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士经验对我国钟表行业发展的启示

2020-11-28王剑勇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钟表 2020年5期
关键词:机心钟表手表

王剑勇(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1.引言

经过30多年钟表产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钟表制造第一大国,全球 92% 的钟表、83%的手表都是在中国制造的。目前,我国年产10亿只手表、5亿只钟,不仅是钟表制造大国,钟表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尽管我国是钟表制造大国,但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相比瑞士、日本等国际钟表制造强国,我国钟表不仅存在工艺、装备、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差距,观念的差距更是凸显。瑞士是举世闻名的钟表王国,它的钟表工业已经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是瑞士第三大支柱性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瑞士机械钟表由于受到日本石英钟表的冲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近半数的钟表企业破产倒闭,生产人员被迫裁减一半,造成了大量失业,许多钟表公司因此背负了巨额债务。在瑞士钟表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尼古拉斯·海耶克力挽狂澜,另辟蹊径地推动了瑞士钟表行业发展,其经验值得现在的我国钟表行业加以借鉴。

2.瑞士钟表行业应对危机的经验总结

(1)抢占低端市场

海耶克详细调查与分析了当时瑞士钟表业的现状和存在的困境,最终决定挽救整个瑞士钟表行业。海耶克自掏腰包收购了瑞士钟表企业51%的股份,瑞士钟表业自此踏上了复兴之路。海耶克经过市场调查了解到,在销往世界的手表中90%是低档手表,这其中没有一款是瑞士制造的。海耶克明确地意识到,瑞士也应当制造一种低档手表。于是在1983年,Swatch集团诞生了。生产了一款色彩艳丽、设计前卫,由机械底盘、表壳和镶嵌板一体形成的只有51个零件的石英电子手表,比日本的151个零件的石英电子手表零件要少,售价50美元,瑞士制造。Swatch 的出现立刻在钟表业掀起了惊涛骇浪,短短一年时间,Swatch销量就突破100万。Swatch的业绩给整个瑞士钟表业打了一针强心剂。1988年,Swatch 销量突破5000万,瑞士钟表业起死回生。

(2)构建产品金字塔

海耶克清醒地认识到廉价的Swatch手表不是“瑞士制造”的保护伞,Swatch只能暂时遏制日本钟表厂的进攻,制造业的核心仍然是技术和为利润区设置的“防火墙”。海耶克为此提出了“产品金字塔”构想,产品分为四个层次:低端表、中端表、高端表和奢侈表。其中中端表和奢侈表为主要产品。这个“产品金字塔”构想价位覆盖全面,产品没有出现空档,为的是保护位于产品金字塔顶端的利润区。为了很好地实施这种“产品金字塔”构想,1999年,Swatch开始进行大手笔的收购,宝玑(Breguet)、雅克德罗(Jaquet Droz)、格拉苏蒂原创(Glashutte Original)等表陆续收购进来,斯沃琪(Swatch)集团形成了梯度完整的钟表品牌,掌握各个细分市场的机会。在奢侈表层面,宝玑(Breguet)、宝珀(Blancpain)、欧米茄(Omega)与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和伯爵(Piaget)以及独立品牌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劳力士(Rolex)竞争;在高端表层面,浪琴(Longines)、雷达(Rado)与帝舵(Tudor)、豪雅(Tag Heuer)、宝格丽(Bvlgari)等对阵 ;在 中 端 表 层 面 ,天梭(Tissot)、美 度(Mido)与豪利时(Oris)、梅花(Titoni)竞争;在低端表层面,Swatch 与日本西铁城、卡西欧等竞争。

