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

2020-11-27杨宏

商品与质量 2020年8期
关键词:技术规程园林施工植被

杨宏

青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山东青州 262500

绿化是形象评价的重要依据,大面积及合理的绿化,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近些年来,政府将绿化建设提上了日程,并清晰地意识到了园林施工在生态建设中的价值,格外注重对园林施工的监管[1]。当前化进程中风景园林建设是一大挑战,风景园林建设既要达到生态建设的要求,选取植物时要结合地区特色并为观众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也要运用不同的形式来体现植物的观赏价值,确保工程质量与工期达标[2]。基于此,园林施工应从园林施工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施工环境以及工程质量,制定有效的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方案,以优化技术管理水平和明确技术规程。

1 园林施工所存在的技术管理问题

1.1 植被成活率低下

当前在实际园林绿化工程规划,并不重视园林设计,无论是在绿化植被选择还是在景观设计中,都没有从特点以及气候情况,进行工程设计,以至于园林绿化缺乏特,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且无论是地形还是土质等,都没有纳入到植被选择的考量因素中,园林绿化有时忽视地形与土质,随意进行种植以至于植物不能健康生长。但是植被存活率严重影响园林技术的管理水平。就当前的技术管理情况来看,由于植被存活率低,增加了园林建设的返修任务以及成本投入。例如,为保证园林绿化面积,不得不多次进行植物采购,通过补栽来提高覆盖植物的成活率。其实,在植被引进过程中,就要加大对植物的管理以筛选,既要从环境适应能力评价外地引进植物的成活率,也要对植物的成长阶段进行评估,因为只有在最适应成长的阶段进行种植,才能使得植物成功存活并适应新的环境。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影响植物成长的土壤元素,否则就会破坏植物成长。

1.2 环境保护不到位

环境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在于施工过程中对噪声、资源等控制不到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生活。园林施工不同于其他建设施工,在园林景观的设计阶段,就要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理念,科学运用资源与使用可再生资源,并在优化控制设计规划中保证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将环保理念落实到实处,多运用具有环保功能的植物实现景观塑造;施工阶段则要保持安静,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哟及确保引进的外来植物对本地生态系统不会造成影响。总体来说,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最好是选择没有污染过的土地,尽量选择本地植物,且施工场地在居民区附近的,则要做好风景处理,以美化环境为前提,对施工点进行评价,依据地形打造优美的园林艺术景象[3]。

2 园林施工中的技术规程

技术规程指的是,从总体工程的角度来规划整个园林的建设规范与流程,换言之就是为技术管理制定明确的流程,使得管理人员能依据合理的施工次序,施工任务以及时间地点等,做好园林工程的技术管理。园林工程本身可以划分为土方工程、绿化工程以及园林给排水工程等,不同的工程其施工的先后顺序以及技术标准不一样,而每个工程所包含的施工任务也不一样。例如,土方工程就有挖湖、堆山、基坑(槽)管沟开挖等小项目组成,项目施工对技术衔接的要求较高,必须要有明确的技术规程,才能合理地开展施工。

首先,对于绿化,施工前提就要对场地先进行清理,并对土壤元素以及植物生长环境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筛选植被,尽可能地选取本地植被,才能保证后续施工的正常开展。其次,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面对工地进行处理,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标准,对现场进行是当地改造,依据地形以及绿化设计适当地变通,合理采用挖坑及填补技术。再者,在达到基本施工要求后,就要实现幼苗的栽植,按照绿化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园林供电及照明工程、园路广场工程、水景工程、假山工程园林驳岸工程的施工顺序,绿化工程实施阶段,需要按照工程顺序,对植物进行具体的修剪和维护,才能使得整个工程顺利完成。

3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策略

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应从设计阶段入手,针对图纸对整个工程制定技术规程方案,然后做好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完成园林施工后,则要加强对植被和绿化的后期养护工作,才能保障园林绿化的长久性,确保园林施工能满足绿化的要求。

3.1 落实生态理念与园林设计协调统一理念

现如今在实际园林施工中,由于缺乏整体施工的规划,导致施工环节以及施工技术衔接不到位,且施工技术选择缺乏考量,实际施工中存在大量的问题,提倡绿化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相符。整体施工规划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技术管理不能仅从工程角度进行管理,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基于政府对园林绿化工程认识度的提升,革新传统管理以及施工思想,科学合理地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4]。所以,在设计现阶段,要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细节上选取合适的技术,例如,用滨水缓冲带做法、可渗透铺装做法等巧妙利用现有资源,配合雨水灌溉绿植、禾田以及芦苇等植物,实现蓄水、灌水以及水循环的目的,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充分地循环利用现有资源,彰显出生态环境理念。因此,为加强技术管理,在对图纸进行审核中,就要明确施工的工程量以及先后顺序,基于园林景观对绿化的影响,建立园林施工技术管理评价体系,从工期、质量等角度,对园林工程进行管控。

3.2 做好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

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重点在于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植被管理。针对人员管理,则是因为现下施工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存在职业能力差、职业素养低等问题,制约着园林工程的发展。为此,地方政府以及园林施工方,应加强施工阶段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督促施工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一方面,要出台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对于那些在施工过程中不负责任,不履行职责,随意破坏制度的行为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技术的管控,从施工阶段的衔接顺序到工序,都要制定明确的流程与管理准则,基于绿化的要求,对园林施工技术进行评价与监督。技术的监督,既要针对设备使用的正确性以及设备配置情况,对施工进行安全性评价,明确施工的技术规范是否符合安全建设要求,然后通过制度管理来规范技术及操作行为,进而提升园林工程的质量。也要从现场秩序入手,纪律与秩序,是规范工人施工行为的前提,监管部门应当对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定期考核,将没有专业能力的人排除在施工队伍之外。植被管理,则是从植被栓筛选开始,以提升植被的成活率以及保证园林绿化面积为前提,尽可能地引进当地植被,并做好外来植被的生态系统影响评价,在施工阶段,还要从场地地形设计园林景观,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5]。

3.3 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实际施工中针对园林绿化后期无人养护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市政部门,加强对绿化景观的后续养护,在完成园林施工后,还要及时对植被进行检修与养护。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将园林绿化工作落到实处。为此,相关部门可以成立园林绿化养护小组,让这些小组负责园林绿化的后期维护工作,定时定期的去绿化地开展维护工作,确保绿化植物能够健康的生长。其次,加强园林绿化后期养护工作的管理,对于那些不认真搞养护工作的人员给予处罚,让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切实的发挥作用,保障园林绿化的长久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在于明确技术管理的目标以及技术规程,针对植被、人员以及场地做好整体的项目规划,确保施工期间各项工程能有序衔接,并提高植被的成活率,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保证园林施工的质量。

猜你喜欢

技术规程园林施工植被
广西:审定通过4 项果品深加工技术规程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流苏树嫁接耐寒桂花技术规程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城市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
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