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泥粉状物料配料稳定构建的探索
2020-11-27耿鑫
耿鑫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51
粉煤灰、熟料粉及矿渣粉的使用是水泥工艺中常见的生产环节。由于粉料自流性好,极易发生冲料、跑料和扬尘,给计量和流量稳定控制带来较大困难。如何采取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既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可减少生产工序及产品质量的波动,是工作的重点。水泥粉状物料配料稳定构建,对于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水泥生产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水泥粉状物料配料成分的控制要点
1.1 粉煤灰
现阶段,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粉煤灰已作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其来源于燃煤发电厂生产后的工业废渣,其性能稳定性较强,可以有效改善水泥凝结期间的流动性和易性。在对水泥进行配料时,其添加比例是需要重点考量的内容之一,如果水泥中粉煤灰添加量过高,那么会影响到水泥的成品强度和质量。对此,在水泥配料系统建立的过程中,原料含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1.2 硅酸钙
在水泥配料当中,硅酸钙的质量分数占比较大,以硅酸盐水泥为例,其中硅酸钙的质量分数超过66%。该材料是确保水泥强度的重要保障,而且硅酸钙的耐热性较强,在温度范围内不会出现形变的情况。水泥材料的使用环境比较复杂,如涂抹在建筑外层的水泥材料,硅酸盐的使用能够推升其温度适应能力。在对水泥进行配料时,其添加比例是需要重点考量的内容之一,若添加量过高,很容易引起水泥板结的情况,影响到其应用效果。
1.3 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材料在水泥生产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材料的使用能够对材料中矿物的含量进行降低,如铁元素,从而提高水泥成品性质的稳定性。同时二氧化硅的使用也可以将炉渣的熔点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处于比较稳定的工作状态。而且对于一些矿物质元素的分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结合以往的配料经验,在二氧化硅添加的过程中,二氧化硅的添加量需要控制在2%左右,从而起到良好的质量管控作用,提升水泥材料的成品质量。
1.4 氧化钙
除了上述常用原料外,在水泥材料的配料过程中,氧化钙也属于重要的应用材料之一。该材料的使用,可以将二氧化硅分子和铁分子之间的粘结性进行破坏,同时也能够将材料熔点进行进一步降低,这样也有利于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该材料的使用也能够对材料中矿物的含量进行降低,如铁元素,从而提高水泥成品性质的稳定性。在质量分数控制方面,通常添加的氧化钙总量应控制在5%左右,如果氧化钙的添加量过高,会增加材料应用时的水化热,从而增加水泥使用期间一些常见病害的出现。
2 水泥粉状物料配料稳定构建要点
2.1 配料比例的计算
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提到,目前水泥粉状物料的添加,应用较多的材料为粉煤灰、硅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钙等。并且在第一章中已经对材料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搭建配料稳定体系时,做好配料比例的计算工作属于基础性内容。对于不同强度的水泥材料,其配料比例也存在着不同。例如,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经常使用到P.O 水泥,其拌和比例为硅酸钙66%,二氧化硅和氧化钙2%到5%,粉煤灰5%到8%,剩余质量分数为其他材料。同时在配料比例的计算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实际的生产需求进行调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存在的优势,对于这些基础资料进行统计,搭配着可靠的计算方法,得出合理的配料比例,为后续材料添加量的合理控制奠定基础。
2.2 计量装置准确性控制
在自动化技术普及度快速提升的背景下,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添加量和比例都会通过计量装置进行控制,那么计量装置工作状态的稳定性也将影响到水泥最终的运行结果。在对其展开应用控制时,第一,拟定合理的检修管理计划,对于计量装置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督,如果存在实际量和计量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时,那么需要及时进行计量装置的检修,使其可以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提高计量装置工作过程的稳定性。第二,在水泥配料的过程中,储料仓中配备的计量装置负荷率需要满足实际的生产要求,上限值需要控制在120%以内,从而提高计量装置工作状态的稳定性,提升计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1]。
2.3 运料效率的控制
在原材料添加的过程中,受到材料含水量、管道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运料效率较低的情况。因此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运料效率的控制工作,与计量装置监督相类似,对于系统目前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督,如果发现一些异常的问题,如管道堵塞、管道泄漏等,那么此时需要及时组建队伍对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由于颗粒物长期磨损导致的管道泄漏问题,在更换管道后还需要做好人工加厚处理,在易损位置的外层增加水泥外层,这样可以在确保管道运行效果的同时,减少运行成本的支出,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状态的经济效益[2]。
2.4 配料过程的监督
除了上述提到的应用内容外,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配料过程的监督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借助自动化操作系统,对于配料过程进行监督,对于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督。而且系统也会关联预警系统,如果存在异常的运行数据,如管道运行压力骤减、陡增,或者供料量明显不足等情况时,预警系统便会启动,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此类内容的处理。另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会搭配人工巡查的方式,对于水泥生产过程进行巡查,做好生产过程中的抽检工作,绘制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曲线,从而对目前的生产过程进行科学评估,为后续工作的调整提供数据参考,从而起到提升生产过程稳定性的作用[3]。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应用内容,在确保配料比例精准度的基础上,对于其他的生产环节进行优化控制,不仅可以加快水泥材料的生产效率,而且对于提升成品质量,减少资料浪费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