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羔羊“猝死症”病因浅析与诊治
2020-11-27董炳梅刘吉山魏凤王建军
李 峰,董炳梅,刘吉山,魏凤,王建军
(1.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滨州 256600;2.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 256600)
2000 年以来我国肉羊产业化、规模化养殖逐渐兴起,养殖模式由散养向节约饲养转变,舍饲养殖占比逐渐增加。同时,由此带来的疫病防控问题突显。尤其是存栏30~100 只的小规模户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一些疫病认识不清楚,在发病后容易误诊误治,影响养殖效益[1,2]。山羊羔羊“猝死症”是近年来在集约化养殖场常发的疫病,由于发病急、死亡率高,倍受关注。本文旨在结合临床实践,对该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提供诊治思路,以供参考。
1 临床症状
山羊羔羊“猝死症”常见于2 月龄以内羔羊,又以1~5 周龄多发。该病多为地方性散发。发病率高达30%~90%,病死率50%左右[3-5]。发病日龄越低,病死率往往越高[3-5]。临床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类型。急性型表现为突然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亚急性型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站立不稳或跛行,强行驱赶时肢体僵硬、关节麻痹或收缩、步态僵硬,严重者卧地不起,颈部僵直、头部震颤,食欲减退、少数伴有腹泻等症状。呼吸浅而快,可视黏膜苍白,有的角膜混浊、软化,甚至失明。有的出现舔食墙基、啃毛等异食现象。慢性病例,多表现为运动迟缓,步态不稳,精神沉郁,顽固性腹泻、多尿等症状。
2 病理剖检特征
剖检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肌和膈肌的肌纤维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右心室和中膈的心内膜下肌肉病变更明显[7]。严重者,骨骼肌整块呈弥漫性黄白色,切面干燥,似鱼肉样外观,呈对称性损害。心包中有透明或红色液体,心室扩大,心壁变薄;肺充血、水肿,肝脏淤血、变硬,肾脏肿大、淤血,膀胱内积满红褐色尿液,有时可见胸腔积液与肺水肿等病变[3,8]。
3 实验室检测
3.1 血清中硒(Se)和维生素E(VE)含量测定
颈静脉采集患病羊血液,分离血清,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Se、VE 含量。如Se 检测值低于10ug/kg 的临界值,VE 检测值低于10eu,则疑为Se 和VE 严重缺乏[6,7]。
3.2 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
采集发病羊与健康羊血样,分离血清,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GSH-Px 含量[6,7]。如测定值低于1ug/mL 或者发病羊血清中GSH-Px 含量显著低于健康羊血清中GSH-Px 含量,可推断发病羊存在Se 缺乏症[6,7]。
3.3 血清酶活性测定
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与肌酸酶(CPK)活性。发病羊较对照羊检测数值应显著升高,特别是LDH5和LDH1的显著升高对判断肌肉变性具有指示作用[7]。
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与上述3.1/3.2/3.3 检测结果,可判断为硒与维生素E 缺乏导致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即白肌病。
4 鉴别诊断
羔羊猝死症除白肌病外,还常见于羔羊魏氏梭菌病,应注意鉴别诊断[8,9]。
4.1 临床症状
魏氏梭菌病与白肌病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秋末至初春发病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表现相似。急性型均为突然发病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略有差异存在于亚急性或慢性病例,魏氏梭菌病有的患羊排黑色水样粪便,有腥臭味;有的鼻孔流出淡黄色或带血鼻涕。
