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体系提升公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020-11-28王晓茜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公民知识产权

唐 颖,王晓茜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湖北 武汉430000)

当前,中国正迎来第三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为新时期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指南。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由西方引进的制度规则,其有效运行需要社会全体公民的共同参与和严格遵守。因此,只有全体公民具备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才能为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生根发芽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才能真正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创业的助推器作用。

近年来,围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及相关部门单位制定了许多措施,开展了多项活动,在社会各界取得了良好反响。但相比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新目标,中国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相对还不够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仍频频发生,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造成了阻碍。

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体系,从而切实达到倡导创新文化、提升公民知识产权意识的目的呢?

1 构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创新能力从以跟踪为主转向“三跑并存”,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新科技与新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衍生迭代,不断变革的产业环境为知识产权事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与此同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竞争日益加剧,全球性和区域性调整更为突出。受到中美贸易战等系列因素的影响,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潜在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加剧,中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环境更加复杂,特别是逐渐步入行业技术前沿的企业,不断受到来自国际竞争对手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挑战。美国屡次通过“301”调查剑指中国获取技术和知识产权行为的不合理性,进而打压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因此,新形势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优化中国知识产权生态,已成为中国克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及地理标志等,涵盖科技、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渗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涉及广泛的创作、运用和消费群体。知识产权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契约规则,有赖于全体公民的集体认可和共同遵守。如果社会公众没有建立牢固的知识产权意识,那么知识产权制度就缺乏生根发芽的土壤,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因此,新形势下,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体系,倡导创新文化,普及知识产权,提升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弥补中国知识产权环境土壤的不足,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题中应有之意。

2 中国公民知识产权意识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虽然中国知识产权创造数量体例庞大,但“大而不优、多而不强”的状态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相对淡薄,盗版、假冒、山寨等现象屡禁不止,对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了阻碍。

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属于从西方引入的“舶来品”,缺乏先天的文化土壤。从本征属性上看,知识产权是对个人创造性智力成果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是一种私有的财产权。西方传统文化中,私人财产权观念非常发达,具有非常适合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土壤,并逐渐成为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重要内生力量。而在中国,由于长期受儒家文化“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中国公民私人财产权意识相对较为淡薄,这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移植适应性构成了挑战。在中国专利法颁布之初,中国有许多人不理解、不适应这项制度。1987年,河南巩县站街减速机厂申请的关于蜂窝煤成型机的专利,先后被全国46家企业仿冒侵权,侵权者理直气壮地认为,“我们一没有偷技术图纸,二没有买机器测绘仿仿制,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谁也管不着”,甚至有人干脆说,“什么专利法不专利法,他能蒸馍,不让我蒸馍?”。对此,法律是无情的。河南省专利管理机关对46家侵权企业一一给予了严肃制裁,勒令企业停止侵权并给予赔偿。这是中国专利法实施后发生的第一起著名案件,也给当时的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已历经300余年的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成熟的环境。而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于改革开放之后,并用4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建设历程。由于起步晚、发展快,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缺乏足够的时间积累和思想沉淀,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相对薄弱,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不够成熟。由于一些人对专利保护的内涵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存在不申请专利、只申请国内专利以及中途放弃专利等行为,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新技术的大量流失。例如,航天部株洲南方集团1993年放弃20多项专利,而在1994年搞股份制改革试点时,对专利技术价值评估,几项专利技术估值高达2 400万元。经查原因为这些专利因未缴年费已经放弃,巨额资产付诸东流。

可见,中国知识产权制度文化既“先天不足”,又缺乏“后天沉淀”,因此,公民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创新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知识产权运营不够成熟,以上都阻碍了中国走自主创新之路。

3 完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体系,倡导创新文化的实践路径

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体系,将倡导知识产权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并非中国首创,许多发达国家早就启动了知识产权文化宣传相关工程。日本在2002年便将“知识产权立国”作为国家战略,并将教育作为知识产权文化观念建设的核心内容,由文化厅和特许厅共同推进知识产权文化教育,修订中小学教材,在大学设置专项的事务办公室,负责帮助大学取得、利用产业财产权,并进行与产业财产权相关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同时,建立起一套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同组织、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体系,通过多部联合,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宣传格局,让知识产权理念深入人心,为日本知识产权制度的高质量运行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知识产权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单位,积极抓好线上线下两条路线,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线下宣传方面,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有序开展,高校知识产权学科建设佳绩频传,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中国商标品牌节等多个活动平台相继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在线上宣传方面,网络直播、云平台等新媒体传播途径正在被广泛运用,对掀起“大众创新”的文化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云开放日”活动、抖音视频大赛,并邀请知名网红李佳琦开展知识产权专题直播等等。这些都是倡导创新文化、普及知识产权的有效实践,在社会各界取得了良好反响。

但是,知识产权普及宣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盘考虑、多方联动、组合发力。因此,只有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倡导创新文化、普及知识产权,有效提升通过公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

基于对现实探索路径的全面总结,笔者认为,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体系,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注重教育体系的多面性,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公民意识提升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全链条教育模式,并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适应性、需求性教育。例如,针对高等院校、科技工作者等创新主体着重开展运用型、专业性教育,针对中小学学生开展普及型、启发型教育,针对社区公众等开展渗透性、反面警示型教育,让创新文化和知识产权理念融入各行各业的不同群体中。②注重积累丰富的宣传教育经验,完善知识产权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完善知识产权继续教育、应用教育和普及教育课程设计,放宽职业教育渠道,优化专业教育体系,推广中小学及社区教育经验,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教育实际成效。③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大众知识产权教育,有效发挥知识产权教育社会大课堂的作用。例如,在2020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通过李佳琦直播等网红平台,为公众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取得良好成效。

4 结论

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体系,切实倡导创新文化,对于现阶段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让知识产权意识牢牢扎根在公众的脑海中,才能为知识产权制度的顺畅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土壤环境。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公民知识产权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