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的思考
——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为例
2020-11-28苏海萍胡天祥岩公香
苏海萍,胡天祥,肖 宇,岩公香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所,云南 景洪 666100)
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概况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该区域主要包括勐养、尚勇、曼稿、勐仑以及勐腊等子保护区,总面积达到24.24万hm2,在全州国土面积的12.68%,是一个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属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生物资源丰富的热带原始林区。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珍稀与濒危物种,也是亚洲象种群数量较多的地区。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加强对热带雨林与季雨林的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生态系统完整、生物资源丰富的热带原始林区,在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9个植被类型、49个群系、共有5000余种高等植物,其中,共有56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1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18种高等脊椎动物;还包含有重点保护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以及哺乳动物等,仅昆虫就有1100种。
2 生态旅游发展原则
2.1 严格执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规定
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法规的基础上,根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结合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系统,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总体规划[1]。
2.2 保护为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就必须加强生态旅游实施。在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时,应当坚持保护第一,在此基础上加以合理利用,实行保护与开发并举。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加强旅游扶贫,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带动,同时,加强旅游发展,使生态环境保持和谐。
2.3 凸显生态旅游规划特色
严格依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与《旅游规划通则》的规定,确定旅游总体内容,认真分析国际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内容,在生态旅游区建设过程中,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特色得以体现出来。
2.4 尊重现状,提升旅游体验,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在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小环境影响,提高游客旅游体验,本着经济收益适度化的原则,加强整体规划。
2.5 社区受益原则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当突出社区利益,加强社区能力建设,所以,在实际规划时,应当坚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社区经济发展也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社区利益实现最大化[2]。
3 当前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不足
(1)保护区开发建设面临巨大压力。受利益驱使,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旅游项目与建设设施数量不断增加,使得保护区的管理压力明显加大。
(2)高禀赋资源挖掘不充分。相较于全州其他空间开发的旅游产品而言,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存在同质性,保护区内部生物多样性、文化多元性资源都得不到有效利用,更别提深入挖掘生态旅游体验产品。
(3)高资源禀赋与单一客源的旅游产业结构。尽管保护区内景观资源的资源禀赋极高,但一直以大众观光游客为主,游客数量多,对旅行社组团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人均消费水平不高,收入中主要是刚性收入,而缺乏弹性收入,进而形成高品质资源与低品质产品相互配套、单一收入结构的旅游产业结构。
(4)市场竞争压力大。由于毗邻的东南亚国家拥有同质化的景观资源,这也是他们重要的外汇换取来源,相较于东南亚国家,西双版纳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市场已经失去了最佳时机,今后将会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5)旅游产品老化。经过长期发展,保护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已经显著提升,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知名度的旅游产品,尽管获得较高的市场认知度,但旅游产品层次过低,比较注重大众旅游,并未开发出具有体验型与认知型的高品位生态旅游产品,无法及时适应生态旅游市场发展变化需求。旅游产品档次与保护区旅游资源禀赋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因此,保护区应及时对所有旅游产品加以梳理,提升现有产品档次,完善产品体系。已有的旅游产品多为观光游览,旅游项目过于陈旧,游客体验与互动不足,环境受破坏严重,无法适应保护区的旅游需求。
(6)人力资源严重缺乏。自然保护区严重缺乏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关于生态科学、生态旅游的知识严重不足。每个景区都比较缺乏高级管理人才,限制了保护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3]。
4 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建立保护区旅游环境保护系统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由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有效支撑,所以,为了加强对保护区生态资源的开发,应当严格依照可持续发展总目标,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置于保护区旅游的首位。因此,就需要从自然保护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彼此关系找寻内在规律,为了遏制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应当加快建立旅游环境保护系统,在系统构建过程中,要完善各种保障体系,如旅游发展政策与规划开发体系、环境评价体系以及环境防治体系,并加强环境监测调控,相关部门也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科研院所而言,应当致力于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此外,政府行政部门、旅游者、开发管理者应当加强合作,严格系统控制和管理,促进生态平衡,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生态循环。
4.2 科学树立生态旅游思想, 增强民众环保意识
在资源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能够对自然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利用,有利于推动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旅游经营管理者而言,必须树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严格把控市场经济规律,认真分析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开展管理工作。同时,还要认真了解《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环境保护法律与法规。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然后以政策法规为指导,科学制定《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等,在制定保护区规划时,应当严格规定开发规模与环境容量限制,严禁狩猎、遗弃垃圾以及水源污染行为,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
此外,在保护区范围内,应当加强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利用,构建生态旅游解说系统,针对生态旅游者加强生态学与环境知识教育,以便形成生态环境的保护合力,使生态环境意识得以增强,加强对绿色生产与消费的引导,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4.3 内培外引,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对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而言,要发展生态旅游,就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必须严加自律,同时,旅游企业应当主动发挥基础性作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发挥监管与保障作用,出台相关政策,以实现对从业人员的有效培育。第一,加快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保证旅游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对知识与人才表示尊重,营造良好的教育与培训氛围,构建长效机制,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教育培训平台,建立教育政策体系。第二,旅游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应当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优先考虑学历较高的专业旅游从业人员,一面加强对现有旅游人才的培训,一面着力引进高学历与高素质旅游人才,建设一支有思想、懂管理、勇于创新的旅游管理从业人才队伍,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走向持续稳定发展道路[4]。
4.4 加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一是加强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不再以自然生态观光为主,使旅游产品类型更加丰富,产品特色更加突出,使生态旅游产品能够从点状、单一型雨林生态观光逐步转变为立体化、多层次、可选择的综合型生态旅游产品结构。二是加快生态旅游产品转变,不再推出观光型与单一体验型的大众观光旅游产品,而大力推出大众生态旅游,使其个性化与特色化突出。三是加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融入环境教育元素,还要加强民族文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引入。四是为加强保护区管理,构建相应的监督、监测与评估系统[5]。
5 结语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还有水、陆、空三维交通区位优势,客源市场初具规模,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完整,更重要的是,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其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