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11-27李晓彤
李晓彤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成为内部控制机制当中的关键,属于打击腐败倡导廉政的主要方式,开始引起关注。内部控制属于一项全新的内容,特别是突破了原有的管理方面的思路,希望事业单位从原来固有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方式当中突围出来,还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段的摸索和实际操作。这也造成现阶段事业单位在构建和操作财务内部控制当中产生一些弊端。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具体状况给出与之对应的措施,促使财务内部控制可以对于经济活动当中出现的问题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缺少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财务内部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将关注点放在了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方面,产生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不是很显著,无法了解到财务内部控制对单位的有益之处。所以数量众多的事业单位还没有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价值,无法对健全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对于单位发展方面有充分的认知,造成财务内部控制在构建和操作当中只是表面文章。部分单位不管是领导者还是职工都以为财务内控只关系到财务部门,和其他人无关。还有部分单位觉得构建及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是为了应对检查,与此同时还不利于自己单位开展工作,反而使工作变得步骤繁多冗杂。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出现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财务审核方面不够严格和严密,资产清查仅仅凭借工作人员的经验,采集购买的步骤缺乏统一的管理,合同的审查批准没有按照相关标准,总的来说都是由于财务管理机制不够完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一般情况下是依照上级管理机构传达的文件制定的,事业单位本身往往不会主动从具体的管理步骤当中查找不足之处,然后积极制定相关制度加以约束,没有对责任进一步明确、没有对权力责任方面进行更好的配置。
(三)缺少风险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现阶段执行的财务制度通常是为了满足国家法律方面的要求,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的,没有将关注点放在步骤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方面。现代社会进展迅速,组织架构、业务种类、经济内容越来越复杂,风险也在随之而增加。部分大型企业由于舞弊行为最终导致破产。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在财务领域当中显得越发关键。
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构建起财务内控风险评估体系。这种情况证明事业单位没有根据自己的具体业务状况找寻本身关键性风险。为了应对上级内部控制方面的任务,通常情况下都是机械照搬别家的东西。不过具体操作当中每家单位都会有所侧重,财务风险也有区别,不一样的单位应对风险的能力不同,同样的风险不一样的单位也会受到不一样的影响。机械地将别家单位的办法用在本单位可能会造成财务控制无法正常进行,并且相对复杂化,不会产生太好的效果。
(四)缺乏财务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监督
财务内部控制不是简单地进行机制的构建并且加以实施就圆满完成任务。评价和监督属于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机制的关键内容,能够促使内部控制高效运行。单位当中缺少评价和监督体系,就会致使财务内控当中出现弊端,造成内控机制无法正常的发挥作用。部分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却还在施行当中。
部分单位当中的评价和监督体系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产生价值。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内审方面同样存在内部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人员严重不足,仅仅是盲目应对等等,内部控制监督价值无法正常发挥。
(五)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
预算属于事业单位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前提,是对基础方面进行制约的关键方法。所以,预算控制属于财务内部控制当中的重点。不过我国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的制定、操作、评价三个步骤当中都有不足之处,造成预算和实际不符,操作方面比较随意,评价方面不够合理,这些都不利于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与实际脱节
实际工作当中部分事业单位负责人对于预算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预算是对资金进行筹划,这种事情财务部门就可以处理。没有对预算引起足够的关注,没有构建起全部部门共同参与其中的体系,在预算的制定当中没有其他部门的配合,造成预算和具体情况完全不符,无法全方位的精准地体现出单位的详细收支状况。
