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2020-11-27王慈睿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0期
关键词:购车受访者新能源

王慈睿

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 重庆 401120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与此同时,家庭汽车需求的大幅提高带来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对环境产生了严峻的恶劣影响。研究表明,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物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的主要来源。随着石油消耗和大气污染的双重危机,汽车在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也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生存危机,当前,汽车工业正加速变革,未来有可能进入零排放时代,新能源汽车因其更加清洁环保的特性,成为中国和全球的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进口石油量占消费量的约50%,为节能降排,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新能源车的发展,先后制定了各项政策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如财政购买补贴政策、行业政策扶持政策、制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等。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从2009 年开始,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从以政策驱动为主逐渐正在转变为以市场驱动为主,为使得驱动性质的转变最终取得良好成效,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特征研究研究变得十分重要。

在现有文献中,较少研究关注消费者个体特征变量(主要包括年龄, 性别或收入等人口特征)的影响,更多的文献主要集中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属性角度(主要包括便利性、续航里程和安全性)对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选择的影响。本文以重庆市的消费者为例,研究消费者个体特征对新能源汽车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定位中国居民中对新能源汽车采纳有更高选择意愿的群体, 发现影响消费者选择决策的重要属性,指导新能源汽车的营销和推广,以及探索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可改进的方面。此外,重庆市作为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与较多中西部城市相比,市场更加发达、消费更加繁荣,对重庆市消费者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研究将给中国其他中西部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借鉴和参照[1]。

1 数据来源及特点

本文设计了有关居民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的调查问卷,题目包含居民的个人背景、购车行为和对新能源汽车的评价,通过问卷星平台向重庆市的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并收集样本,共收到225 份有效答卷。在225 份答卷中,106 名受访者为男性,119 名受访者为女性。

关于购车行为,225 名受访者中,157 名表示已经购买了汽车,占总样本的69.78%。这其中,有112 名购买的汽车类型为传统内燃机汽车,占购买汽车人数的71.34%,45 名购买的汽车类型为新能源汽车,占购买汽车人数的28.66%。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受访者中,31 名表示购买的为混合动力汽车,9 名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5名为纯电动汽车。

关于购车意愿,225 名受访者中,有151 名表示有购车计划,占总样本的67.11%。这其中,有105 名受访者表示想购买传统内燃机汽车,占有计划购车人数的69.54%,46 名计划购买新能源汽车。计划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受访者中,28 名表示想购买混合动力汽车,14 名想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4 名想购买纯电动汽车。

关于买车时看重的车辆属性,样本中消费者总体体现出来的先后顺序为车型(外观)、安全性、价位、品牌、能耗、续航、动力,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优势为出行成本低、车牌和补贴等政策优势,认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政策优势为不限行和牌照政策,劣势主要有充电不便、电池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废旧电池不易处理、折旧较快、续航不足。

2 实证研究设计

通过样本的初步统计特征可以看出,在已经购买汽车的受访者和有意愿购买汽车的受访者中,相比于传统内燃机汽车,新能源汽车的选择都是比例较低的一部分,且即便是选择新能源汽车,大多数也更倾向于混合动力汽车。可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仍有较大空间,研究哪类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位和推广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选择二元离散选择模型,以居民的购车行为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居民的个人背景和特征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研究,以讨论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特征[2]。

在实证模型的具体设计上,被解释变量为居民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0-1 型虚拟变量,已经购车的消费者中,对于问题 “您购买的车的类型(按照动力分类)”,选择 “新能源汽车” 的被解释变量取值为1,选择 “传统内燃机汽车” 的被解释变量取值为0。

由于本文关注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的特征,因而解释变量选取一系列可能影响消费者购车行为的个人背景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平均每日通勤时长、家中是否有小孩或老人。在解释变量的具体设置上,性别为0-1型虚拟变量,数值取0 时表示为女性,取1 时表示男性。是否已婚、家中是否有小孩、家中是否有老人的变量也为0-1 型虚拟变量,分别在 “是” 时取1,“否” 时取0。年龄变量经过了对原始数据的对数处理。收入水平分为低、中、高等三组,范围分别为月收入小于5000 元、5000-10000 元、大于10000 元,以低等收入为基准组,设置中等收入、高等收入的分类变量。受教育程度分为高中及以下、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四组,以高中及以下为基准组,设置学历为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分类变量。平均每日通勤时长分为30 分钟以内,30 分钟-1 小时、1 小时以上三组,以30分钟以内为基准组,设置30 分钟-1 小时、1 小时以上的分类变量。

3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Logit 回归方法对居民新能源汽车购买行为的二元离散选择模型进行处理,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1 所示,可以看出年龄、收入水平、通勤时长对新能源汽车购买行为的影响是统计意义上显著的,而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家中是否有老人或者小孩的影响并不显著。

根据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年龄的影响是负向的,即年轻人比年老长的人更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这可能由于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的时间不久、还属于新鲜事物,年轻人更能接受新的商品类型。收入的影响也是负的,即相比于低等收入的人群,中等收入和高等收入的人群更不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这可能由现阶段市面上新能源汽车的档次还不够高造成。此外,通勤时长的影响也是负向的,即平均每日通勤时长越长,消费者越不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这可能由于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缺陷的问题。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对重庆市居民发放的调查问卷,发现调查样本中,相较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已经购买新能源汽车和有计划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比例都占已购买汽车和有计划购买汽车的总体的少数,可见,推广系能源汽车仍有很大的空间。

本文通过二元离散选择模型,以重庆市居民的调查问卷数据为样本,讨论购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特征。结果表明,年轻群体、收入较低的群体和通勤时长较短的群体更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不仅给新能源汽车的精准营销指明了顾客群体,更指出了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消费痛点,即档次有待提升以及续航能力不足,为了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增加消费亮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痛点也应当被及时关注和改善。

猜你喜欢

购车受访者新能源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郫都区北京现代汽车领动购车意向研究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魔都购车记(二)
——选车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