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班会课嵌入慈善教育的可行性
2020-11-27向晋辉
摘 要:高校开展慈善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也是大学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当下高校慈善教育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笔者从开展慈善教育的时间、实施者、内容及形式几个方面分析了在高校班会课中嵌入慈善教育的可行性,以期为完善高校慈善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班会课;慈善教育;可行性
慈善事业的繁荣与否是国民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在大学开展慈善教育符合社會发展需求,也是大学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提出了“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要求。然而,当下高校慈善教育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笔者提出在班会课嵌入慈善教育的建议,以期为完善高校慈善教育提供参考。
一、高校慈善教育现有做法及实施困难
对于高校慈善教育的内容,学者们认为一方面应注重观念教育,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物质财富观、公民权利意识和公民公共意识等,另一方面应加强慈善知识教育,如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慈善,理解慈善的社会功能,了解慈善法规与政策、慈善的形式以及参与慈善的途径等。对于高校慈善教育的途径,学者们提出的建议主要有四个:
1.结合高校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慈善教育。
2.营造校园慈善文化氛围。
3.由学校团委、学生社团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校内外慈善活动的实践。
4.将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情况纳入综合素质测评。
上述做法从理论上看是全面的、合理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困难:
第一,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增加与慈善相关的内容,如,由任课教师自行备课,不同老师讲授的内容可能重复却又难以涵盖慈善的各个方面,同时,增加慈善教育的内容对课程的课时分配有一定影响。
第二,慈善教育的校园宣传不一定能辐射到每一个大学生。传统的校园宣传手段一般有校园广播、宣传窗、横幅、期刊、网页、论坛,随着新媒体平台的普及,许多学校也通过微博、微信等开设公众号。然而不论是何种宣传媒介,大学生是否关注以及关注程度如何都具有不确定性,宣传效果难以保证。
第三,学校团委或学生社团牵头的慈善活动往往是在特定时间、特定背景下开展的,如学雷锋活动、救灾捐赠等,每学期的活动次数及参与学生数量都有限,并且团委负责的工作繁琐,学生社团人员更替频繁,难以有专人专门持续地负责慈善活动的管理。
第四,通过综合素质测评量化大学生的慈善行为,可能使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动机功利化。慈善行为本身具有自愿、利他的特征,为了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得分而参与慈善活动则有被迫、利己的意味,与慈善精神背道而驰。
可见,高校慈善教育一是应由能够与学生长期、广泛接触的人担任实施者,以便将教育作用到每一个学生;二是应有持续的、规律的教育时间,以便使慈善教育系统化;三是应有统一的、完善的教育内容,以便有计划地安排教育进程;四是应有丰富的教育形式,以便唤起大学生对慈善事业的积极情感,并有条件将主动参与慈善活动的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考虑到高校都开设有班会课(或称晚点名、周末教育等),笔者认为,在班会课嵌入慈善教育可以有效应对高校慈善教育的困难,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二、在高校班会课嵌入慈善教育的的可行性
(一)开展慈善教育的时间与实施者
高校班会课主要是由辅导员向学生集中宣讲国家政策方针、国内外时事动态、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以及处理日常事务等,涉及的内容较广泛,班会课的频率一般也较高。大学生的学习自主化程度较高,即使是同一个班的学生,要找一个能够集中全班同学的时间专门进行慈善教育实属不易。如,将慈善教育纳入班会课的范畴,慈善教育所需的时间便可得到保障,同时还能实现教育对象的全覆盖。
由辅导员实施慈善教育还有一些优势:相对于任课教师,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更多,更有机会了解到学生接受慈善教育后的思想动态;辅导员隶属学生工作系统,校学生处、团委等部门与校外相关单位协同开展慈善活动时,辅导员也便于具体落实对学生的动员、组织、管理和反馈评价。
(二)开展慈善教育的内容
认知、情感和行为是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笔者认为应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建慈善教育的内容。
慈善认知教育,即向大学生传播慈善知识,使学生对慈善形成正确观念。慈善知识涉及三个方面:
1.概念类知识,如什么是慈善、什么是志愿服务、慈善有什么社会功能、现代慈善的特点等。
2.行为类知识,如正规的慈善组织和捐赠渠道、怎样参加志愿者或义工组织等。
3.规则类知识,如国家和社会的慈善法律、法规,有利于慈善的社会习俗、传统,慈善组织的运作方式等。为使传播给学生的慈善知识全面、准确,笔者建议最好由辅导员集体备课,系统梳理慈善知识,形成相应板块,并编写成统一的读本发放给学生。
慈善情感教育,即在慈善认知的基础上,激发大学生对慈善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代慈善文化要求慈善主体具备博爱、利他、感恩等高尚情感,只有情感化了的慈善认知,才能内化为利他主义的慈善价值观,指导个体主动地、自愿地做出慈善行为。在安排情感教育内容时,辅导员可指导学生搜集一些社会新闻中或学生身边与慈善有关的、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通过人物事迹带来的情感冲击引起大学生心灵的震撼,为班级树立利他精神的榜样。
慈善行为教育,即引导学生做出具体的慈善行为,并形成行为习惯。慈善不仅是理性的认识和情感的触动,更需要在行动中得到真切的表达和诠释。辅导员可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专业特长,结合行为类慈善知识筛选学生能胜任的、可持续的慈善项目,动员学生参与并指导学生有序、规范地进行轮替,在班级和院系形成浓厚的慈善氛围和长效运作机制。
(三)开展慈善教育的形式
完整的慈善教育包含知道、理解、共情、领悟、实践等多个层次的教育目标。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班会课的时间、地点更为灵活,便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更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笔者将大学班会课可采用的慈善教育形式概括为“一讲、二听、三看、四做、五谈”:“讲”是由辅导员参照统一的慈善知识读本向大学生进行讲解说明;“听”是组织大学生聆听当地知名慈善家、慈善机构专业人士做报告或讲座;“看”是安排大学生集体观看反映慈善主题的电影、纪录片、视频等;“做”是带领大学生亲身参与慈善活动;“谈”是引导大学生谈自己在慈善教育中的感受、体会,通过交流讨论、反思评价升华认识和情感。这里只是列举了几种教育形式的类别,具体做法辅导员还可根据班级情况灵活选择、创意发挥。
综上所述,在高校班会课嵌入慈善教育在时间和实施者上都能有所保障,也便于构建完整的慈善教育内容、运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基金项目:201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嵌入系统化慈善教育的实践研究”(编号:14SKSZ29)。】
(作者简介:向晋辉,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
[2]武晓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30):32-34.
[3]文丽.当代大学生慈善价值观的培育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