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的路径
2020-11-27刘鑫
刘 鑫
(黑龙江省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哈尔滨北养护分公司,哈尔滨 150001)
引 言
作为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二者缺一不可。国有企业多年来一直研究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高度融合的办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新时代下的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谋求大发展,企业选择盲目融合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未能取得优秀的成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企业发展,致使党建工作的开展也受到阻碍。企业需要探索高效的融合方法,深化国有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营成果,通过不同渠道灵活融合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创建国有企业的发展新格局。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融合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党建经济思想缺乏统一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国有企业虽然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但是一部分国有企业的“统揽全局”意识较差,没有重视先进的党建工作思想普及,只局限于特定的党政机关事务与经济工作,以致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思想缺乏统一,无法有效发挥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带头作用。
部分国有企业在经济工作中未能秉持先进的指导思想,导致生产经营效率停滞不前。由于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凸显出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与问题,同时,党建思想在其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甚微,没有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影响其自身发展和反哺社会。
(二)资源配置意见出现分歧
现行经济制度包括自由放任式、中央集权式、混合式等,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有显著的优势,能够使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上市公司等在其中快速发展。而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发展,历经了经营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的跨度,其在资源配置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与丰富的经验。而部分国有企业中的党建部门与经济部门在资源配置方面有不同的看法,使得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意见时常出现分歧,党建部门与经济部门各执己见,此举非但不利于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而且会导致党建经济思想统一的矛盾愈发明显。
(三)监管盲区导致责任推诿
部分国有企业在配合政府开展监管工作时,时常会发现企业内部监管的“盲区”,由于党建部门与经济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交汇频繁,也存在二者同未涉及的工作领域,导致监管盲区出现,为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
党建部门与经济部门的工作人员各自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和责权划分,而监管盲区的出现则使部分工作人员在遇到监管问题时,互相推诿责任,致使监管工作问题无源头可循,不仅延缓国有企业监管工作的开展,也影响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
(四)党建队伍素质提升缓慢
党建队伍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思想推广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在人员任命、工作调度、政工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多的工作疏忽,导致疏忽出现的根本原因则是党建队伍的素质提升缓慢。部分党建队伍中的工作人员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优于实践能力,使国有企业的党政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选贤举能的综合考量有失信度、党建队伍的工作总结杂乱无章等等。国有企业党建部门的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党建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前进的步伐,而部分优秀人员的工作得不到肯定也使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党建队伍素质提升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融合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确立融合指导思想
托尔斯泰直言:文明的建立不是机器而是思想。可见思想的指引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确立融合指导思想则意味着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思想统一。
确立融合指导思想是国有企业的重要举措,其根本是为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党员干部的带头冲锋热情,为国有企业的经济工作提供明确指导思想。结合国有企业经济工作的独有特点,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思想的完善统一,能够促进国有企业中经济工作效率提升,而以铁路、自来水、天然气、机场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需要争当先锋,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党政建设指导作用,构建党建工作体系,以融合的思想来指导经济工作。在党组织设置方面与经济工作相融合,将党政建设优势与企业特点相结合,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指导工作,确立融合指导思想,发挥党组织的指引作用。
(二)合理配置各项资源
国有企业需要在经济工作中实现决策的融合,合理的配置各项资源,确保资源配置决策工作无纰漏出现。
国有企业要顺应时代潮流,高举融合指导思想旗帜,将党建工作与经济管理有机统一,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章程,上升认识,明确党组织在经济活动管理中的地位,积极构建党组织参与经济决策的合理途径,确保党组织能够合理参与资源配置决策部署,发挥党组织在资源配置决策中的“管大局”作用。将行政机构与党建机构合并,联动决策,以工作岗位联动的形式,避免资源配置决策中出现分歧。相关党政管理人员还需要听取一线生产管理部门的资源配置意见,综合考量后,提出中肯切有效的决策方案,实行“先知、先议”的资源配置政策,合理配置国有企业的各项资源,保证经济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监管主要是政府监管和自我监管,合理有效的监管措施能够保证企业不失活力,严防腐败现象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推动国有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进步。
通过强化考核管理,调动党员与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参与监督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各类人员的监管参与意识,为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国有企业需要主动出击,融合党建部门与经济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党组人员充分了解相关经济业务,确保经济管理人员深化党建意识。在监督管理工作方面,二者齐心协力,督促监督管理部门根除管理盲区,修缮监管缺陷。可以开展积分制监督管理考核标准,在监管工作考核中融入不同业务培训与竞赛,在不同科室之间鼓励党员发挥先锋作用,深化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融合监管思想。
(四)增强党建队伍力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有企业应当重视党建队伍素质的提升,积极对党建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深化其思想创新意识,积极学习先进思想,在企业范围内展开普及工作,发挥党组织的优秀指引作用,改善企业的精神面貌。
落实融合人才培养观念,深度融合党建部门与经济部门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良性竞争环境,鼓励两部门之间人才合理竞争,提升国有企业工作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要做好招聘工作,改进党政部门的人才招聘机制,贯彻落实公开、公正的选拔原则,选贤举能,保证人才来之能任,扩大国有企业党建队伍。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体系,提高党建队伍的整体使命感与责任感,为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新动力,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结 语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融合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党建经济思想缺乏统一、资源配置意见出现分歧、监管盲区导致责任推诿、党建队伍素质提升缓慢等等,众多的问题为国有企业的日常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要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通过运用确立融合指导思想、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增强党建队伍力量等有效的方法,加快党建、经济工作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