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
2020-11-27刘蔚
刘蔚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31)
1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阐释
当前,最常见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ZigBee、蓝牙、红外、近场通信与Wifi,根据技术特点与属性,选择ZigBee 作为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参考依据。在众多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中,蓝牙传输数据与语音的能力最为可靠,而且能够实现一对多和一对一通信目标。对于近场通信,可在设定距离与频谱中对不同速率进行设计。NFC 主要优势就是距离短且能耗低,可自动连接并实现通信。而Wifi 则属于移动设备间通信技术,在理论角度分析,具备不低于一个的接入点,也被称作热点,在其覆盖范围内凡是具备Wifi 功能设备均可连接共享带宽。在研究中了解到,WSN 组网与节点对通信技术在能耗方面的要求极高,所以必须选用最低能耗的短距离通信技术[1]。其中,ZigBee 通信协议制定无线通信标准,以IEE802.15.4 标准为基础,并且被当做通信协议定义切入点,使得不同设备结合协议需求制造同种兼容。而且,ZigBee 在众多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中的功耗低,能够满足WSN 数据传输的基本要求,所以选择ZigBee 最佳。
2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短距离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以上针对多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展开了相关性阐释,并得出ZigBee 技术的优势与价值。以物联网为基础,对短距离无线传输系统加以设计十分有必要,可为生态环境污染的监测提供必要帮助。
2.1 硬件设计
此系统的硬件平台是Altium Designer13,含括了信号处理和仿真等多种功能。
2.1.1 微处理模块的设计
在我国,低功能标准备受推崇,伴随电池供电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绿色能源技术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各领域对于功耗的要求更加严格[2]。为此,在此设计中,主芯片选择使用STM32L151,其功耗极低系统整体设计架构如图1 所示。
在此设计中,STM32 主控芯片的引脚数量为64,为保证系统运行稳定且正常,需要在芯片周边对电源电路和时钟电路加以设计,进而发挥辅助作用。
图1 节点整体设计图示
其一,实时时钟。在系统结构监测中,为确保实时同步,需要选用8MHz 的晶体振荡器,且两端分别和芯片当中的X1 与X2引脚进行连接。在实时时钟中,其芯片可产生6 个时标,且有效期为2100 年[3]。当主工作电源掉电的状态下,芯片的时钟保护电路与备份电源间可自主切换电路。而在线片内含括了静态RAM,字节为31,可更好地存储关键性的数据。STM32L151 芯片在电路设计方面相对简单,可在同步串行的基础上,确保单片机与芯片接口有效通信,只要利用串行数据、复位以及串行时钟就能够完成操作。
其二,电源电路。在电源模块中可包括两部分:a.24V 电压向5V 电压的转换,在转换期间,协调器节点可借助VRB2405ZP-6W 予以实现;b.5V 电压向3.3V 电压的转换。在电源模块内,24V 电压向5V 电压成功转换以后,协调器通信芯片与传感器节点模拟开关即可提供5V 的电压。在24V 电压连接后,对C3和C4电容进行并联处理,即可确保电压输入的稳定性,而C3电容的功能是对低频波的过滤,C4电容的功能是过滤处理高频波,在两电容共同作用之下,可增强24V 电压输入的稳定性[4]。
对于协调器节点内部的各模块,需选择3.3V 电压。所以,5V电压向3.3V 转变时可通过SPX1117 完成。而输出端和C7、C8电容能够使电压更加稳定,将干扰信号有效过滤掉。
2.1.2 SIM900B 模块设计
SIM900B 的功能是传输数据,可对多版本产品有效兼容,具备四频段GSM 模块,可以集成TCP/IP 协议栈,确保IP 传输数据的有效固定。在系统协调器中应用,并且将工作电压设定在3.2-4.8V 范围内。在GPRS 多时隙中,可划分成信道10/8,且低功耗可达到1 毫安。在设计此模块电路的时候,SIM900B 选择了4.2V 单电源供电,而在芯片内部有8 个VBAT 引脚,并且连接了VCC4.2[5]。要想使 的供电电压稳定,可对 稳压器进行使用,借助其线性降压功能,将电源的输入值设定成5V,电源的输出值设定成4.2V,在输出电压和VBAT 连接的基础上,增加设置旁路电容,将容量控制在100μF。
2.1.3 ZICM2410 模块设计
研究中,选择使用ZICM2410 模块芯片将其当成ZigBee 模块核心芯片,其中含括射频通道16 条、无障碍传输3000 英尺、8位ADC 有4 路,实际工作温度为-40.5-85 摄氏度之间,保存的温度在-55-125 摄氏度之间。当电压处于2.1-3.3V 之间时,芯片运行状态正常,与大部分应用的要求吻合。对于ZICM2410 芯片而言,其内部为射频通讯的集成,仅需添加部分外围电路与信号,即可使得芯片被驱动并正常运行。
2.2 软件设计
在系统监测环境的过程中,选择校园南部小树林,在其中部署特定数量的传感器监测节点,而各节点均应用ZigBee 技术,在一跳方法的作用下即可和协调器通信。而协调器能够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GSM/GPRS 方法向远程管理中心传送。此中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RS485 转232 串口、电脑PC 以及支持GSM/GPRS 通讯接收设备。在远程管理中心的接收设备对协调器发布数据接收以后,即可通过RS485 转232 串口设备向PC端传送数据信息。
2.2.1 传感器节点的设计
在此设计中,节点软件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节点应用软件的操作流程
根据图2 可知,灰色框为uC/OS-H 执行的任务,而白色框是用户任务。在灰色框的内部,函数表示的是交管理权限微处理器,借此完成操作任务。
2.2.2 温湿度采集模块的设计
此模块一般对环境温湿度采集的传感器中运用,即SHT11。AD 转换器有14 位,同时含括串行数据传输接口。其中,微处理器能够对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科学化控制,对环境数据数值进行读取。在传感器上电开启以后,需将命令发送给传感器,进而对工作加以控制。随后,微处理器在DATA 和SCK 引脚的作用下,即可将启动传输时序向传感器传输,对原则微处理器控制命令进行等待。当微处理器接收到传感节点数据以后,就能够对数据进行及时接收。
3 系统测试结果
系统软件与硬件的性能会对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利用平台完成调试与程序下载的操作[6]。在传感器采样的过程中,利用1 秒间隔频率或者是2 秒间隔频率对不同传感器信息加以采集,采集时间要连续超过24 小时,对LCS显示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发现,采样状态正常,且数据十分可靠。在测试人机操作界面的时候,对相关按键菜单进行重复性操作,对不同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对程序跑死情况加以查看。根据测试的结果了解到,程序在运行状态下没有错误和死机的情况。在测试通讯程序的时候,借助串口调试工具,借助1 秒间隔频率发送命令,对系统数据返回的及时性进行查看,了解返回数据的正确与否。与此同时,对不同波特率进行设计,了解通讯正常与否。根据测试的结果了解到,系统的通信功能处于正常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剧,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样也困扰其身心健康。在这种情况下,以ZigBee 为基础对面向物联网的短距离无线传输系统进行科学化设计,即可对以上问题加以解决。这样一来,即可结合各模块功能合理化地设计硬件与软件,进而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