(3)保护“瑞士制造”金字招牌

在构建了产品金字塔和拥有众多品牌的情况下,海耶克在思考如何构建钟表业的王者。他首先想到的是要找到瑞士钟表业的核心优势。海耶克做了如下实验。他制造了三种完全相同的手表,第一种说是瑞士制造,第二种说是日本制造,第三种说是香港制造,定价分别为110美元、100美元、90美元。将它们分别投放到欧洲、美国和日本商店里,并观察消费者的反应。在意大利99%的消费者选择瑞士制造的手表,尽管它们从本质上来讲与写着“日本制造”的表完全一样;在瑞士这一比率为97%、在美国东部为65%、在日本,写着“瑞士制造”的比例为 42%、写着“日本制造”的比例为51%。海耶克由此看到,瑞士手表只要标明自己的产地就可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如果让日本人收购瑞士手表厂,或者到亚洲去建新厂,那就是把瑞士制造的钟表品牌拱手相让和自我放弃。“瑞士制造”就是瑞士钟表业的金字招牌。因此,瑞士现在从国家层面已经制定了保护瑞士手表的法律,凡打上瑞士制造的手表必须在瑞士加工制造。几个世纪以来,瑞士钟表制造一直是采用分工—合作的形式,即机心制造商和装配商独立分工,合作完成手表的制作。事实上,除了斯沃琪(Swatch)集团、劳力士等大型钟表集团,瑞士钟表业很少有公司能独立从头到尾生产一只手表。海耶克看到其中的玄机,开始大幅度收购生产钟表配件的制造厂。其中ETA、Prederic Piguet、Nivarox FAR三家举足轻重,斯沃琪(Swatch)集团控制了瑞士机心产量的75%,并在某些关键配件上形成垄断。自此,在整个奢侈表市场,斯沃琪(Swatch)集团已从自由竞争跃升到寡头垄断。2020年,ETA将不再向Swatch集团以外的公司提供机心。为此,海耶克解释说:那些钟表品牌买我们的机心,然后把钱都投在广告上,宣称自己是最好的,他们没有在制造钟表,而我要做的是逼着在这一行的每个人都去真正地参与钟表制造。

(4)科研开发紧密结合市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瑞士联邦政府就逐渐大量增拨科研经费,大力加强科研开发,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在手表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把位于瑞士手表工业中心纽沙泰尔地区的三个钟表技术研究所合并,扩建成现代化的微电子钟表技术开发中心。该开发中心与瑞士微电子和手表工业集团合作开发了ASIC高集成电路和ETA251型微电子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制成了风靡世界的Swatch手表。同时,瑞士金融界和手表工业多渠道集资,并积极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合作研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使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以提高手表的可靠性、多功能性、耐磨性、新颖性和防假冒性。在总结20世纪70年代国际竞争失利的教训后,瑞士钟表业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开发研究,使之对市场反应更快、更灵敏,适时地把新款、高质手表系列推向市场、占领市场。瑞士钟表厂在国外还设有钟表生产技术情报中心和市场信息反馈系统,用以跟踪国外钟表市场技术发展动向,分析、研究市场发展趋势及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年龄人的消费心理和喜好,并根据这些信息开发设计新的手表系列和款式。

(5)注重职业技术培训

瑞士钟表业十分重视职业技术培训,大力提高职工的职业技术水平,并把这看作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工人要进手表厂工作,在普通的学校毕业后必须先到专门的钟表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习三四年,才能进手表厂零部件生产厂工作。对开模具这类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的岗位,除此专门技术培训外还要进工厂跟老师傅学一段时间才能实际操作。一般模具在冲制表心中的夹板时速度很快而且要求精度很高,一分钟可达几百次。还有生产手表中间微小螺丝和轴类零件的工厂是24小时工作的,要求保持恒温,螺丝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模样。工厂里放满了自动机床,只有很少的工人在电脑那里忙碌。这些工人已经不是我们在平时生产车间里看到的一线工人了,他们多数是一些质量控制与设备调整人员。瑞士钟表工厂有着一整套严格管理的措施,规定每个职工必须至少接受一次在岗或离岗职业技术培训。正是由于企业职工都经过严格的培训,有着良好的质量意识,在加工的每道工序中都一丝不苟,所以才保证了生产钟表零部件的精确。

