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如何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2020-11-26马俊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人员生产

马俊

昌吉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 新疆昌吉 831100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企业中如果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管理人员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发生危险。特种设备又是一些企业日常生产必备的设备,虽然国家制定了一些行业标准、特种设备使用规范,但是使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为了员工的安全、企业的发展,加强安全意识、规范合理使用特种设备十分重要,所以企业如何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特种设备操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虽然企业应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但部分企业在工作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使用和维修脱节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频繁、连续使用特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只注意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不在意设备的使用情况。对于设备没有科学的使用,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可能会为特种设备配备专门的维修人员,定期的检测和维修设备,但是维修人员只管设备的维修,不能和设备的使用相结合,等设备发生问题时才维修,或者哪里有问题修哪里,不能整体的看待问题,这样可能会造成设备需要经常维修的结果,严重的可能会耽误生产周期,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

1.2 生产操作不规范

一些企业由于管理、作业环境等因素,生产操作人员不按有关规定安全作业,喜欢按照自己的习惯操作特种设备,对危险没有足够的意识,安逸、放松警惕。比如站在起重机下,没有离开危险区,一旦机器设备发生断裂、倒塌等情况就不能及时的撤离,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还有一些操作人员为了省事、省时间,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步骤,投机取巧,轻则会造成机器设备的故障、毁坏,重则会威胁到生命的安全。

1.3 技术水平不够

一些特种设备的使用需要有资格证的人员或者有丰富操作经验的人员,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效益,并不十分重视这一点,可能会出现无证或者新入职员工独立操作特种设备的现象。由于操作经验少、处理突发问题能力不足,就会造成一些危险的发生。

1.4 管理上的漏洞

一些企业由于不重视、省事、节省开支等原因,并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和管理特种设备的状况档案,不做维修等记录,不能总结有效的操作使用和维修方法,也不能改进安全生产工艺流程。而且平时并没有做有效的事故演习,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也应付了事,没有良好的事故处理方案,这些都会造成企业安全生产的隐患,造成企业的损失[2]。

2 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2.1 重视学习相关法律规范条例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应组织生产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学习国家和行业相关特种设备管理和使用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文件的要求,结合本企业对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比如定期组织学习、抽查检验学习成果等,提高管理和操作相关人员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知识储备,从管理部门到实际操作员工都要做到安全生产铭记于心,分工责任明确,相互帮助学习,有效的避免涉及安全的事故发生。

2.2 制定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体系

一套科学完善的特种设备档案能使企业完全掌握特种设备的状态,做到胸有成竹,对以后的操作运行、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特种设备的档案中应详细记载设备的名称、规格、使用方法等设备的基本情况,相关的验收资料、合格证书等也应齐备。建立特种设备运行维护档案,详细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时间、维修保养时间等时间节点,并对运行和维修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注意事项等经验逐一整理分析,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实用性方法记录在案。可以为特种设备档案编制专门的档案编号,科目等完善、一目了然,方便添加和查阅,所有档案应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整理和保管[3]。

2.3 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的检测

加强对使用状态下特种设备的检测,及时监管设备运行参数,各项指标情况,对反馈回来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科学的论证分析,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定期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硬件条件、各个组成部件折旧等情况进行检查,提早更新置换不适合继续使用的零部件,排除风险隐患,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工作完成后要撰写提交正式书面检查报告,详细整理记录检测人员、检测时间、检测内容、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意见等等内容,并逐级上报反馈。企业也应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监察巡视工作。

2.4 加强相关人员技术水平

特种设备的操作需要相应人员的技术水平支持,技术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重视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内部员工的培养,尤其是特种设备一线相关技术人才。企业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追求进步。鼓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流程的创新和对特种设备功能、缺点的改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全员参与提议,有的时候一个小的创意或者建设性意见就有可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应组织安排人员考取国家认可的相关证件,定期编辑整理行业相关特种设备操作经验和安全生产先进方式,企业内部交流分享,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4]。

3 结语

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注重安全工作的开展。尤其是特种设备的运行,一旦出现事故,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果不堪设想。有效的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和重视,也需要相关操作人员的配合,只有企业上下各行其责,共同努力,牢记安全生产的使命和目标,才能保证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人员生产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西部特种设备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