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企业内部审计 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2020-11-26罗飞虎
罗飞虎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非常重要,得到诸多管理者与领导者的重视,创建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是现阶段业务管理的关键性需求。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其中的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客观性,有利于维持高效运转,及时发现企业在市场环境下面临的风险,提升运作效率与经济效益。所以,为了强化内部审计,要从风险管理入手,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定期组织内部经济监督,而其中比较常见的形式便是内部审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与企业制度开展独立审计,审计对象包括企业中各个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经济活动与工作落实进度等[1]。进行内部审计有利于及时发现财务、会计环节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完善管理制度与机制,改善内部审计模式,发现潜在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总结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发现内部审计制度有待完善这一问题比较普遍。一方面,审计制度内容长期未更新,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审计问题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是一旦有问题发生,却无法按照制度要求及时将其解决,从而使内部审计制度丧失了指导作用[2]。另一方面,审计制度落实不到位,更多情况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只是凭借积累的经验,实际上相关风险与问题并没有按照制度要求处理,使内部审计制度的执行流于表面,影响企业的风险管理。
(二)内部审计质控力度不足
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取决于内部审计工作,而保证内审质量的有效方法,便是加强质量管控。当前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期间,并没有非常关注内审质控工作,质量管控力度不足,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效果受到直接影响。
(三)内部审计方法单一
内部审计方法是各项审计工作得以有序落实的条件,根据内审要求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可以提升审计的有效性。企业选择的内审方法呈现出单一性的特点,一般采用传统的核对法、审阅法等,整体来说缺乏创新。信息化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内部审计方法不及时创新,会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脱节。
(四)内部审计人员与工作要求适应性低
内审人员负责企业中的该项工作,必须保证个人的专业水平。但实际上,个别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内审要求不符,实际内审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实际存在的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可能影响到今后企业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议
(一)优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优化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与风险管理能力。建议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情况,对内部审计制度加以完善。
第一,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内容。工作人员根据规章制度开展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审制度,指导内审工作的进行,也可以梳理内部审计工作思路。第二,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要搭配后续机制运行,提升审计内容的清晰性,引用精细化理念,使细化处理之后的内审内容体现在审计人员的工作中,帮助落实内部审计责任,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提升内审人员工作的精准性[3]。与此同时,根据后续机制要求,所有内部审计人员均要根据详细规程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第三,针对不同的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制度。项目设计和企业考核紧密联系,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结果的权威性与严密性。第四,实时调整内部审计制度内容。受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发展的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必然会发生变化,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内部审计制度的内容,以提升内部审计的适应性。由于内部审计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组织内审工作时,所有工作人员要清晰地把握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将其解决,从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二)加强内部审计质控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企业中的审计部门需要制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策,从而认可审计结果。因此,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质控,建议开展动态审计,并且使其渗透到各个工作流程中。第一,内部审计人员要树立自我管理理念,根据内审制度完成负责的工作与任务,期间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第二,通过内部审计质量管控对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如果内部审计环节遇到突发性问题,审计部门的管理者必须马上采取可行举措,帮助工作人员解决问题。因为内部审计不会直接参与企业运作,所以这难免会给内部审计质量带来阻碍[4]。内部审计工作要立足于客观角度,分析现状与问题,考虑到审计部门在各项工作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较少,因此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风险因素,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上报,全方面排查风险,帮助企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第三,组织风险审计在内部审计中,要有风险分析体系作为保障,全方位排查各个工作流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所有审计人员树立风险防范观念,可以提前做好风险应对的准备工作,规避风险对企业运转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三)科学选择内部审计方法
提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要深入落实创新理念,作为审计人员,参与工作时要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并且掌握切实可行的内部审计方法,尤其是风险预测方法的创新,需要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前提组织审计工作,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采集有利用价值的信息,保证内部审计结果的精准性,提升审计效率。在大数据时代,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进行远程审计,一方面,可以拓宽企业内部审计的途径;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为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从内部审计工作着手加强监督,也是内部审计的有效方法之一。建议通过群众监督开展企业内审,发挥基层群众舆论作用,保证内部审计结果。如今,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且将其作为企业中的增值性业务,探索差异性服务范围。在这一环境下,内部审计涉及的风险审计也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由此可见,企业要想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需要科学选择内部审计方法,实现内部审计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
企业所有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与职业素养,是决定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总结发现,影响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原因比较多,例如社会环境。处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社会成员更多地会将内部审计纳入企业管理者的工作范畴,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与自己无关,所以整体呈现出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度不足这一现象,在挑选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时,也并不注重专业水平的审核,后期内部审计工作与风险管理效果不理想。鉴于此,必须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一方面,选择内部审计人员时,要重点关注其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结合企业当前运行现状与内部审计要求,考察审计人员的洞察能力与风险防范能力。增设岗前培训环节,并且要定期组织企业中的审计人员参与培训,更新其审计工作观念,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若发现潜在风险,应该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进行风险分析。由于企业中的风险具有客观性,若内部审计无法清晰了解当前存在的风险,便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企业风险与审计风险大致相同,所以这两项工作可以同步进行,以达到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目的,还可以增强抗变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最后,企业要创建专业水平高的内部审计团队,团队成员之间协调配合,使审计工作获得理想的效果。内部审计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要根据审计结果制定后续战略发展策略,立足于长期发展视角,使内部审计规范化,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四、结语
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是经济监督的必然选择,通过内部审计结果,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解决管理问题,进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针对内部审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创新,无论是审计制度还是方法,都必须结合实际要求完善,采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提升企业内审的有效性、规范性,这是企业开展管理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