4.2 病理剖检特征
魏氏梭菌病,患羊真胃常见黏膜出血性炎症,黏膜坏死脱落;回肠与空肠黏膜出血,肠管部分或全部呈红色;肾脏变软,被膜容易剥离等。
4.3 实验室检测
4.3.1 涂片镜检或细菌培养 无菌采取病羊的血液或肝脏触片,革兰氏染色。如魏氏梭菌病感染,可见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
或者采取病羊的肝脏,接种于普通培养基或普通肉汤,37℃二氧化碳厌氧培养24h。如魏氏梭菌病感染,可发现培养基上有圆形、光滑、隆起、淡灰色的菌落长出;肉汤变浑浊后,继续培养变透明。再进行染色镜检,菌落形态应与直接触片染色镜检一致。
4.3.2 PCR 检测PCR 技术应用于细菌分类与鉴定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等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刘锴等(2011)[11]采用多联PCR 扩增技术对导致科尔沁细毛羊猝死症的病原菌进行鉴定,检测结果与血清学方法分型结果一致。孟霞等(2015)[12]通过对引起山羊猝死症的病原经PCR 方法检测鉴定为A 型魏氏梭菌。对临床鉴别魏氏梭菌病与白肌肉时,可采用PCR 方法有效鉴别。
5 病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措施
5.1 病因分析
山羊白肌病是由于体内Se 和VE 缺乏或不足导致。Se 和VE均为抗氧化剂,当体内数量不足时,正常生理性脂肪发生过度氧化,组织细胞或亚细胞结构脂质膜受到破坏,进而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和钙化,呈现白肌样病变。以骨骼肌和心肌受损最为严重,引发运动障碍和急性心肌坏死,造成猝死。
山羊羔羊白肌病是母羊孕期、哺乳期采食摄入Se 和VE 不足,羔羊从母乳中获取Se 和VE 不足导致。与养羊模式由散养转变为规模化舍饲,饲料单一且青绿饲料补充不足相关[13,14]。
5.2 紧急治疗措施
5.2.1 对发病羔羊与母羊紧急皮下或肌肉注射亚硒酸钠VE注射液。10 日龄内的羔羊注射0.1%亚硒酸钠VE注射液2mL/只,间隔5~7d 再注射1 次。10 日龄以上的,根据体重适当增加剂量,注射3~5mL/只,母羊5mL/只;间隔5~7d 再注射1 次。或者采用亚硒酸钠注射液、VE注射液单品注射。同时,对羔羊灌服醋酸生育酚,25mg/只,1 次/d,连用3~5d。
5.2.2 护理措施。对病羊隔离治疗,对不能站立的羔羊进行人工哺乳,补喂稀释奶粉或巴氏消毒牛奶。饲料中添加青绿饲料、胡萝卜、苜蓿等,或者添加亚硒酸钠VE 粉,提高Se 和VE 的摄入量。
5.3 预防措施
5.3.1 定期开展饲草饲料日粮种Se 含量检测评价。如配合日粮种,Se 含量低于0.1ug/g 时,要引起重视,并通过饲料添加剂添加方式补充亚硒酸钠VE。如农牧循环发展,自行种植牧草或秸秆利用时,可通过补充使用硒肥方式,提高饲草饲料中Se 含量。
5.3.2 加强饲养管理。对妊娠母羊和哺乳母羊饲养,要充分考虑饲草饲料多样化与营养需求需要,提高青绿饲料与胡萝卜、优质苜蓿等成分占比,保障营养需要。对于规模化羊场,应悬挂富含亚硒酸钠和多种维生素的舔砖供羊群自由舔食,补充饲料中相关元素供应不足。
5.3.3 预防性补硒。怀孕母羊在产前2~3 个月,每隔30d 皮下或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VE 注射液5 mL/只,能有效提高母羊乳汁中的Se 和VE 含量,达到预防羔羊白肌病的目的。在白肌病发病羊场,可在羔羊出生后3~7d,皮下或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VE注射液1mL/只,根据需要可在1 个月后再用0.1%亚硒酸钠VE注射液注射1 次(1.5mL/只),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提高羔羊存活率。
6 小结与讨论
白肌病是近年来山羊羔羊猝死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农区小型规模养殖户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可防可控,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和宣传,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和有效防控,提高羔羊的存活率,增加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