3.中国钟表行业的发展建议

(1)拉动钟表消费内需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面对智能手表等新兴产业的跨界竞争,我们应当有清醒的判断。

首先,消费需求的升级为钟表行业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领域。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国家,需求出现了新升级,由中低端消费向中高端消费升级、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估计2020年我国钟表消费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人均钟表产品的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同群体、地域对钟表产品的刚需和升级换代的需求拓展了市场空间。

其次,规模化的按需定制将获得长足发展。互联网将选择权交给用户,用户在产品形态、功能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并深度参与生产过程。制造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产品不再大量趋同而是更具个性化。软件信息平台、设计研发平台、订单交易平台、产品定制平台、行业资讯平台共同搭建起“垂直一体化、数据集成化”的数字平台,使数据信息实现互通,保障规模化的按需定制获得快速发展。

(2)加强技术创新

在当今世界上,市场的特点是产品换代快、工艺更新快、技术发展快,新技术的应用周期越来越短。在此形势下,中国钟表行业要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开发新技术,发展新工艺,研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首先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其重点是积极推进资源整合,扶持骨干企业,发展专业化生产,克服小而全大而全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加强国家级、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密切产学研结合,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不断提升行业科学技术水平和先进制造能力;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争取用5-10年时间在重要基础原材料供应和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与装备更新方面要有所突破;要重视培训和教育,努力造就一支钟表业高级科研技术人才队伍,以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

其次要把“产品质量提升工程”作为全行业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稳定规模总量的同时,有计划、有措施地加强质量工作力度,把产品质量提升摆在各企业工作的首位。在时间安排上,相对于成表和机心而言,先抓好机心;相对机械表机心和电子表机心,先抓好机械表机心。同时,兼顾做好成品表和电子表机心的质量提升工作。

(3)注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中国钟表行业的发展战略应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强培育钟表制造技术和工艺、外观设计能力、熟练劳动力和高精密机械、品牌创造力、销售网络等高级生产要素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组织结构,建设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集群式发展的结构,以若干个产业集群区架构整个行业;采取有效的产业战略,积极参与全球分工的同时避免被发达国家“边缘化”与“低端化”,争取想全球价值链两端攀升,获取更高的产业利润。

(4)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

钟表行业供应链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和外部风险管理两个系统,内部风险主要来源于钟表行业供应链条中,外部风险主要由影响钟表行业供应链条的因素组成,钟表行业需要据此实施有针对性的供应链的风险控制和管理。特别是外部供应链风险,已经对钟表行业形成不小冲击,从2010年以来面对ETA机心的封锁,国内钟表工业的机心质量与研发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导致国内手表厂商一度陷入无机心可用的尴尬境地,无奈之下转而大量采购日本机心,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极大的刺激了日本钟表工业发展,MIYOTA机心和后来的精工机心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与此同时国内机心制造商却逐步被边缘化,一直没能进入国内品牌的主流采购清单,只能是小批量的采购用于个别款式。

这样做的结果还带来另外一个负面效应,由于大家采购的机心一样,在产品工业设计和外观设计上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

4、结语

综上所述,瑞士制表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至今仍旧牢牢控制住技术,研发,市场,利润等行业各个节点的头部位置。由于我国钟表行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有了明显进步,遗憾的是,经过改革开放后近三十年的发展,国内厂商过于重视短期利益回报,而疏于在行业基础研发方面大力投入,导致我们与瑞士钟表行业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在逐步拉大差距。在现阶段深入探讨瑞士钟表行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崛起之路,对今天我国钟表行业发展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猜你喜欢

机心钟表手表
5Y系列机心
——时尚的伴随
是谁拿了手表
谁偷走了手表?
ETA7750的故事:世界上最伟大的计时机心
全球最大手表机心企业ETA的断供疑云
手表
丽娜认钟表
钟表的认识
嘻嘻猴手表
藏起来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