候选人辩论会等,对提升华人选民的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华人的各种参政方式为华人精英候选人提供了与华人选民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为华裔候选人的成功当选奠定了坚实的人脉基础,也扩大了华人社团自身的影响力。

(三)华人普通民众的参与方式、表现和特点

普通华人民众参与2019 年选举的主要方式有积极参加选举登记和投票、通过各种途径为候选人助选、提供政治捐款等。加拿大华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在大温哥华、大多伦多、蒙特利尔、卡尔加里、爱德蒙顿和渥太华等大都市地区,而这些地区都是联邦大选的决胜地区。而且华人人口都集中居住在其中的某些选区,如大温哥华地区的列志文市,华人人口的比例近50%,华人选民在这些选区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此次大选中华人普通民众积极参加投票和助选活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华人社团和华文媒体的宣传和鼓动下,华人普通民众的参政意识比以往有较大进步。他们认识到手中选票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如果华人不去投票自己的权利将被忽视,所以选举日华人纷纷到当地的投票站,行使自己的投票权。第二,社交媒体,特别是微信在此次大选中对华人选民的动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加拿大华人在微信圈经常讨论政治话题,能极大地增强华人的参政议政意识。据笔者在选举日与定居加拿大的华人朋友的交流,他们都说在选举前和选举日所有人的微信朋友圈都刷爆了,全部是关于投票的宣传。第三,华裔年轻人比以往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是未来加拿大华人参政的希望。在众多华裔精英参选期间,许多年轻华人加入到他们的助选团队中,不仅直接帮助这些参选的华人精英顺利当选,也锻炼了年轻华人对政治的兴趣和未来参政的能力。

另一方面,华人民众的选票受到各大政党及其候选人的空前重视。早在2019 年1 月16 日,大多伦多地区的4 名代表保守党的华裔候选人袁海耀、胡商、江如天和马荣铮就一起向华人社区拜早年,呼吁华人选民踊跃出来投票,并承诺一旦进入国会,将把包括华裔在内的选民声音带到国会。这4 名候选人中有3 位所在的选区华人选民比例较高,如士嘉堡爱静阁选区华人选民占总选民人数的46%、万锦康山选区华人选民占41%、士嘉堡北选区的华人选民也占近40%。[22]大选投票日前夕,华人聚居的多个摇摆选区成为选举的关键。为争夺华人选票,小特鲁多总理亲自来到大多伦多地区华人聚居的万锦市,与自由党华人候选人何胡景和伍凤仪一起去华人拥有的福耀超市拉票,显示华人选票在这次大选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保守党领袖希尔虽然在魁北克省竞选,但谈及的主题却是华人最关心的移民和非法入境者话题。[23]此外,大选期间,所有华人精英候选人、各社团侨领和加拿大各地华文媒体不断地呼吁和宣传,号召广大华人民众积极参与此次大选投票,也有效提高了华人族群的社会能见度和政治话语权。

三、加拿大华人参政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虽然在2019 年加拿大联邦大选中华人精英、华人社团和华人普通民众参政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也不必讳言,华人在参政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一)精英层面

第一,虽然此次华人精英参政在候选人人数上有显著增加,当选人数也稳中有升,但根据2016年华人人口占加拿大总人口5.1% 的比例,华人在联邦国会中应占的席位至少为18 个,实际上现在华人精英在国会中所占的席位数只有8 个,这与华裔人口在全加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极不相称。与印度裔相比差得更远,加拿大印度裔人口2016 年为137 万,比华人人口181 万少很多,但在这一届国会中拥有12 个席位;[24]上一届国会中更有19 位印度裔议员,但只有6 名华人议员,相差更大。[25]因此,未来华人社区需要进一步协调努力,培养更多的华裔第二代参政人才,争取各政党从中推出更多的华人精英候选人,提高获胜的人数和比例。

第二,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还比较低。华人精英参选人主要分布在华人集中居住的选区,在非华人选区很难被各大政党提名为候选人参选,难以突破种族界线。有意参政的华人精英应该加强与当地其他族群的联络,多沟通多来往,争取得到当地非华裔政商界人士或朋友的认同和支持,才能提高被提名的可能性和胜选率。

