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
2020-11-26杨文明
杨文明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云南省临沧市 677000)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对各行各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行业也在信息化背景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教育信息化也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与深化,迎来全面变革的教育信息化2.0 时代正悄然到来,并对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从各个方面做好智慧校园建设工作。
1 教育信息化2.0与高校智慧校园概述
1.1 教育信息化2.0
教育信息化指信息时代教育更加重视信息素养方面的培养,同时关注信息技术手段等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教育信息化旨在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促进教育现代化。总体来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起步、应用、融合与创新等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并非相互独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递进关系。在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完成“起步”、“应用”两大阶段的情况下,“融合”与“创新”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与趋势,这意味着教育信息化2.0 时代已然悄然到来。而2.018年4月1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正是标志着教育信息化2.0 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纵观教育信息化1.0的探索与发展,不难发现取得了重大突破与重要成就,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已然成为常态,同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逐步深化,对应的基础建设逐步铺开,同时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相关教育体系逐渐成熟,为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进入教育信息化2.0 时代,教育资源观、技术素养观、教育技术观、发展动力观、教育治理水平、思维类型观等都将得到全面转变,这是“融合”与“创新”的重要体现。对教育信息化2.0 发展而言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互联网+智慧校园的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全方面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实现由教育信息化1.0 时代的数字校园以及智慧校园到2.0 时代的互联网+智慧校园的快速转型。这意味着基于慕课、微课等的移动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远程学习模式等将成为校园教学的重要方式,基于网络环境的师生交互、学生共创更为频繁和自由,云平台将成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数据记录、处理和应用平台,为教育活动提供全方位地的效支持。从更为具体的层面看,教育信息化2.0意味着教学活动智慧化、资源配置均衡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生态体系新型化、人才培养创新化,从各个方面支持教育创新和优化。
1.2 高校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指以物联网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校园工作、学习及生活的融合为关键,从硬件与软件层面而构成的智慧化校园体系。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期阶段,智慧校园的蓝图便得到了有效勾勒,而2018年6月7日的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发布,更是意味着智慧校园建设依然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包括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性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与生活服务模式的构建,对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的建设,对基础设施的全面铺展,对智慧型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充分利用,对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打造等,相应的难度较大。而高校作为教育资源丰富、师资队伍水平高、教学与科研结合度高、发展目标定位更契合智慧校园建设的教育模式,其较中小学等更加适合发展智慧校园,实际上高校智慧校园也往往是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发展的重要借鉴对象乃至模板。在教育信息化2.0 时代,“互联网+智慧校园”已然成为常态,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也进入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智慧化的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为重要基础,强调对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全方位充分应用,关注云计算一体化平台建设与运用,重视对高速移动通信网络的有效开发的重要阶段。
2 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机遇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信息化,其是推动传统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关键,也是探索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的主要推力。而在教育信息化2.0 时代,高校正面临着信息化的系统性变革,即基于信息化的教育生态变革,这是从宏观角度对教育变革、发展的整体理解与把握,也是促进教育在新媒体、新技术发展浪潮下得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基础。教育信息化2.0 作为由政府牵头所提出的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其对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指引,让智慧高校的建设能够更加关注未来社会对教育和校园所提出的新要求,同时重点从层次可选的课程体系、精致的管理体系、紧密顺畅的社会联结、精准服务的学习资源、无边界支持且强调个性化发展的学习环境、感知适配的学习空间、个性化灵活可变的学习方式等方面,构建起与教育信息化2.0 高度契合的全新教育体系。
2.2 挑战
(1)理论研究泛化。理论支撑是智慧校园得以有效建立的重要基础。但是进入教育信息化2.0 时代,高校智慧校园相关理论的研究却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泛化现象,导致对应的研究成果缺乏足够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利于新时代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创新和发展。首先,研究热点泛化严重。智慧校园的关键在于“智慧”,而各项新型技术则是支撑智慧校园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虽然强调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但是对应的各项技术应用却并不统一,往往是某一项新技术成为热点,便会被纳入智慧校园的理论研究框架,存在轮换频繁的现象,导致相应的研究缺乏稳定的基础支撑,难以取得具有实践意义的重大突破,也会导致智慧校园建设陷入怪圈。其次,研究深度不足。“智慧校园”本身是极为复杂的,这里的“智慧”涉及到多层次的丰富内涵,但是部分研究却将其简单等同于“分析”,即基于数据对校园建设、运行、发展等进行分析,从而挖掘数据价值,指导校园建设。这不仅停留于浅层次的分析层面,同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足够的实践价值。最后,研究要点的泛化。智慧校园可供研究的要点十分多,在展开相关研究时存在明显的泛化现象,导致对部分要点的灌注不足,如“生态”、“人本”等,不利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及发展。
(2)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及升级困难。部分高校没有准确理解和把握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之间的差异,存在较为严重的混淆情况,甚至存在简单认为只需要在原有数字校园基础上引入新技术、应用新装备,便能转型升级成智慧校园的情况。在这种有偏差、错误的思想认知指导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面临着巨大阻碍。
(3)整体建设不到位。部分高校对智慧校园的认知较为片面,缺乏良好的整体观念,很容易出现仅仅在某一方面实现了智慧化便认为构建起了智慧校园的情况。这种满足于单一维度或者部分维度的智慧化建设模式,无法满足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及发展需求。
(4)数据价值挖掘与应用不够。数据是智慧校园的重要基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都是为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应用而服务,并进一步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不过目前高校智慧校园对数据的应用还停留在基础阶段,强调数据分析,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应用有所不足,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不能真正基于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的智慧化发展。
