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区水资源污染及水资源利用关键要素探究

2020-11-27侯亚军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7期
关键词:干渠用水节水

侯亚军

武山县水务局 甘肃武山 741300

灌区是重要的水利设施,又是特殊的水利管理区域,我国大中型灌区灌溉面积已达3353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新时期,在保障灌区供水安全的同时,做好灌区水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

1 我国灌区建设发展建议

1.1 完善灌区水环境保护法律

就我国而言,国家出台了《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农田水利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水利事业建设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各地方,针对覆盖面巨大的灌区管理法律法规较少,国家仅于1981年出台了《灌区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至今已有近40年未修订,且没有设置专门的水环境治理保护条目,从社会发展变化和灌区管理实践需求来看,应尽早修订《灌区管理暂行办法》,并新增灌区水环境治理保护规定,各地方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灌区相关法律法规,为灌区管理提供法律支撑。

1.2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我国于2012年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了到2030年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的目标。目前,在水资源有限、行政地区用水总量确定、经济社会发展需水刚性增长的现实条件下,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用水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灌区又是农业用水的“主力”,同时,不少灌区已从单一的农业灌溉向生活、生态、工业等供水转变。

1.3 重视灌区水质监测

我国正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进程,一些灌区结合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水资源监控等项目,完善灌区用水计量监控与信息化工程体系;但现有的灌区信息化建设侧重对水利工程和水量的监控,对水质监控极少,而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因此,在灌区信息化建设中应注重对水质的监测,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灌区水利信息的互联、开放、共享[2]。

1.4 加强灌区水生态建设和灌溉遗产保护

近年来,通过工程改造完善了灌区灌排工程体系,提高了输水效率,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水利基础,但一些地方在灌区渠系改造中多采用“3面光”形式的混凝土衬砌结构,对灌区水生态和灌溉工程遗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2 灌区水资源利用的技术措施分析

2.1 去源控污工程

(1)去点源。重点是对生活、生产污水的收集及集中处理工作。按照雨污分流进行规划、整理、提升,逐步封堵直排入干渠的污水管道,按照统一规划设置经处理的排污口,并做好水质检测、监控。

(2)控面源。污染在非供水期较明显:农业面源污染,受降雨径流影响,地表内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排涝沟进入干渠;沿线分散的生活污水进入干渠;沿线附近居民生活垃圾、白色垃圾、病死畜禽、秸杆等通过沟道进入干渠。以上面源污染具有分散于干渠以外面上、集中于干渠线上的特点,当干渠水位较低时,造成水质恶化,垃圾顺水流而下,集聚于跨河建筑物前,污染水体及周围环境。针对面源污染特点,采取以下措施: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设施改造和提升,综合治理“岸上”生态环境;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加强病死畜禽的管理;指导种植户对化肥、农药等使用方法,在田间排涝沟设置退水闸,引导灌溉尾水的再利用。通过以上去点源、控面源的综合治理,加强入渠水质监控,逐步改善水体质量。

2.2 建设节水型灌区生态系统

首先,需要加大对节水灌区内生态植被的培养投入。在生态系统建设中,草木植被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水资源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为使灌区内的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就需对一些生态植被加以利用,借助生态系统自身的力量达成生态保护的目的;

其次,可以对节水灌区内的河道以及沟渠进行有效整治。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区域内河道和沟渠的自身生态性能对于生态工程的建设具有极大影响。为促使生态水利工程得以有效建设,需针对河道与沟渠进行有效整治,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性能;

最后,进行田间生态工程建设。这主要是指对农作物品种进行有效研发,研究出更多节水型作物。同时,也应考虑到市场需求,遵循生态种植的原则,确保在作物种植期间,仅需要少量的水资源供应便能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2.3 全面建设节水型灌区

一是做好宣传工作,树立科学用水观念,增强全民节约用水的意识。二是积极做好高效节水试验区建设,推广节水灌溉,以点带面,为农业节水做好示范作用。三是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通过改革水管体制、加强水权管理、改革农业水价等方式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4 推动灌区现代化

灌区现代化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强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创新灌区服务管理体制,推动灌区建设和运行管理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积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与灌区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进程。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3]。为此,要加强节水型灌区的建设,积极应用各类节水灌溉技术,改善灌区的生态环境,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的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干渠用水节水
浅谈景电干渠梯形土渠改造措施及质量控制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东干渠为例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迎接高风险的用水时代——读《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