第三,近年来,参选的大陆新移民精英人数越来越多,但成功当选者少之又少。据笔者统计,在2019 年联邦大选中,参选的大陆新移民至少有15 人,但最终只有董晗鹏1 人当选。华人新移民当选难主要是因为很多人的参政素养不够高,没有真正搞懂加拿大参政的基本 “游戏规则”。部分大陆新移民候选人不了解当地政治文化,更不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不注意竞选语言,在私生活方面行为不检点造成多起丑闻,不仅自己最终不得不选择退选,也损害华人整体形象,使华人融入主流、参政问政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26]未来华人精英参政要从了解本地政治文化做起,应该长期、积极地去跟本地非华裔的政商界人士或朋友多沟通、多来往,平时要谨言慎行,尤其在涉及种族方面的话语表达方面。这方面大陆华人新移民参选者应向来自香港的移民多学习,学习他们与主流社会打交道的方式,争取在未来有更多当选的机会。

第四,华人精英候选人的中英文文宣一定要严格保持一致,避免一旦稍有出入都会被质疑说谎或挑起种族情绪。此外,在有些选区参选的华人精英缺少社区民意基础,希望未来华人社区能共同努力,培养并推出那些长期扎根社区、服务民众的优秀华人精英参加各级议会选举。

(二)社团层面

在社团层面,华人社团在此次联邦大选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宣传、教育和动员作用,但仍有一些不足。第一,选民教育存在明显不足,华人社团选举动员的方式还是那些老套路,如为候选人举办筹款晚宴、组织候选人与社团见面会、举办候选人选举论坛、候选人辨论会和参政讲座等,都是临时 “抱佛脚”,没有从长计议,缺少方式创新,导致影响范围有限,效果也不够理想。未来华人社团应立足长远,放眼未来,把选民教育和参政人才培养并重,作为一项基础工作,从基层展开,长期坚持,才能为华人精英积极参选和广大华人民众的参政意识提升打好扎实基础。例如,华人社团可联合创办专门的华人参政训练学校或定期举办华人参政培训班,培养大批华人参政人才,为未来华人参与各级公职竞选做好人才储备。

第二,华人社团管理没有及时革新和改进,一些传统华人社团内部结构僵化,许多新移民社团还没有完全融入当地,以致得不到华人社区的认同和尊重,导致一些侨团的侨领在台上呼吁华人社区团结起来投票支持某一候选人,但实际效果恰恰相反,他们越是呼吁华人社区支持某一候选人,反而越没有人去投票支持。这种现象已经十分严重,确实需要新老华人社团进行深刻反思和改进,尽量使华人社团的工作更接地气,成为华人社区的领导核心,努力使华人社团在未来的华人参政过程中发挥和扮演领导和组织角色,否则华人社团的领导地位将会被削弱。

第三,在此次大选过程中,华人社团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 “孟晚舟事件” 导致中加关系恶化的负面影响,但是广大华人社团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继续倡导华人社区积极参与大选,这一点非常宝贵,但做得还不够。笔者认为,通过 “孟晚舟事件”,加拿大华人社团应该更加清醒,中加关系越是不好,加拿大华人社团应更加积极地领导、宣传和动员华人参政。只有华人社区实现全民动员,华人民众积极参加选举投票、助选和提供政治捐款,华人精英积极参选来展示华人的政治影响力,才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进中加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第四,部分传统华人社团和华人新移民社团在使用华文媒体和中英文社交媒体方面的技艺还不够娴熟,需要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例如,华人社团应该学习充分利用现有华文媒体,尤其是华文网络,还有中英文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推特和脸书等,发挥领导和宣传作用。但据笔者观察,在此次选举过程中华人社团和这些中英文社交媒体没有形成合力,共同把更多优秀的华裔候选人送进联邦国会。未来华人社团要努力加大选民教育的力度,提升华人选民的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要充分利用华文媒体,尤其是网络和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来进行选民教育和选举动员,提升华人民众的参政意识、能力和水平,团结华人选民,实现集团投票,提高华人选民的投票率。

