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Y 盆地Y 组油田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2020-11-27陈小娟陈金定张耀元李志兰曾金辉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33期
关键词:井段矿化度气藏

陈小娟 钟 鹏 陈金定 张耀元 南 源 李志兰 曾金辉

(1、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湛江分公司,广东 湛江524000 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 湛江524000)

1 Y 盆地概况

Y 盆地是我国海上重要的天然气聚集区,具有相当广阔的天然气勘探前景,迄今已发现了多个含气构造,主要构造特征是底辟构造十分发育。

地层水与油气关系密切,油气在生成、运移、聚集的过程中都是与地层水相伴的。因此地层水的水化学特征是地理地质环境长期演化的反映,矿化度的升高、水型的转变、离子组分的变化,间接甚至直接地指示地质体系的封闭条件,反映着油气和成矿物质的走向[1-3]。因此本文利用该地区大量油田水分析资料,分析了油田水分布规律,结合地质构造特征探讨油田水的成因,并探讨热流体对气藏影响关系。

2 地层水矿化度与水型总体特征

图1 Y 盆地Y 组矿化度频率图

图2 Y 盆地Y 组水型频率图

Y 组地层水总矿化度大部分分布在10~40g/L 间,仅极少量水样的矿化度小于10g/L 和大于40g/L,属于中低矿化度型水。水型主要以NaHCO3水型为主, 占总量的50%以上。

3 平面特征与垂向特征分析

3.1 矿化度与水型平面分布特征(图3)

Y 组矿化度值在FG2-4 构造,位于高部位的3、4、5 井矿化度值相对较低,处在边缘地区的7、8、9 井矿化度值相对较高。矿化度值高的几口井渗透率低几个毫达西,无阻流量6.8-47.6×104m3/d,地层流体之间交换少,溶解更多的矿物质,造成地层水矿化度高。

图3 Y 组矿化度平面分布图

KF 区块矿化度较大值分布在KF14-1-1 及KF19-1-1 井;大部分井段样品的矿化度都小于20g/L,KF20-1-1 井1352-1385m 仅为5.3g/L。从其气田气藏剖面图得知该井段为砂泥岩间互层段,推测在该井段地层间发生渗析作用[4],即在渗透压差作用下流体会通过半透膜从盐度低向盐度高方向运移。由于盐离子易被泥岩吸附过滤,泥岩孔隙水的盐度常比砂岩孔隙水的高。渗析作用导致砂岩中水的盐离子含量更低,造成地层水矿化度小。

从以上分析该地区的储层中,泥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储层,地层水矿化度较高,而在砂体较好的储层中,矿化度相对较低,可通过地层水的变化规律寻找有利砂体的发育方向。

图4 Y 组水型平面分布图

Y 组的水型主要为NaHCO3水型,另外含有少量的Na2SO4和MgCl2水型。

Y 组沉积为海相沉积碳酸氢钠水型为主,结合地质事件分析:a.由于盆地晚期的剪张应力作用、一定温压条件等原因造成Y 盆地发生泥底辟活动,使得泥底辟源岩内生成的烃类和非烃(CO2)物质在其潜在能量驱动下充分向四周低势或深层向浅层运移,在运移的过程中CO2增加,使得地层水中HCO3-含量增加,有利于NaHCO3水型的形成。b.烃类物质直接对地层水中溶有的硫酸盐产生作用,同生物化学作用一样,使硫酸盐转变为碳酸盐,形成NaHCO3水型。

由于该地区热液体和烃类物质的参与,形成NaHCO3水型,说明前期有大量的碳酸及有机形成,从而导储层的长石和碳酸盐胶结特溶解,形成较好的储层,但也会造成气藏中二氧化碳的增高。

3.2 矿化度垂向分布特征

图5 Y 组矿化度- 井深图

油田水化学成分在垂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①一般地,油田水矿化度随埋深加大而递增;②油田水矿化度随埋深开始递增,至某一深度后又出现递减(从递增至递减整个过程称为一个“水化学旋回”),或在同一垂向上出现多个“水化学旋回”;③油田水化学成分在某一垂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图5)。Y组矿化度总体上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增大。Y 组二段主要是DF1-A 构造,其取样深度段大都在1000-1400m,随着取样深度的增加矿化度值逐渐增大,1400m 以后矿化度值增加不明显,大约在30g/L 左右。由其构造粘土矿物演化得知,在该深度段有热流体入侵,蒙脱石与伊利石之比大大降低约从70%降到20%左右,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蒙脱石再次被压实向伊利石方向转化,不仅排出剩余层间结合水,而且放出结晶水,释放出大量的水分,引起地层水淡化。

4 结论

4.1 Y 盆地Y 组储层中,泥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储层,地层水矿化度较高,而在砂体较好的储层中,矿化度相对较低。因此,可通过地层水的变化规律寻找有利砂体的发育方向。

4.2 Y 组由于热液体和烃类物质的参与,形成NaHCO3水型,说明前期有大量的碳酸及有机形成,从而导储层的长石和碳酸盐胶结特溶解,形成较好的储层,但也会造成气藏中CO2的增高。

4.3 Y 组矿化度总体上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增大。1400m 以后矿化度值增加不明显,大约在30g/L 左右,这是因为在该井段后地层温度升高,蒙脱石再次被压实,向伊利石方向转化,排出剩余层间结合水同时放出结晶水,释放出大量的水分,引起地层水淡化。

猜你喜欢

井段矿化度气藏
离子组成及矿化度对低矿化度水驱采收率的影响
利用综合测井资料计算地下水等效NaCl溶液矿化度方法
低矿化度水驱技术增产机理与适用条件
致密气藏压裂倾斜缝压力动态分析
法面扫描井间距离的解析算法
塔里木油田超深超高压气藏的成功改造
LG地区复杂礁滩气藏描述技术
分井区、分井段均衡注汽在单稠油油藏中的探索与应用
特高矿化度Cr3+交联聚合物溶液渗流特性及其机制
CS气田火山岩气藏开发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