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进程

2020-11-27欧阳智英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科幻片二十世纪科幻电影

欧阳智英

摘要:虽然美国并非首先拍摄科幻电影的国家,但自从1910年代开始,好莱坞就开始了科幻电影的拍摄,历代的导演、演员为观众呈现了许多优秀的科幻影片。全世界超过一半的科幻影片均为美国生产。但是美国科幻电影发展和壮大也经历了相当长的历程,并且一直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纵观美国科幻电影的历史,我们可以把美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繁荣期、平衡期等几个时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发展

谈及科幻电影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1895年以漫画形式拍摄的时长仅为1分钟的《机器屠夫》可能是科幻电影的开山鼻祖,但这部影片基本上没有科幻电影的拍摄技巧。而更像是在使用电影技术进行魔术表演。

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最早是出现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1902年由法国著名导演乔治·梅里耶(Georges Méliés)以默片的形式拍摄了取材于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和赫伯特·威尔斯(Herbert Wells)小说的电影《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à la Lun)。由于科幻电影展示了不同于以往电影的新题材,给观众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新体验,深得人们的喜爱。

虽然美国并非首先拍摄科幻电影的国家,但自从1910年代开始,好莱坞就开始了科幻电影的拍摄,历代的导演、演员为观众呈现了许多优秀的科幻影片。发展到现在,全世界超过一半的科幻影片均为美国生产。但是美国科幻电影发展和壮大也经历了相当长的历程,并且一直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纵观美国科幻电影的历史,我们可以把美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美国科幻影片的萌芽期

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美国科幻电影的萌芽期。科幻影片的兴起让美国电影出品人感觉到了科幻电影中巨大商业利润,便开始了科幻电影制作和发行。1910年美国导演塞尔·道利(Searle Dawley)拍摄了根据玛丽·雪莱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无声影片《科学怪人》(Frankenstein)。虽然这部影片只有短短16分钟的时长,却是美国科幻电影的起源,对以后美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自此,好莱坞先后生产了由斯图尔特·帕顿导演的《海底两万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1916年)、由哈里·霍伊特导演的《迷失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5)、由卢西恩·哈伯德导演的《神秘岛》(The Mysterious Island,1929),等等。这一时期的科幻电影以低制作成本的B级片为主,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塑造单一。有大部分影片为无声影片,科幻镜头大都以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技,其中有一部分影片还充满了恐怖色彩。

二、美国科幻影片的成长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好莱坞科幻片的成长期。随着好莱坞电影制作以制片厂制度的出现、制片模式运用和拍摄方法的改进,美国科幻电影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影片题材和影片内容也有所变化。这一时期出品了由鲁宾·马莫利安(Rouben Mamoulian)导演的《化身博士》(Dr.Jekyll and Mr.Hyde,1931年)、詹姆斯·惠尔(James Whale)指导重拍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 1931年、《隐身人》(The Invisible Man,1933)、弗雷德里克·史蒂芬尼(Frederick Stephani)导演的《飞侠哥顿》(Flash Gordon,1936),等等。这期间好莱坞科幻片开始偏爱带有恐怖、悲观和浪漫色彩的主题,并且开始连篇累牍地拍摄已上映,观众反响不错的科幻电影的系列片。如:疯狂科学家系列的《科学怪人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年)、《科学怪人的儿子》(The Son of Frankenstein,1939)、隐身人系列的《隐身女人》(The Invisible Woman,1940)、《隐身人归来》(The Invisible Man Returns,1940)和《隐身人复仇记》(The Invisible Mans Revenge,1944),等等。同时,由于好莱坞在科幻电影的拍摄上积累了不少经验,改进了拍摄方法,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高成本口碑不错的科幻影片。如:由梅里安·C·库珀(Merian C Cooper)导演的《金刚》(King Kong,1933年)、由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导演的《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1937年),等等。但这一时期的影片产量不多,质量欠佳,可观赏性也不高。

