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智能化”加速

2020-11-27肖海彬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人机智能化制造业

肖海彬

山东恒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6

1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1.1 有利于满足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

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国际需求等方面的影响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处于降低的趋势,资源环境约束力较为紧张,以往借助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并不适用,经济增长动力源有待进行转变,必须要通过加强转型升级,将创新驱动力发挥出来,从而将产业竞争优势发挥出来[1]。

1.2 有利于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一些产业结构调整较为落后,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转型尚未实现,资本与技术密集特点尚未发挥出来。高科技产业缺少巩固基础,很难借助传统要素,发展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加强转型升级,可以大大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的完善性和合理性。

2 制造业“智能化”加速的措施

2.1 加强人机联合生产的协调性

未来的制造行业的生产模式体现为人机互动。为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环节中的人们应对机器设备有一定的包容性,编制的系统也应更具人性化,在智能化生产中,只有确保人机合作生产的协调性,降低生产操作的摩擦,才能让制造智能化体现其存在价值。在人机高效合作的研究中,企业需帮助人机合作建立数据依据,以便于系统编制和操作行为的改良,促进人机合作的有效交流。

2.2 智能体系结构管理集成化发展

企业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健全制造智能体系,在生产管理和生产作业中体现集成化。在生产管理中,通过建立企业生产数据库,提高生产信息的流通性和及时性,利用集中化管理模式,加强智能体系的管理;在生产作业中,建立总处理器和节点处理器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产品高效生产。

2.3 向数据驱动型企业迈进

在制造行业日趋集约化、高效化生产的同时,构建有效的综合大数据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开展协同制造,合理布局制造资源和能力,达到企业内部各项有效资源合理利用。打造集成共享的经营管理大数据平台,推进ERP 系统和共享服务的建设与提升,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入挖掘业务价值,提升企业集约化、一体化管控水平,为科学高效战略决策提供支撑。提升生产运营大数据运用能力,增进大数据在物料品质监控、设备异常监控与预测、远程监控提前警报、良率保固分析、成材率改进等方面的应用,更好地实现产品协同创新、品质提升。数据中蕴藏的知识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销售合同本月订单、历史合同订单、产品质量要求进行系统分析,分析产品订货规律,这些大数据结合生产管理系统用于统筹分析,指定全流程最合理的生产计划方案[2]。

2.4 智能化转型提高制造业应对能力

危中有机,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很大程度上为制造业向无人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提供思考,让依托技术革新、装备升级、数字化改造后的先进制造企业增强了发展的信心;也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企业在危机之后,向无人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提供启示与展望,探寻更多的发展机遇。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构建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重塑生产方式方面。基于生产现场数据与生产工艺、运营管理等数据的综合考量,企业能够实现更精准的供应链管理和财务管理,减少物料浪费,减轻仓储压力,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对“人、机、料、法、环、测”各环节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深度分析,企业能够发现导致生产瓶颈与产品缺陷的深层次原因,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引入高度柔性的以数控机床、机器人为主的生产设备,企业可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新型生产方式,推动生产模式由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定制生产进化。

但企业如何突破运营瓶颈,通过建设符合自身情况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营模式将是生存的突破口。以联想集团旗下的合肥生产基地——联宝科技为例,联宝科技在全球PC 市场占有率非常高,据统计全球每售出8 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 台来自这里。短短几年,产品累计出货超过1.2 亿台,年订单数超过60 万,定制化小单比例超过80%,面向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高效供应。

针对这一问题,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机器学习团队打造了使用多交互增强学习优化网络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最优化网络的人工智能排产方案。它可以模拟多变的生产环境,自动寻找最佳排产策略。在制造企业最关注的产品数、订单数、订单交期满足率和产能合理利用率四个指标上,人工智能算法相比人工排产均有明显提升,排产耗时也大幅减少,从原来的每天6 小时缩短到1.5 分钟,生产效率也获得了16%的提升。而且随着数据的积累和模型的训练,智能排产模型的能力还会进一步提高[3]。

2.5 提升B2B 的服务能力

探索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探索构建企业特色的面向定制化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探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资源,积极构建供应链协同平台。通过B2B,持续降低大宗商品物流成本,打造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载体,促进产业链融合,利用数字智能技术把交易、物流、金融、信息、技术等综合服务聚集于服务产业链、服务于企业经营。B2B 的竞争力不但在于线上的网络技术、信息服务和大数据服务,其核心竞争力更在于线下的物流、金融、渠道、技术的强大支撑能力,实现线上线下的闭环联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3 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加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推行智能化,为传统制造业谋求全新的发展道路,赋予传统制造业高度的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人机智能化制造业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水下无人机:解锁钓鱼新姿势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未来深空探测中的人机联合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