(三)民众层面

在民众层面,虽然有华人精英、华人社团和华文媒体的呼吁和动员,华人民众的参政意识在2019 年大选中也确实有所增强,但华人选民的参与率和投票率仍然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提升。根据相关统计,每次联邦大选,加拿大华人的投票率仅占有选举权选民的10%~12%。较低的政治参与率,严重抑制了华人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使华人社区遭到边缘化,也使华人社区的正当权益遭到漠视。[27]例如,尽管选举日呼吁华人选民积极参加投票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以致普通华人民众在此次大选中的参政意识比以往有显著提高,参与率和投票率也比上届大选更高,但统计数据显示,BC 省投票率最低的几个选区仍然大多是华人聚居的选区。相比之下,印度裔选民和穆斯林选民聚居选区的投票率更高。据笔者统计,在2019 年联邦选举中,在穆斯林选民聚居的33 个选区中,穆斯林选民的投票数都远远超过了胜选者在该选区赢得的票数差异。[28]这说明穆斯林选民在这些选区的选票发挥了关键性影响。在2015年的联邦大选中,穆斯林选民的投票率为79%;在2018年的安大略省选中,穆斯林选民的投票率为69%,都是华人选民投票率的6 倍~7 倍。[29]在印度裔聚居的选区也是如此。由于华人选民群体的来源地多元,政治观点存在较大分歧,加上代际差异,导致选票分散,不能形成 “集团投票”,因而很难发挥关键作用,在选举中难以把最优秀的华人精英候选人送入国会。未来加拿大华人参政应该向印度裔选民和穆斯林选民学习,放弃分歧,寻找共同利益,在此基础上实现集团投票,争取在选举中发挥更大影响力。除了积极参加投票之外,华人普通民众还应在财力范围内踊跃为自己支持的候选人提供小额政治捐款,甚至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方式为他们助选,体会加拿大的选举政治过程,提高自身的参政意识和能力。

展望未来,随着加拿大华人人口继续快速增长,社会经济地位继续提升,以及华人社团的选民教育和选举动员力度更大,华人民众的参政意识会更强,华人社区的参政氛围会更浓。未来会有更多华人精英参与各层次选举政治,当选的华人也会更多。华人社团将继续从事选民教育和政治动员,在各级选举政治和非选举政治中发挥领导和助推作用。普通华人民众通过各种选举政治和非选举政治方式参与加拿大政治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会更强,华人社区的合法权益将会得到更好地维护和增进。加拿大华人积极参政不但有助于维护华人权益,推动加拿大社会进步,而且对中加关系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注释]

[1] 《华媒:41 名华裔出战加拿大联邦大选 较上届人数多》,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hr/2019/10-22/8986051.shtml。

[2] Rand Dyck, Christopher Cochrane,Canadian Politics: Critical Approaches, (7thedition) Nelson Education, 2016, p.292.

[3] 余瑞冬:《加拿大大选揭晓 自由党胜选却不足以组建多数政府》,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qw.com/hqhr/2019/10-22/234785.shtml。

[4] 加拿大联邦政府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人口为177 万,来自中国台湾的加拿大华人人口为3.65 万,合计约181 万。另外,加拿大移民局统计数据显示,华人移民每年增加3 万左右,3 年共有9 万,所以估计2019 年加拿大华人总人口已经超过190 万。

[5] 万晓宏:《当代加拿大华人参政分析》,《世界民族》2011 年第4 期。

[6] 方华:《加拿大大选华裔候选人多胜选者也不少》,加拿大广播公司,https://www.rcinet.ca/zh/2019/10/22/ 加拿大大选华裔候选人多胜选者也不少/。

[7] 《华裔国会议员伍凤仪再度进入加拿大新政府内阁名单》,中国新闻网,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zw/hr/2019/11-21/9013393.shtml。

[8] 余瑞冬:《众多华人参选人投身2019 加拿大联邦大选》,中国侨网,http://www.chinaqw.com/hqhr/2019/10-20/234574.shtml。

[9]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发言人答记者问》,[加拿大]《环球华报》, http://gcpnews.com/2019/06/19/ 环球华报-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发言人答记者问/。

[10] 《全加华人联会第二十七届年会在多伦多举行》,加国新闻网, http://canadanews.today/nccc-2019/。

[11] 《2019 联邦选举系列活动:“我们都是移民!加拿大移民政策” 社区会议》,华越柬寮法律援助中心,2019年7 月5 日,参见https://csalc.ca/zh-hant/2019 联邦选举系列活动- 我们都是移民- 加拿大移民政策/。