三、美国科幻影片的成熟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美国科幻电影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50年代,战争的阴霾逐渐消退,人们的工作、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增强,科幻电影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好莱坞在此期间生产了大量科幻片佳作。如:由霍德华·霍克斯导演的《魔星下凡》(The Things from Another World,1950年)、由罗伯特·怀斯导演的《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年)、由法国导演欧仁·卢里耶(Eugène Lourié)执导的《原子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 1953年)、由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导演的《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年),由斯坦利·克雷默(Stanley Kramer)導演的《末日来临》(On the Beach,1959年),等等。此时的科幻电影开始成为更为严肃的电影类型,电影的题材更为广泛,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人物设定也更为多样化。影片常以外星人、怪兽或战争为主题,影片拍摄加入了许多特技的运用。

四、美国科幻影片的繁荣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美国科幻影片的繁荣期,也是美国科幻电影的高产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科幻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好莱坞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擅长科幻片拍摄的导演,生产了大量的高品质科幻片。如:由伍迪·艾伦(Woody Allen)导演的《傻瓜大闹科学城》(Sleeper,1973)、由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导演的《THX1138》(THX1138,1971年)、《星球大战》(Star Wars,1977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导演的《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年)、《外星人E.T.》(E.T.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年)以及《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1993年)、由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的《异形》(Alien,1979)、由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导演的《终结者》(1984年)、由凯文.雷诺兹(Kevin Reynolds)导演的《未来水世界》(1995年)、由吕克.贝松(Luc Besson)导演的《第五元素》(1997年)、由沃卓斯基兄弟(The Wachowskis)出品的《黑客帝国》(1999~2003年),等等。

这一时期的科幻片已经从B级制作逐渐升为A级大制作。无论从投入的资金数额,还是采用的技术和参演的演员人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幻想提供了保证,也能成为新的科学幻想的源泉。为了最大限度上迎合各类观众的喜好,科幻电影类型的拼贴和融合已经成为科幻片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电影丰富的想象空间中,出品人用最先进的科技给受众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电影的题材也包罗万象,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星际文明、时空旅行、生物工程、生存环境、超然能力等等。

五、美国科幻影片的平衡期

二十世纪末至今是美国科幻影片的平衡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好莱坞科幻片开始大量依靠电脑进行影像合成,并将其发挥至极,带给观众视觉效果上极大的冲击力,画面也更加精美逼真。不论影片中呈现出多么宏大的场景,多么怪异的角色,电脑特技都能制作出来。一旦好莱坞过分追求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脑特技在银幕上趋向于饱和,科幻片也开始迷失了方向,着重了影片场景的观赏性而忽视了故事本身的重要性。当观众开始对故事主题司空见惯、对于故事情节习以为常、对于花费高昂的特技大场面审美疲劳时,好莱坞科幻片就不得不开始探索新的题材、新的立足点来寻找平衡。先后出产了由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执导的《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5年)、《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年)、《2012》(2012——Farewell Atlantis,2009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导演的《侏罗纪公园》系列、由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导演的《星战前传》第一部(Star Wars: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1999)和第二部(Star Wars:Episode II-Attack of the Clones,2002)、《火星救援》(The Martian,2015)、由莫腾·泰杜姆(Morten Tyldum)导演的《太空旅客》(Passengers,2016年),等等。

到了二十一世纪,世界上各种天灾人祸不断出现,人们面临着资源紧缺、暴力战争、环境破坏等各种问题,这些都在在激化人类的危机意识,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开始着力表现不可预测的灾难,并在影片中展现人性的光辉、未知外星生物、对外太空的开发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和能力。这些始终和时代特点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科幻电影,非常及时,同时又非常精炼地表现了时代的主题,给人类未来的带来启迪和思考,也会成为科幻片未来发展的大势。

科幻电影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电影,新生科技对科幻电影的影响巨大。美国科幻电影一直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美)玛丽·奥勃莱恩《电影表演》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2]许南山《电影艺术词典》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3]张东林《世界科幻电影经典》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4](英)约翰·克卢特《彩图科幻百科》M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5](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  北京 北京大学设出版,2014.

猜你喜欢

科幻片二十世纪科幻电影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中国的一日》所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