3 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策略
3.1 明确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发展目标与规范
要想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必须对相应的目标及规范有全面、准确、深度的认知把握,才能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实处,真正构建起符合时代、社会及教育发展需求的优质校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应当以落实智慧人才培养作为基本任务,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同时需要根据时代建设发展需要在立德树人、促进高考制度改革等方面树立对应的建设目标,利用智慧校园的优势促进高校教育的创新和完善,深化高校教育和社会人才需要的紧密联系,让教育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可靠动力。其次应当明确智慧校园建设原则。在教育信息化2.0 时代,智慧校园建设要求和标准更高,需要系统化、科学化的原则作为基本依据,指导统筹规划、特色发展等工作的有效落实,进而构建起具有可实践意义的蓝图,指导智慧校园的全方位高效建设。然后需要遵循资源服务具体的基本原则,在重视信息化、智慧化资源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对资源的应用与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作用,让资源成为推动智慧化校园建设的可靠依据与重要动力。
3.2 加强大数据库与数据处理专业团队建设
大数据技术是教育信息化2.0 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基础,其既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重要延伸,更是云计算技术等的必要支撑,可以说在整个智慧校园的技术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与此同时,数据也是反映、指导、规范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依据,更是凸显智慧化的关键,充分挖掘与发挥数据价值是保障智慧校园建设进程得以不断推进的要点所在。因次,加强大数据库与数据处理专业团队建设十分有必要。首先,构建并运行大数据库。高校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与升级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只有在大量的数据库信息支撑下才能真正构建起凸显人工智能的智能系统,充分发挥数据在校园管理各方面的优势与作用,形成拟人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新校园。做好物联网技术基础,加快基础设备采购与铺陈进度,对校园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系统化整合,全方位落实数据的采集、传输与存储工作,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挖掘,补充数据库的同时利用数据信息反映智慧校园建设情况,为相应的决策等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构建起更加可靠的智慧化体系。其次则要加强数据处理专业团队建设。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专业团队的要求极高,仅靠数字校园时代的校园信息化队伍难以完全胜任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求,必须全方位落实相应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好数据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专业团队,落实相应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工作,提高数据分析专业团队的信息素养、数据素养,进而在高水平的团队支持下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发挥数据在资源、教学、行政、安全、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支撑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
3.3 优化和完善智慧校园基础平台
在数据分析、挖掘与应用基础上,还有必要对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加以优化与完善,基于一体化平台实现对整个校园的智慧化管理。在构建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前应当准确把握基于教育信息化2.0 背景的全新思路,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和促进平台建设与运行。大平台、微服务、轻应用是智慧校园基础平台的云计算架构基本特征,以一体化、系统化的大平台为基础,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凸显人性化并提高服务水平,以更简洁、易理解、易维护的方式强调个性化应用,同时凸显业务流程驱动服务与管理的有效分离,促进一站式服务中心与数据中心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构建起更加符合教育信息化2.0发展需求的智慧校园基础平台。落实到具体实践层面,应当将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划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与应用服务层三部分。其中基础设施层主要是由标准云资源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环境以及基础软件等组成;平台服务层主要由一站式服务中心、数据中心以及认证中心所组成;应用服务层则主要由各类用户、融合时信息门户、各类校园服务或管理应用等所组成。
3.4 强调融合创新教学的探索
对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而言,教学始终是关键所在,其既是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保障人才培养的核心措施。只有围绕教学大做文章,才能真正确保智慧校园的有效建设,即智慧校园的运行与发展应当为教学而服务。在教育信息化2.0 时代,不仅是信息化进入了全新阶段,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和机遇。教育化2.0 背景下融合创新教学是高校教学发展的重点,其体现的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主要表现为各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实际上早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前期阶段,教学方式就已经在信息化支持下而得到了有效创新,出现了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等全新方式。而教育信息化2.0 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创新,强调对创生翻转课堂、生成性教学、可视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相应的智慧校园建设需要为此而服务。以一体化教育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为基础,强调技术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的全方位融合,促进新兴信息技术和学科内容的深度融合与常态应用,将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作为新的教学手段,让智慧校园成为教学创新的重要温床。在此过程中有必要突出区域特色。一方面,智慧校园本身就应当是各具特色的;其二,教学需要做到因地制宜,也需要具有独特特色。将智慧校园建设和教育教学创新进行紧密结合,结合区域特点与各校办学特点,不断优化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模式,重视模板与标准创新,同时突出教育教学模式的亮点化、特色化打造,构建与智慧校园发展高度契合的教育体系,最大程度发挥智慧校园在推动教学创新与优化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3.5 构建与落实保障机制
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不仅仅需要强调创新与落实,更需要完善的保障机制作为坚固后盾,否则智慧校园在各方面的创新应用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难以保障实际效果,不利于智慧校园的可持续、可长久发展。针对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发展需要,就各方面保障机制进行合理构建,进而保障智慧校园能够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文化等各个方面有效发挥作用。常见的保障机制包括领导与决策机制、服务机制、创新鼓励机制、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就业指导机制等,需要结合教育信息化2.0 需求以及智慧校园优势进行合理构建与完善。
4 结束语
综上可知,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进入新阶段,需要快速而有效地推动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同时从各方面采取强有力措施支持智慧校园可持续性建设。只有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强调对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的充分运用,重视基于技术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的全方位创新,才能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可靠支持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