[12] 《“萨省华人参政议政创业群” 联合 “萨省华商会” 特别活动》,海外生活网, https://www.woohelps.cn/activities/2577/details/。

[13] 《全加华联责CBC 报道侮辱人格》,明报新闻网,http://mingshengbao.com/tor/article.php?aid=666099。

[14] 《2019 联邦选举公开论坛,呼吁华人积极参与投票》,环球华语新闻网,http://cgctv.com/2019/10/01/2019 联邦选举论坛,呼吁华人积极参与投票/。

[15] 周月谛:《联邦大选 华人聚居区举办各候选人辩论会》,[加拿大]《大纪元》,http://www.epochtimes.com/gb/19/9/26/n11549198.htm。

[16] 《“加拿大华人参政议政及今年大选知多少” 讨论会》,幸福家庭圈,https://www.eventbrite.ca/e/73224964841#。

[17] 周月谛:《联邦大选临近 华人保守党为候选人助威》,[加拿大]《大纪元》,http://www.epochtimes.com/gb/19/10/6/n11572066.htm;《加国华人保守党协会庆成立36 周年 鼓励华人参政议政》,看中国网,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gb/2019/10/08/909704.html。

[18] 《中华会馆主办 “加拿大联邦大选论坛- 候选人与华人社团见面会”》,中华会馆网,https://vanzsnews.com/2019/10/14/ 中华会馆主办的 “加拿大联邦大选论坛- 候选人/”。

[19] 《侨领呼吁华裔选民投票履行公民责任》,[加拿大]《星岛日报》,https://www.singtao.com.ca/3858199/2019-10-21/post- 侨领呼吁华裔选民投票履行公民责任/?variant=zh-sg。

[20] 《磐石论坛:南素里—白石选区五大党候选人精彩辩论》,温哥华港湾,https://www.bcbay.com/life/community/ 2019/10/21/661396.html。

[21] 《加拿大海外公民选举权的法律保证:“加拿大百人会” 举行咨询会》,[加拿大]《环球华报》,http://gcpnews.com/2019/07/21/ 环球华报- 加拿大海外公民选举权的法律保证/。

[22] 萧山:《保守党四候选人见华媒 承诺把华人声音带到国会》,加国无忧,https://info.51.ca/news/canada/ 2019-01/728685.html。

[23] 《华人成大选关键!杜鲁多刚刚到万锦华人超市拉票,谢尔发誓打击非法入境者》,华人号:华人头条- 多伦多通讯社,http://www.52hrtt.com/dld/n/w/info/H1569732900977。

[24] “Members of Parliament”,加拿大国会网, https://www.ourcommons.ca/members/en。

[25] 华廉:《行使投票权才有话语权:加拿大华人参政议政初探》,北美好生活网,http://www.youknownews.com/bencandy.php?fid=48&id=3896。

[26] 华人参选中一些有争议性的事件,可参见相关报道:吴薇:《有错认错,别扯文化:前加拿大新民主党议员邹至蕙谈王小宝因朋友圈争议退选》,加拿大国际广播网,https://www.rcinet.ca/zh/2019/01/21/ 有错认错,别扯文化:前加拿大新民主党议员邹至/?redirect=true;梦溪:《退选、丑闻:华人参政 “忘记” 了什么》,加拿大在线网,http://www.ocanadaonline.com/?p=5019;《大选在即 华裔参政再创新高!15 名候选人全介绍 你投谁?》,温哥华天空网, https://www.vansky.com/mp/a/45880.html。

[27] 胡乐:《加拿大百人会:推动华人政治突围》,[加拿大]《高度周刊》,http://ccs100.ca/ 加拿大百人会:推动华人政治突围。

[28] “Can Muslims Make an Impact on the Elections?”,加拿大穆斯林选票网,https://www.canadianmuslimvote.ca。

[29] “Past Elections”,加拿大穆斯林选票网,https://www.canadianmuslimvote.ca/past_elections。

猜你喜欢

参政选区华裔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颜回之乐
铝合金激光选区熔化成型能力研究
中航工业成功研发大尺寸多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设备
绍兴后期高宗对中枢体制的调整——以汤思退再次“兼权”参政为中心的考察
安鹤煤田煤层气开发选区评价研究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的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