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分析

2020-11-27刘仁杰毕栋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7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补水植被

刘仁杰 毕栋

黄河山东水文水资源局泺口水文站 山东济南 250032

1 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背景

1855 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由现在的垦利区注入渤海以来,形成了以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面积5400 平方公里的近代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唯一一块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之一,是全球两条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是天然柽柳、渐危植物野大豆广泛分布区域;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天然基因库和重要支点。黄河三角洲自然景观独特,科学内涵丰富,具有世界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的“黄蓝交汇”等独特自然景观,黄河是流入渤海的第一大河,其近海的咸淡水交汇区十分有利于生物的衍生和繁育,其保护程度直接关系到渤海湾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1]。

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 黄河三角洲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河三角洲地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556 毫米、蒸发量1885 毫米。2020 年以来,截至9 月底,区域降雨量610 毫米,其中2019 年8 月份“利奇马”台风期间降雨410 毫米,其他月份平均降雨量仅25 毫米,据气象预测,到明年6 月底前无大的有效降水。

黄河三角洲地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下水为微咸水,且埋深浅不能利用,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淡水依赖黄河水。1999 年黄河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以来,实现了黄河二十年不断流,保证了黄河三角洲基本的生态系统功能,使黄河真正起到了流域内各种生态系统板块及海洋的生态廊道作用,且黄河水质稳定向好。但是由于黄河来水时空分布不均,自然保护区功能尚未得到全面发挥,保护区外区域生态用水得不到补充,造成如下问题:

一是单一的黄河现行入海流路,无法实现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黄河现行单一入海流路,主河槽、滩地与整个三角洲缺少相应的横向连通机制,造成了绝大部分区域无法实现与黄河的水系连通和地表径流,原有的水分条件和生态系统发生改变,引起生态系统逆向演替。为充分发挥宝贵的黄河水资源在入海之前的综合生态效益,亟需通过科学的调配措施提高入海黄河水生态效率。

二是海水倒灌严重,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持续缺乏水沙补给不仅直接导致沿海滩涂的蚀退,而且打破了河流、沼泽、海滩的自然连通格局,破坏了该区域水盐平衡,海水与地下盐水沿河道及地层孔隙向内陆入侵,造成淡水的储备空间被海水取代,发生海水倒灌,加速了土壤盐碱化。加之,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埋深较浅且为苦咸水,次生盐渍化严重。由此造成植被面积萎缩,而且植被演替中间地带的獐茅、芦苇等植被已不断退化、消失,甚至已经形成灌木植被的柽柳等植被面积也开始萎缩、消失,在广袤的高潮滩地带形成了大片裸地,湿地生态质量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明显减少,生态承载力减弱。

三是刁口河流路经近9 年的生态补水,虽初步遏制了刁口河湿地退化区域地下咸水入侵的发展态势,土壤盐渍化快速发展趋势得到初步控制,植被的结构组成和覆盖率有所增加,但是由于补水时间短,补水量小,刁口河流路基本功能及湿地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拟通过应急生态补水措施,降低土壤含盐量,缓解各区域湿地退化程度,提高植被覆盖率等[2]。

3 改善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的措施及效果

3.1 应急生态补水范围

本次黄河三角洲应急生态补水范围主要包括:黄河现行流路(自然保护区)生态区域、刁口河流路生态区域、黄河以北(除刁口河流路区域)生态区域、黄河以南生态区域等。

3.2 补水区域情况

(1)黄河现行流路生态区域。主要包括黄河干流两岸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045 平方公里,区域内部湿地面积约355 平方公里,位于黄河大堤内入海口两侧。

(2)刁口河流路生态区域。该区域包括黄河刁口河流路及下游一千二自然保护区。刁口河流路长度55 千米,一千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85 平方公里,区域内湿地总面积约201 平方公里。

(3)黄河以北(除刁口河流路区域)生态区域。该区域包括黄河以北(除刁口河流路区域)的神仙沟流域、挑河流域、草桥沟流域、沾利河流域等,总面积1537 平方公里,区域内湿地总面积约253 平方公里。

(4)黄河以南生态区域。该区域包括黄河以南的广利河流域、溢洪河流域、东八路湿地区域、张镇河流域、三排沟流域等,总面积1100 平方公里,湿地总面积约535 平方公里。

3.3 补水后的效果

通过生态补水以来,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系统、湿地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8 至2019 年的12 年间,生态补水11 年,为现行清水沟流路自然保护区累计补水2.26 亿立方米,年均补水2200 万立方米,恢复退化湿地面积25 万亩[3]。

自然保护区内湿地明水面积由原来的15%增加到60%。土壤pH 值显著降低、含水量明显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提高10 个百分点以上,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最大的海滩自然植被区,丰富了生物多样性,各类植物达到400 余种,鸟类增加到368 种,被誉为“东方白鹳之乡”和“中国黑嘴鸥之乡”。自然保护区2013 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4 结语

黄河三角洲地区通过近几年的生态补水,初步遏制了该湿地退化区域地下咸水入侵的发展态势,土壤盐渍化快速发展趋势得到初步控制,植被的结构组成和覆盖率有所增加。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补水植被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追踪盗猎者
《肥皂》等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爱运动更要会补水
恼人的干燥
降温补水
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氮的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