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能计量”课程开发

2020-11-28崔均亮罗丹羽张丽娟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0期
关键词:接线图电能计量电能表

崔均亮,罗丹羽,张丽娟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能计量”课程开发

崔均亮,罗丹羽,张丽娟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系,河南 郑州 450004)

给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电能计量”课程的开发过程,尤其对教学方案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给出了考核与评价的方法。

工作过程;“电能计量”;学习情境;课程开发

所谓工作过程,就是在工作现场通过一系列规范的操作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达到工作目的的具体经过,它是人们在从事具体工作时根据需要和经验形成的规范操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其本质是依据企业的相关企业的工作的实际过程及工作过程中的任务、环境为基础,设计教学化的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教学化的工作环境。笔者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给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电能计量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1 课程的基本要素

1.1 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所有课程中所处的位置

“电能计量”是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它的前期基础课有“电工原理”“电力安全技术”“模数电子电路”“电机原理”等课程,主要学习电能量的具体计量原理、方法及错误计量的判别处理方法,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新兴知识的快速发展及在电能计量上的应用,电能计量形成了多学科综合、实践性突出、应用面广泛的特点。该课程和“电力营销”“用电营业管理”“电力法律法规”等课程一起提高学生的电力营销和用电管理能力。

1.2 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电能计量”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电能表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电能表误差类型和调整方法,测量用互感器的原理,互感器误差的分类及表示方法,电能计量装置的各种正确接线,电能表的室内及现场检定、计量用互感器的室内及现场检定,测量用互感器的错误接线分析,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接线分析等。该课程的内容涉及用电检查员、装表接电工、电能表修校工三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根据这三个工种在具体工作中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来调整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这三个工种在工作实际中的具体过程来改变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场地变更到电能计量和装表接地实训室,让学生边学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动手,在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满足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为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有利的条件,保障“双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在接近实际工作现场的环境中完成完整的、系统的专业训练,实现学校到工作环境的无缝连接,将职业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 课程教学过程的方案设计

2.1 教学内容与过程的编排

学习项目的构建是根据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教学设计将技能与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若干个教学化的工作任务。教学实施中,不再单独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根据完成学习情境和项目的需要,穿插进去相应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理论知识,掌握实际工作的操作技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把原来在学科体系下按章节设计的教学内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解,按工作任务分解成几个学习情境,构建“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工作任务的完成为驱动”的学习内容;以满足相关工作岗位能力为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根据“电能计量”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按照不同的功能模块,设计了如下几个学习情景:电能表的认知和校验、互感器的认知和校验、电能计量线路的装接、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排查。每个学习情景根据教学需要,又分解为几个子情景,如表1所示。

在上面各个情景的学习中都是通过具体的实训项目来带动理论内容的学习,学生为了完成具体的实训项目,必须进行前期的理论准备,在实训过程中既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也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总结、升华。具体每个情景的理论要求和实训项目设置通过课程教学一体化过程方案表来体现,由于篇幅所限,不便全部列出,这里只以“电能计量线路装接”学习情景的一体化过程方案表为示例,如表2所示。

表1 课程学习情境

表2 课程教学一体化过程方案表(示例)

序号学习情景学习子情景主要内容教学要求课时 ……………… 3电能计量线路装接子情景1:低压电能计量线路的装接理论内容:单相有功电能表的原理接线图和实物接线图;三相有功电能表的原理接线图和实物接线图。掌握单相电能表的原理接线图和实物接线图的画法;掌握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电能表的原理接线图和实物接线图的画法;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如何绘制直接接入式电能计量装置施工图,并按要求完成接线任务8 实训项目1:单相有功电能表装接实训项目2:三相有功电能表装接实训项目3:高压电能表联合接线线路装接 ………………

2.2 考核与评价的设计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考核方式方面也对传统的纯理论一次考试定成绩的方式进行了改革。鼓励学生考取电能表修校工、装表接电工及用电检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学生在毕业时除了有毕业证之外,还会有一个或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达到“1+X”证书的目的。课程的最终成绩要计算入职业资格证书的部分,其比例为课程成绩的15%,课堂考核成绩为课程成绩的85%。其中课程考核分项目给出,在每个项目中都按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评价。

3 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将完成有教育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本文给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电能计量”课程的开发过程,尤其对教学方案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给出了考核与评价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利用本校电能计量相关实训室充足的特点,使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实践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孙晓红,崔均亮.基于工作过程的“电能计量”课程方案的开发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174-175.

[2]崔均亮,罗丹羽,张丽娟.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微机技术”课程开发[J].中国电力教育,2012(1):48-49.

[3]陈哲.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J].中国大学教学,2014(1):60-63.

[4]王波,刘文婷,张贤栋.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空调教学改革[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4(16):112-114.

2095-6835(2020)20-0085-02

TM933.4

A

10.15913/j.cnki.kjycx.2020.20.036

崔均亮(1974—),男,河南鹤壁人,研究生,讲师,2008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系教师。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接线图电能计量电能表
巧数电能表
认识电能表
元件投影图在电拖接线图中的应用
电能计量应用中常见窃电问题分析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管理上的应用
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试论供电系统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维修电工线路板的接线技巧分析
软启动器外围控制线路的智能改造
基于PLC的高压密封试验台的电控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