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下学生职业素养探究
2020-11-27吕翠红
吕翠红
摘要: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培养变得更为重要。文章阐述了职业院校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实践和探究。从企业调研开始,细化职业素养培养内容,构建职业素养培养框架、分解培养目标,并在专业课堂中和学生活动中实践和成效,为职业院校系统全面进行职业素养培养、落实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职业素养;培养框架;细化分解;课堂实践;学生专项活动实践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职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传统概念中,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专业能力(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比如: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也是必要的。那么面对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是否发生变化?在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下,职业院校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呢?
一、时代对职业素养的要求
近几年年,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组织各专业进行深度企业调研,在完成专业契合度、人才需求、人才规格、职业岗位群、岗位工作任务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还强调对应岗位对人才职业素养要求的调查。在随后的实践专家研讨会上,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也和专家分析了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及其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在企业调研、社会调研同时过程中,我们发现:
1.随着职业院校一體化课程改革,企业对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满意度也逐年增高。
2.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知识和技能的自我更新能力不够。很多职业院校专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完成学生职业生涯所需的全部的知识储备,成为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终身学习已经成为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也投入更大的资金和精力。让学生在学校时提高方法能力,将会对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3.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技术革新、设备改造、新产品研发中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欠佳。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重要时期,企业对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和其他院校学生相比,技能水平更为突出,但是创新意识欠缺、创新能力不足。
4.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能力,特别是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团队精神、交流沟通等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学生在企业工作中,没有职业精神,表现在好逸恶劳、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对劳动纪律熟视无睹等问题,此类现象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活力。
5.目前,企业将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到更重要的位置。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招收员工过程中,甚至提出:学生的吃苦精神、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要远远比其专业能力更为重要。
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重视相对应的,是国家对学校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只有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才能真正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
职业院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工匠精神等融入专业教育;如何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培养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满足企业对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成为我们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
二、构建职业素养培养框架
我校从2010年开始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在与德国职业院校经验交流中发现,德国职业教育也曾经面对着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胡格教学模式使他们解决问题的经验之一。
2018年,我们开始进行胡格教学模式改革,旨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将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内化为学生培养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目标,专业课程思政化。将非专业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作为职业教育首要的目标,以专业为载体,实现非专业能力目标与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培养高度融合。
借鉴中德合作胡格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我们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细化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在职业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过程中,我们除了将知识和技能等专业能力分解在各门课程中,还将非职业能力进行细化,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进行排列。像我们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等专业能力需要有一个五年阶梯递进,非专业能力也要有一个五年阶梯递进的设计,我们构建了中高职贯通(3+2年制)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框架图(见图1)。
我们的职业素养培养框架图有以下特点:
1.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
2.刚入学时,学生方法能力较弱,宜采用简单的专业内容为载体,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因此低年级总体上来看,职业素养的培养项目较多,其内容以简单的基础性职业素养为主,比如倾听能力、阅读能力、简单的口头表达能力、安全意识、简单信息收集等。
3.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在以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方法能力快速提升,其专业能力上升的速度随之较快,此时教学内容开始选择难度大较复杂的项目为载体。在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达成过程中,融入社会能力,社会能力相对匀速提升。此时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越来越综合、复杂,比如结合PPT进行综合语言表达、整合处理信息、创新能力等。
4.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细化分布在五年,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更为明确,整体的职业素养培养更为系统化。培养过程能力递进、螺旋上升,符合学生成长规律(见图2)。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教育融入贯穿在五年职业素质培养框架中,为专业课程思政化打下基础。
三、制定以专业能力为载体,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融合,以综合职业素养提升为目标的课程标准
以职业素养培养框架为基础,按照课程所在位置,结合课程中学习情境的具体特点,将各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分解在各个课程的具体学习任务中(见表1)。
在分解过程中应注意:
1.对于较为复杂的职业素养,可以循序渐进,分在多个任务或课程中培养。比如学生的表达能力,细化后可以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使学生从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观点,到能文字、图片、语言完成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
2.对于基础性的简单职业素养,可以多个素养在同一门课程甚至同一个情境中同时培养。比如低年级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同时培养倾听能力、简单的图表阅读、语言表达以及简单的信息搜集能力等。
3.在非专业能力分解过程中,必须考虑课程和学习情境的具体内容和特点,避免简单粗暴、牵强附会,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弄巧成拙,反而达不到培养目标。
四、职业素养培养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19年开始,我们将以综合职业素养提升为目标的课程标准进行实施,在机控Z3171班“典型零部件制作加工”课程中进行尝试。在教学设计中,以专业内容为载体,设计“学生中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使用井田法、旋转木马法、关键词法等胡格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職业素养,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中,我们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一起纳入评价系统。下面是“典型零部件制作加工”课程中鲁班锁的制作中,编制工作计划部分的评价表(灰色部分为职业素养)(见表2):
2019年,劳社部组织的全国一体化师资培训在我校举行,该课程作为公开课向大家进行展示,来自全国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对此次公开课给予高度肯定,尤其是教学中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以及专业课程中浸润的思政化教育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2020年春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停课不停学,教学不延期”,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开始以TRONCLASS、微信、钉钉为平台的线上教学。我们在机电191、机电192、机电193班、机电181等班级尝试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为了消除远程教学的距离感,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提升有效教学覆盖面,很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教学研究中。胡格教学法应用更加广泛,同时,很多老师还创新地设计出更多适合线上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有效参与教学的情况明显好转。问卷调查发现,参加职业素养培养的班级,学生在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等职业素养快速提升。
五、职业素养培养在专项学生活动中的实践
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在尝试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到专业课堂中的同时,我们还将职业素养培养实践在专项学生活动中,突出“所有课堂都是育人阵地”,形成品德塑造、素养教育、专业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和社会能力培养的全面高度融合的教育体系。
我们将现代化教学理念融入专项学生活动:在学生课余专题活动中,我们将现代教学的六步法引入其中,在活动中突出学生中心,学生自己组织收集信息、计划与决策、实施、总结……
在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活动中,学生自主策划、联系、组织、拍摄、后期制作,教师只做部门、人员协调和部分指导。此活动结束后,学生不但习得了视频拍摄后期制作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交流沟通、活动策划等职业素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随后,我们在电工Z3163班“爱国、爱党、爱技能”主题班会中实践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从搜集信息开始,策划、主持、总结,教师在班会准备中是指导者,在班会中参与者。学生用专业学习中习得技能制作抢答器,把党的历史、国家英雄、北京工匠与身边的爱国行为、同学的技能学习联系起来。一堂生动的学生自己的班会,其效果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以班主任说教为主的班会效果。爱国主义、工匠精神就这么走近了学生,同时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得到提升(见图2、图3)。
2019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祖国70周年庆典活动,承担天安门群众联欢。参加“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和“爱国、爱党、爱技能”主题班会的学生,在庆典活动中表现更为突出,不仅主动牺牲暑假报名参加舞蹈训练,还在活动中积极承担组织、协调、宣传等工作,很多学生成为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会骨干。
六、结束语
当代中国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有了更高的要求。跟专业能力相比,以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主体,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的学生职业素养,更深远地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生涯。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应当把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提到更为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在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传承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系统全面地完成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要求,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保障。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下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我们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电子文献:作者姜晓霞.文题浅谈胡格模式[EB/OL].[出版16年9月27日].访问路径https://wenku.baidu.com/view/ 89700981168884868662d667.html
[2]电子文献:作者胡锦涛.文题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出版12年11月8日].访问路径https://www.91wenmi.com/wenmi/zongjie/gongzuobaogao/ 2012-11-13/2012111323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