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方法研究
2020-11-27赵明智
赵明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在建筑工程中,采暖、通风、水电等都是主要的耗能部位,为了有效降低各个方面的资源消耗量,实现建筑工程的节能型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各项施工技术。在采暖方面应该不断提高暖通空调技术水平,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促进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善,暖通空调技术的不断进步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将对暖通空调技术发展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实现空调应用的低碳环保,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节能发展[1]。
1 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研究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也日渐成熟。绿色建筑作为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加大对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力度有利于利用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技术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当前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来看,日常运行和维护的费用比较高。一方面,是因为暖通空调系统所应用的常规能源价格较高;另一方面,暖通空调系统在能源的利用与处理上能力不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能源损耗。因此,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的完善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暖通空调系统摆脱了传统常规能源的限制,运用可再生能源即可满足自身运转的能耗需求,也在客观上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1.2 有助于实现建筑物功能的完善
公众收入的提升促使其消费观念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居民都开始重视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宜居性。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宜居性和舒适性,施工单位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施工技术方案,采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施工手段来完善建筑物的功能。将暖通工程应用于建筑物建设过程中,不仅可以优化建筑物的结构,同时还有助于扩展建筑物的功能,对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以及宜居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2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具体应用
2.1 变水量技术与变风量技术
在暖通空调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变水量技术进行水量的调节,还要利用变风量技术进行风量的调节,暖通空调实现智能化的工作量的调节,两种技术对暖通空调技术的环保节能都具有重要作用。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风机盘管空调系统进行水流量的平衡,促进室内温度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风量控制装置能够有效检测暖通空调的工作承载量,并将风量调至最佳,在达到适宜温度的同时减少能耗,据专业认识的调查和测评,暖通空调的变水量技术与变风量技术同时实施,能够有效减少百分之五十的能耗,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温度调节服务。
2.2 优化空调水循环系统
一方面,在管道的设计和安装中,合理选择管道,必须保证管道的质量能够满足水压、温度和耐腐蚀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进行科学全面的设计之前,应分析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特别是管道的坡度、高度等重要设计参数,使之合理可行,有效减少水循环失效的发生。排气阀的设置、排气阀的位置应符合空调运行的要求。此外,还应积极改善冷水循环水质。在处理空调冷水循环水质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对污水排放进行控制和管理。新安装的水循环管道系统,要保证工作人员每周清洗一次,确保水系统有良好的污水排放效果[3]。
2.3 暖通空调系统风机水泵技术建设方案
为了从根源上提高暖通空调的节能效率,施工单位在应用暖通空调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制定符合建筑物结构规划和实际施工方案的暖通空调风机水泵技术方案。比如实际施工建筑物是直通式的高层建筑,为了提高暖通工程的实用性,首先施工单位可以邀请一些从事暖通工程施工技术的专家针对施工图纸提出一个初步的施工方案;其次,施工单位可以结合专业人士给出的建议并结合建筑的实际结构利用BIM技术建造一个工程模型,然后通过数据分析模拟等手段制定出一个细节更加具体和完善的暖通工程施工方案。如施工单位根据模型分析出,需要提高原有暖通空调系统风机的转速以及更换一个质量更为精细的水泵。如原有风机的转速为1500,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更换风机将转速提高至2000。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当风机转速提升到2000以后,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节能效率从原先的25%提高了40%。
2.4 采用低能耗代替高能耗的设计
有许多环境参数会影响人体对外界温度的感知,可以采用低能耗代替高能耗的环境参数,使人体感受到舒适。在不同的湿热环境下,空调系统的能耗是不同的。冬季,传统空调被用来加热室内环境,促进人体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根据相关的温度研究结果,对传统空调模式进行了优化,如果使用低温地暖,人体所需要的室内环境温度就会大大降低。
3 结语
暖通空调在绿色建筑中资源节约与环保的应用优势使其成为绿色建筑的重点环节。从当前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体系的应用现状来看,相关部门及技术人员应从设计、施工、调试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和优化,同时注重公众节能与环保意识的宣传和加强,为推动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