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分析

2020-11-26张行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8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籽粒小麦

张行

邹城市良种繁育中心 山东济宁 273518

规范出完整的高产小麦种植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农民们在小麦的种植中选取合适的小麦品种、使用正确的栽培技术,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小麦产量的提高。

1 小麦生物学特性

小麦的生育期长短因纬度、海拔、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播种早晚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冬小麦(秋季播种)生育期多为230d左右,春小麦(春季播种)生育期多为100~120d。小麦品种有很严格的地域性,如果南方引用北方品种,因南方温度高,日照时间短,而表现春化和光照发育迟缓,常表现迟熟;南方品种北移,由于北方温度低,日照时间长,一般表现发育早,冻害严重。因此,必须从纬度、海拔和气候条件比较接近的地区去引种。小麦全生育期包括出苗、分蘖、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期。在栽培管理上应该根据品种的阶段发育特性,综合考虑品种布局,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密度,以避免冻害,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2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

2.1 从品种选择方面有效提高小麦品质

在小麦品质选择的过程中,优良的小麦品质可以有效的提升小麦的整体品质,选取优良品种种植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种植环节出现风险。因此,在选择小麦品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通常会选择多代杂交型的优良小麦品种,提升小麦生长过程中的抗虫性能和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2.2 从播种质量方面有效提高小麦品质

播种过程中需要重视提升小麦品质。这个过程中的播种情况直接关系到小麦未来生长情况。需要谨慎选择小麦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以及小麦播种深度等因素。在选择播种时间的时候,主要依据小麦品种是否适合该地区的气温条件,从而提升小麦种子的成活率。在播种密度和深度方面,要尽可能的选择播种量在300万粒/公顷以下,其播种深度通常为3cm-4cm[1]。

2.3 从施肥情况方面有效提高小麦品质

在施肥过程中要依据小麦的具体生长状况和生长时期来明确具体的施肥方案。确保土壤内部各种成分的平衡性。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需要及时做好各种元素的补充,从而提升小麦生长速度。

2.4 从田间管理方面有效提高小麦品质

田间管理要运用大量的人力资源,要做好土地平整、田间灌溉、轮作播种、化学调控等。在小麦种植的不同时期,依据具体的生长情况,给予适当的田间管理,提升小麦品质。

2.5 从收割方面有效提高小麦品质

小麦成熟后需要做好收割工作。小麦不同生长时期含有的蛋白质各不相同,在腊熟时期需要做好小麦收割。确保小麦蛋白质含量提升,同时保证小麦品质。这个时期,小麦植株茎秆多为黄色,叶片落黄,茎秆有弹性,颜色接近于品种固有的光泽。

3 小麦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小麦品种的选择需要结合栽培区域气候特征、市场需求、栽培条件、土壤肥力等多种因素予以综合考量,且对不同品种小麦的抵抗能力实行检测,尽可能选用抗旱、抗寒、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完成栽培。

3.2 科学播种

在播种之前,要对精心挑选好的小麦种子进行播前处理,种子处理可以对病虫害进行提前预防,主要包括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就是先利用粘着剂或者成膜剂等针对性杀菌剂,迅速固化并包裹在种子外围,可以在种子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缓慢释放,持续发挥抵抗病虫害的功效;药剂拌种对小麦病虫害的预防也有很好的效果,宜选用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加上吡虫啉粉进行拌种,也可以选用混合型专用拌种剂进行拌种。在播种的时候要注意温度的变化,18℃左右适宜冬性小麦种子播种;半冬性的小麦种子最适宜的播种温度约为15℃。播种的行距保持在25cm左右,播幅约为3cm,宽幅播种可保证籽粒分散较为均匀,对植株的根系生长较为有利,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小麦的抗寒性和抗逆性[2]。

播种之后还需要进行镇压工作,这是提高小麦出苗质量和抗旱能力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在土质比较疏松的秸秆还田地块,土壤中水分流失过快,极易造成干旱;此时若不及早进行小麦镇压,有些小麦的根系就会悬在土壤当中,无法深入,在冬季就容易遭到冻害。因此,及时在播种后进行镇压,能够保护小麦根系的正常生长,可以提高小麦的防寒抗旱能力。

3.3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小麦播种后,有必要及时检查田野外观,在苗量严重短缺的地区应重新种植相同种类的小麦,同时,苗期必须得到充分管理。进入冬季之前,如田间苗量变黄,则是由于土壤肥力不足导致的,因此必须提高土壤肥力,以便小麦可以正常地过冬,并结合冬季灌溉进行一次施肥。小麦进入拔节期后须做好田间管理,及时进行水分补充,并做好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田间施肥操作,以确保小麦高产稳定。此外,必须在小麦生长中后期返青前严格控制小麦高度,应使用化学改性剂来控制小麦长度。

3.4 科学选择收获收割时间

选择小麦收获时间是小麦种植和栽培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极大地影响着小麦的质量、产量和效益。作为商品谷物,收获的所有小麦植物均为黄色,籽粒性状和颜色接近籽粒内部颜色,呈蜡状,水分含量为20%-30%,最大量为上千籽粒的小麦籽粒品质最好,因而保证小麦高产。必须在成熟期开始时收获储备田或繁育场中的小麦,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3]。

4 结语

我国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每年对粮食的消耗量都是位居世界前列。而小麦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每年对小麦的需求量极其庞大,其产量的高低也会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优质栽培是当前小麦种植工作的发展方向,需要结合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才能实现高效高产。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籽粒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无花果田间管理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