2.预算执行中任意调节
这些操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造成预算执行部门觉得预算可以不断进行调节,超过预算或者不进行预算都关系不大。针对预算填报的这种不认真态度,促使预算的控制功能大大降低。
3.缺少决算分析和预算评价
预算属于资金开始运转的最初阶段,决算属于资金运转的最后阶段,拥有预算和决算,财务工作才算完整。不过,大部分事业单位觉得预算就是要求财务部门提供运作需要的经费,决算就是为财务部门上交报表。没有将两者融合看待,没有进行预算评价。这造成预算管理没有产生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改进的方案和措施
(一)从上到下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全员参与
1.领导层主动学习
事业单位负责人要积极参与到财务内部控制知识的学习当中,切实感受到财务内部控制在管理当中的重大价值,促使财务内部控制科学高效的展开。
2.全员参与
事业单位要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需要全体职工共同参与其中。财务部门和另外其他部门都需要协调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单位负责人层面带头将财务内部控制贯穿于所有的工作任务当中,分散到所有的部门和工作步骤当中,从而构建起全方位展开的财务内控机制。
3.培训与交流
事业单位要使所有职工能够参与到财务内控培训和互动当中,促使所有职工都具有财务内部控制思想,了解财务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内容,针对实际操作当中出现的弊端进行沟通。单位当中构建起一个融洽的内部控制氛围,让财务内部控制思想贯彻到所有的部门、所有的职工、所有的工作步骤当中。
(二)制定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1.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
合理高效的财务内控管理机制能够促使财务内部控制构建和施行有所依据。事业单位需要针对财务部下发的多个内部控制方面的文件加大力度进行探究。接下来综合本单位具体状况和取得进展的实际情况,构建起一系列对于本单位来说符合实际的财务内控体系。
2.科学高效的组织机构和明确的岗位职责
事业单位需要融合本身特征科学安排职能部门,让所有部门懂得自己的职责和权限,促使所有部门约束彼此、调节彼此。事业单位还需要让所有的部门,所有的工作岗位都知晓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所在,将财务内部控制进一步详细划分,让所有的职工在内部控制当中明确自己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财务内控体系和现阶段财务管理机制关键的不同之处是更重视风险管理,利用对业务步骤进行归纳,找到风险所在,制定对策进行风险防范。以全方位的内控为前提,更重视高风险业务的防控。事业单位要从本单位的具体状况出发,摸索出适合本事业单位的控制策略。
事业单位要知难而上,要积极勇敢地应对财务内部控制,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状况构建起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四)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体系
1.评价体系
事业单位需要构建起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针对财务内部控制加以高效评价,尽快找到内控当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健全财务内控体系,措施财务内部控制不断取得进展。
2.审计监督体系
事业单位还需要针对财务内控构建和施行的具体状况加以审计监督。尽快洞悉内控当中产生的问题并且加以改进。事业单位要对内部审计引起足够的重视。单位负责人层面要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独立进行。
3.结果利用
事业单位要合理运用财务内部控制评价监督产生的结果,既可以洞悉问题然后对财务内部控制进一步完善,又可以将评价结果融入考核当中,把员工开展内部控制的具体状况作为升职、加薪、处罚的凭证,针对出现重大错误的职工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使所有职工都认识到财务内控的重要性。
(五)建立合理高效的预算管理
预算属于财务内控当中的关键内容和关键措施,可以促使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构建起合理高效的预算机制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预算编制
事业单位负责人层面要充分重视预算编制,将预审编制任务进一步分化到所有部门,让所有部门都明白自己在预算编制当中需要担负的责任。与此同时构建起多个部门互动机制,确保预算信息高效传输。
2.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要依照审批步骤,业务部门需要依照预算指标进行申请,并且审批过后才能进行操作。
3.决算分析和预算评价
事业单位需要把预算和决算综合起来进行剖析,进行决算剖析和预算评价,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掌握预算的完成情况。通过分析找出预算编制当中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对下一年的预算编制进行完善。
三、结语
总的来说,财务内控对于事业单位在健康的轨道上取得进展方面意义重大。所以事业单位要对财务内部控制进行改进和健全,促使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从而更有利的使本单位取得进展。财务内部控制属于财务管理当中的控制和监督措施,能够确保事业单位取得进展。事业单位要突破原有的管理形式,站在风险预防控制的视角上,敢于正视本单位具体操作当中的不足之处,积极寻找风险控制方面的对策,并使之和财务管理详细步骤进一步结合,从而促使单位经济活动风险方面得到更好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