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
2020-11-27邹浩
邹 浩
(烟台莱阳丁字湾滨海省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山东 烟台 265200)
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人类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也随之产生了威胁人类安全与健康的问题。现代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模式,实行现代安全管理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1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
1.1 安全施工意识不强
安全意识薄弱也是工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思想认识上也麻痹大意,再加之操作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建筑施工的要求。
1.2 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划分不清
建筑工程的施工主体通常包含业主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等。建筑施工工程是一个整体,由多个主体共同构成,这就出现各单位之间责任划分不清晰的问题。安全事故发生时,很容易发生各单位相互推卸责任,难以划分具体职责的局面。至于那些无良企业则在进行转包或分包工程时,将安全责任全部转交,用以推卸相关责任、置身事外,导致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互相扯皮,阻碍工程顺利开展。
1.3 缺乏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于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因为没有制定完善的现场施工制度以及布置相关人员监督落实,使得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小的风险隐患,而制度中却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或者强制要求,所以尽管这些内容和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息息相关,却总是被施工方或者监管人员忽视。
2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解析
2.1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健全责任制度
根据我国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相关部门需要规范生产安全管理体制,制定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具体行为标准条例。此外,要对相关制度的具体实施工作和监督工作进行合理细致的规划,建立贴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条例,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国家必须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企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吊销营业执照等,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提高施工人员和企业对建筑安全的认识与风险意识。
2.2 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安全管控
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场所都设置了监控设备来开展远程安全管控,实现多项管理目标。①通过远程安全管控,能够实时动态地了解掌握建筑施工进度与施工生产状况。②通过远程安全管控,无形中对施工人员能够产生一种行为自我约束,减少偷懒、怠工等行为的发生。③通过远程安全管控,能够实时动态地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并能够给予及时干预、制止,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2.3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确保整个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进而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首先施工单位要明确安全的重要性,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施工单位要充分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安全预防方案,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的进行改进。最后,要深入的贯彻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事,并根据整个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对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进而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
2.4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
要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就必须对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加强他们的安全知识储备,提高他们危险防备经验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技术。在入职前,施工方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以视频教育、专家讲座的方式进行基本安全教育与培训。尤其是从事特种作业的施工人员,他们的工种危险性高,面临的生命安全隐患较大,施工方要严格要求和检查他们的安全意识情况,采用抽查和复查的方式定期检查、检验,防止其安全意识退步,以至于在工作中出现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问题。
2.5 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器材,其功率要以要求内为准,用电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并登记,用后应及时归还。电线应外附有绝缘体,应雇佣专门的电工。不得随意加接电线,夜间用电应有照明工具,电箱内应有防漏电设备,远离水等导电体。
2.6 控制危险源
先要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方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安全管理人员的设置要首先考虑责任意识,并要求对安全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对大的危险源具有识别能力。还要按照相应标准对危险源进行控制,要求全体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标准化施工,按规定配备安全防护装备,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规范管理槽、坑、沟、通道等部位,确保现场有标准照明,有安全警示,确保库房内的危险品得到有效摆放。
3 结语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对安全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一种发展、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地安全管理模式。目前,现代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中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和发展领域,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