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2020-11-27黄明光黄俊葵章雄志梁丽燕黄广林陆文捷黄汉杰

时代经贸 2020年9期
关键词:院所科研工作科研院所

邱 磊 黄明光 黄俊葵 章雄志 莫 娟 梁丽燕 黄广林 陆文捷 黄汉杰 韦 昕

一、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概念及特征

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指的是大多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其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由于政府直接进行财政补贴或财政拨款,因而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在组织机构以及人事制度上一般由省人民政府或其组成的厅级职能部门完全按照或部分参照政府机构、公务员标准或者纯事业单位进行管理。

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承担着大到国家,小到各省、市、甚至某一具体区域的研究任务。一般而言,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丰富,具体包括七个大类,即品种资源类、资源环境类、农作物类、农产品加工类、畜牧兽医水产类、农业宏观研究与信息技术类、农业机械与农业工程。这些不同的研究方向所研发出的科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科研工作的进展,为中国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分析

(一)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缺乏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

一般而言,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中的相关科研人才大多都是科研人员科班出身,其擅长的领域在于科研方面,而在管理方面的认知程度欠缺,因而对管理方面的工作支持度不够,他们对院所内部控制和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工作单位的发展甚至整个科研工作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存在不足,导致大多数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出现了科研工作开展过多,而缺乏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的现象。

(二)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相关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的业务素质

由于农业科研院所公益性的特殊性,很多在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具体而言,有一些农业科研院所中科研工作涉及范围广泛,除了涉及到专业的农业知识外,还会涉及到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科研业务的账务处理工作。而在大多数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中的财务人员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如缺乏时间、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相关财务知识,导致整体业务水平不高,进而导致其内部控制的实施工作的无力性。另一方面,由于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自身事业性单位的特性,事业单位不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甚至没有任何相关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部分财务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理念和经验直接造成工作上的失误,甚至导致违法乱纪现象的出现。

(三)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环境

由于我国大多数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权责不清的现象。一方面,农业科研院所的总部设立在省会城市,其下属的研究所有的设立在省会城市有的设立在本省其他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总部院所和下属院所之间关键岗位的沟通不到位,时常出现权责不明确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各个院所、各个单位不具有独立性,不能互相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如此一来,容易形成小团体抱团、腐败的现象。概括而言,无论是权责不明还是腐败现象的滋生都源于其科研院所缺乏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环境。

(四)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内部控制理论逐步应用于经营性企业,由此导致有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为缺乏。目前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法规只有在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所颁布的《性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因而在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的方法较为欠缺。公益类农业科研院内部控制和管理方面的法规缺乏,导致了目前部分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工作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而在初期阶段,其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模式的成效无从考证,其制度和管理模式层面的探索和创新成果需要时间来检验。

(五)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缺乏系统的信息沟通渠道,沟通不畅。

目前,我国大部分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于沟通机制。尤其在院所总部和其下属院所之间,由于信息地域的限制以及沟通方式的不便捷,导致农业科研院所不同部门之间、同一部门上下级之间沟通不畅,工作信息公开不够及时,上传下达工作无法及时完成,工作效率低下。此外,也由于大多数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与其他诸如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也未搭建好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导致信息传达缓慢,沟通不畅,造成政府最新的思想、政策无法及时传达到科研院所最基层,也导致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无法及时获取和传达的问题。

三、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制度优化策略

(一)加大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

加大对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相关培训。通过印发画册、传单、播放视频、开展活动等多种形式、多种载体的广泛宣传来改善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公益类农业科研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使相关从业人员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支持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二)培养、提升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相关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大力培养和提升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相关人员尤其是相关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积极打造出一个强有力的农业科研院所财务人员的队伍,完成人才队伍的建设。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组织相关财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等培训、活动,使相关财务人员更加熟悉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而掌握更为广泛和专业的财务知识。另一方面,设置相关的考核,例如定期开展相关业务人员业务的考核,检查其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较培训之前的进步程度等。通过培训和考核结合的形式,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优化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的内部控制环境

各科研院所要明确关键岗位的职责,并且要做好分工细化,权责分明。首先,要明确各相关从业人员的权力和义务,职责分明。尤其明确地界定好农业科研院所领导干部的权力范围,明确其在项目决策、资金调度和财务处置等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其次要在明确其领导干部权力范围的同时要建立一一对应的监督程序。与此同时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度,调整好其科研院所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框架。做到权力的公开与监督的透明。

(四)规划、建立和实施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制度

针对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的问题,各科研院所应致力于思考如何规划、建立和健全其内部控制制度。具体说来科研院所应摆脱传统简单根据单位原有的会计制度或廉洁自律制度简单修订方式,而是根据自身科研院所的特征,实事求是,印发适应于自身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其中应包括对整个内部控制的细节问题,例如其制度制定的范围应包括诸如对于现金出纳的管理、报销制度的规范以及资金收支范围等等。针对整个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各科研院所应明确其工作的流程,认真梳理现行制度和主要科研工作制度、准则和规范,把整个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各项管理工作的始终,使决策、执行、监管和监督相互制约,确保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高效、可持续运行。

(五)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健全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快速、有效的沟通有利于提高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要提升其科研创造力和生产力,保障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则必须要解决其组织内部的沟通问题,即完成组织内部信息化的建设问题。科研院所应对各个部门进行信息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各部门的沟通,加强无纸化一体化办公,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四、结语

我国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管理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当中仍会出现很多问题。而通过加大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度、培养和提升相关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着手,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并推动其内部控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前进。

猜你喜欢

院所科研工作科研院所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国内外科技巨头人才保留政策对航天院所的启示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军工院所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智慧院所类咨询报告如何编制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