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经济转型背景下农村美术教育的作用研究
2020-11-27万红亚
万红亚
摘要:基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本研究围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应该体现在哪里?”的思考,以南宋於潜楼璹《耕织图》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耕织文化的流传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为契点,结合本地耕织产业,从美术的角度对《耕织图》的传习创变教学策略开展研究。引导学生学习耕织传统文化,并结合现代艺术语言,分别从“材料、表现形式”等方面寻找创变新生的突破口,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表达自己心目中的《耕织图》,从而使《耕织图》再生,焕发新的光彩,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意识。
关键词:南宋楼璹;於潜;耕织图;传习;创变;“三农”经济转型
《耕织图》中画的是南宋时於潜的景色和农事,包含了江南的风俗节气、耕织传统文化的內涵,画面细致生动,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然而,在农耕文明越行越远的今天,《耕织图》的表现方式从绘制到版画刻印,对于现代人而言已经没有那么强大的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中提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几句话里面传达的是两个信息:文化兴盛和文化创新。
南宋耕织文化是於潜镇的一张金名片,在於潜镇政府着力打造‘耕织古今、工贸繁荣的千年耕织新城”,推进“於潜.中国耕织图文化园”项目建设的社会背景条件下,本选题是一座桥梁,课程的开发应用与推广符合文化强国战略思想,配合政府机构的文化名片推广。它一头连接着传统文化,一头连接着未来的新兴血液,运用在教学一线,有助于唤起学生及家长等社会群体对本土文化传播的意识以及归属感与认同感,让更多的群体能亲身接触“耕织”,传承、保护本土的文化资源,为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一、操作定义
◆传习——传承学习
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原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老师传授,学生温习”之意。。
在王阳明先生的哲学体系中记载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的著作《传习录》,“传习”一词也出自此句。
本文延伸了“传习”的外延,取“传承学习”之意,引导学生对《耕织图》技艺及其背后包含的耕织文化内涵加以梳理,了解《耕织图》相关联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传习意识。
◆创变——创作变化
立足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艺术语言的表达,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从而使《耕织图》再生,焕发新的光彩。
◆三农经济转型
我国是农业大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指示要系统推进“三农”发展全面转型。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三农”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的深刻变化。
二、研究策略的设计与实践
《耕织图》作为中国最普及的一种科技图,是种田、植桑、织帛等经验技术的记录,是诗画相配的文学艺术品。它独一无二的文化个性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延伸着人类进步的足迹,并且将人类的智慧和文化传承下去。
本次实践综合前人研究的经验成果,从历史价值、文化传统、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考量学习,以传统文化传习为背景,设置课程。通过透视了解美学特征与传统农耕文明以及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之间的关系,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了解《耕织图》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以及自己的家乡——於潜,在南宋时期的景象、人物、服饰、农具的人文历史,进一步的研究、整理,挖掘《耕织图》中有意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多种表现形式的学习方式,传习《耕织图》、创变《耕织图》,使之以一个更容易被接纳的面貌带入中小学美术课程中,提升文化自信。
(一)传统文化传习
1、建社团、请专家、参观交流等多样有趣的活动形式。
(1)建社团。组织学生查阅国内外相关论著的文献资料,分析了解历代《耕织图》的异同。楼璹的《耕织图》原作虽已佚失,但后世的各种版本大同小异,从中可窥原貌。
(2)请专家。《耕织图》作为农业科技图书,需要流传的范围广,因此采用的最多的是版画形式。为了使学生对《耕织图》有更广泛深刻的理解,特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杭州雕版印刷代表性传承人黄小建工作室”的黄捷成老师,为社团成员作了精彩讲座。黄老师围绕《耕织图》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发展,使用大量、珍贵的照片,图文并茂,为师生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引导学生将耕织文化与美术表现相结合,激发创作灵感,为课程探索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实地参观。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地区农耕发展的真实现状,组织学生对当地的耕织农户以及政府兴建的耕织园进行现场观察,并做好活动记录。由于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当地的耕织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采访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宣传农耕文化的发展意识。
2、借助媒体资源。
通过微信、微博、报社等平台,积极开展“南宋於潜中国《耕织图》文化交流活动”。对外宣传,展现於潜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3、提高知识修养,获取灵感。
