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2020-11-27魏振宏
魏振宏
锦州市土地储备中心 辽宁锦州 121013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工程建设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预算,能够确保工程顺利的实施,一旦出现超预算的情况,需要在跟奔上找出原因,强化对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对材料以及设备进行全面的控制,及时的控制市场风险因素以及施工建设风险因素,从而减少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投入,确保工程建设成本与预算的成本达到一致,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1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的必要性
工程预算具有推动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指导作用,通过预算的相关规定,能将工程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予以明确,既能够确保满足工程的需求,又能确保投入的合理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浪费。但在建筑工程中常常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投入不断加大,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损失。为了达到建筑工程更为顺利的开展,满足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必须做好工程超预算控制[1]。
2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 概预算编制不合理
建设工程的概预算编制,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建设工程的整体支出状况。然而,一些编制人员未能意识到掌握现场状况的意义,忽略了编制概预算与工程实际现场技术条件结合的必要性,使其丧失了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法实现预算目标的精准化,也不能保证实际的支出会和预算的结果相吻合。
2.2 管理机制存在较大的漏洞
通常来说,大多数建筑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一般工期较长。加上施工的基本工序过多,一旦涉及较大的变更,很容易引发系列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进行全面解决,那么就难以对工程的整体造价实现全程控制。从施工的环节来看,如个别人员不按规范操作、更甚者出现贪污腐败行为,很难及时从表面发现其中的问题。所以,经常会出现实际造价超过整体预算的现象。此外,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这主要是现有的管理制度不满足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法挽回超预算的局势。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如果存在较大漏洞,那么也会为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埋下隐患。
2.3 受市场因素的制约
在进行施工时,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作为施工的基础。所以应当将建筑项目和市场进行有效关联。在正式开展施工之前,应该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通过不同厂家的材料价格对比,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预算。但是,市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给材料的价格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由于价格的上下浮动,会使预算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在这样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严重的超预算现象[2]。
3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策略
3.1 完善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的主要保障手段,所以需要重点管理。在对合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体制,建设单位、投资单位有需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并在合同生效期间注重履行其中的各项规定,只有双方都遵守约定,才能做好造价管理。此外,在合同的签订中,务必要经过深思熟虑,深入了解合同上的条款内容,尽量收集一些对自己有利的相关法律资料,并按照资料提出索赔方案,以此来避免反赔事件的发生。
3.2 加强结算期间的审计管理
当项目完成并结算后,施工单位将根据合同内容完成所有合同项目。经过三方的批准,最终的工程价格结算工作将由承包单位完成。审批依据,因此必须注意这方面的工作。项目结算是项目的最后阶段,一旦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极大地损害企业利益,工程竣工阶段最容易引发的就是合同问题和索赔问题,比如施工人员的工资结算,施工项目的最终结果不符合业主要求等,因此管理人员要做好竣工阶段各个项目的管理,尽可能避免索赔现象的出现,将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3.3 加强成本管理人员资格审查
成本管理人员是影响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如果成本管理人员本身没有强大的管理能力,那么就不可能处理项目中出现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而且效率甚至更高。控制项目投资将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造价人员的素质,并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才能使具有专业管理知识的人员参与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和成本管理。只有保证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素质,才能持续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3]。
3.4 实现预算编制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实现项目的预算编制,要以科学的方法作为基础,实现工程项目资金投入的科学控制,以此来解决工程造价的超预算问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全面深入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最现场的状况进行汇总,从而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施工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各项收费标准来制定造价编制。二是施工人员在对设计图进行全面分析之后,结合设计的图纸来制定预算编制,在此制定过程中,要熟练计算定价金额。三就是对市场材料价格进行深入分析,用动态化管理的方式来实现科学预测。
3.5 实现项目变更的有效控制
要想解决项目变更带来的超预算问题,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控制策略,要在投标阶段就对项目可能涉及到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并及时指出图纸设计上的不完善之处,尽最大的肯能避免超预算问题的出现,如果在分析过程中发现设计图需要变更的问题,就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成本预算情况对图纸进行修改,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成本造价的有效控制。
4 结语
建筑工程开展形势的好与坏会经常受到造价方面的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预算工作进行全面管理。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提高重视力度,还需要制定科学完备的应对策略解决当前面临的超预算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在指定的造价范围内开展系列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