课程主题:从美术的角度,学习《耕织图》农耕蚕桑中所包含更具美学特征知识。
(1)学习《耕织图》的传统文化知识。
第1课时:农耕节气。主要结合《耕织图》所配诗文,了解节气与农耕时令的关系。
第2课时:农耕风俗。主要针对当地农耕的风俗与三农经济的发展历史进行教学。
第3课时:农耕农具。主要学习了解农具的用法与作用。
第4课时:蚕宝宝的一生。主要结合《耕织图》所配诗文,了解蚕桑织帛的过程。
第5课时:古代耕织与现代产业。主要从科技进步的角度,学习了解古代耕织与现代耕织的异同。
(2)学习《耕织图》的绘画知识。
第1课时:人物造型。包括劳作的动作特点、宋朝人物着装等分类学习。《耕织图》的流传大都以版画为主,教学以指导学生学习绘画人物的动作为主。
第2课时:构图形式。包括田间地头的风景、充满生活气息场景、房屋茅舍的建筑、时令植物的表现等。
第3课时:颜色渲染。主要学习了解黑白版画和设色版画及笔法色彩的特色。
(二)文化创变新生
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运用新的材料、新的表现方法来描绘《耕织图》,在引导学生了解耕织文化的同时,发挥创意,加強动手能力,在反复的尝试与实践中,领会“创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的巨大作用;把现代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对《耕织图》进行创变,打开新视野,使中国元素创意再生,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1、材料媒介
使用丙烯、水彩画大幅的作品。油画棒、水彩笔画小幅的作品。
2、创变实践主题:《耕织图》与装饰画。
创变目的:通过丙烯、水彩等材料,以意向性、趣味性思维为导向,运用中国传统色彩的板块式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的手法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的表现能力。
创变内容:分别结合故苏版版画的色彩、镶嵌玻璃图形解构等艺术形式,且析且变。运用放在动物形状里、背景对比、放大局部、解构形状、唯美古风、等手法,创变《耕织图》的表现形式。
创变要求:秉持源于《耕织图》、源于生活,又高于其且理想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运用修饰、概括、变形和夸张等手法,表现对象的图案、形体、结构、比例、肌理、色调等特征。
方法一:放在动物的形状里
根据右图的诗文,分析场景中包括:牛、农夫、溪水、耖、春日、樵夫、畦畛、薄暮等。构图可以根据场景安排人物及环境。可以单幅,也可以多幅拼成,而“放在一个器物里”,是这种方法最好的桥梁。牛,是农耕的好伙伴,用牛作为连接的器物,符合主题意趣的升华。
如图1所示,该作品把“耕”场景放置在牛角内,用牛角隔出另一个场景:布秧。鸭子代表“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的身体采用飘拂的柳条,这些都是时令的体现,远处是拿着种子的孩子和小黄狗。整张画面生动有趣、完整统一。
方法二:与时令相结合
如图2所示,该作品根据春天浸种的时令,把人物活动包含在一条圈起的龙身里,符合春雷滚滚、溪头夜雨足的浸种节气。
方法三:联想
如图3所示,该以花和树叶象征百花开放的春天,表现手法以图案的形式为主,规整的线条勾勒使画面稳定。耖田的牛在一片树叶形的土地上,叶子上黄色的小点表示泥土;牛毛用谷物代替,布满牛的身体。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春天气息。
方法四:掩映窥局部
这种表现方法的优势是:只要画出主要人物及动作;能够帮助绘画能力弱的同学避免“多画多错”的尴尬。如图4所示,该作品用槐树叶和墙壁掩盖了部分人物和场景后,为让热火朝天的簸扬场面带来一丝清凉
方法五:密密麻麻的背景
如图5所示,该作品通过密密麻麻的背景,突出中心人物的活动。
方法六:如图6所示,该作品通过局部改变,以古风的绘画风格,表现了蚕蛾化茧成蝶的美丽蜕变。
方法七:趣味性的构图
如图7所示,该把正在制衣的人,摆放在裙子上,变成了缝制衣服的小人,充满了趣味性。
方法八:艳丽的色彩
如图8所示,本次参与《耕织图》创作的同学大多没有绘画基础。纯度高的色彩可以规避他们在表现过程中不擅调色的弱点,事实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出于他们对耕织图本能的理解,使得作品效果更具朴拙的韵味。
三、总结与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教育,作为传承和创新的大后方,他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指导具备传承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生力军。本次实践始于传统文化的传习,延续于传习意识的提升,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应该体现在每个人所应具备的精神文化的涵养中。这种涵养指的是:一个学生是否从小就具备诠释传统文化的能力。从这个视角来说,它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也符合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通过本次的实践研究,系统地为学生展现了《耕织图》的传统形貌以及它背后的渊源。在研究的过程中,探索创变的亮点,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与社会实践接轨,保持课程的生命力,坚定传习的文化自信。在农耕文明越行越远的今天,有助于宣传家乡的文化,为服务三农经济转型起到了宣传促进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耕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视。
在今后的深化研究中,需要提升以下几点:一是部分学生的造型能力弱,滞慢或停止了创作进程,后期的研究适当把重点放在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成画的快乐学习中;二是传统文化的学习常常是最初的一窝蜂,到最后的不了了之,如何使之具备进一步的课程探究设计的生命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是一项持久的研究工作。
注释:
於潜,曾用的名称有:西汉置於朁县、东汉改为於潜、隋作於灊、民国初名潜阳镇、解放后先后称城关镇、潜阳公社、於潜镇。
参考文献:
[1]郑明曙编著《於潜之耕织图》国际亚太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2]根据日本东阳堂本(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刊印《佩文斋耕织图》
[3]张家荣编著《耕织图流变》读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