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规划
——以余姚市梁弄镇为例
2020-11-26李楠
李楠
浙江省余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浙江余姚 315400
“美丽乡村”一词正式出现在政府文件中为2010年浙江省政府颁发的《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美丽乡村”的内涵包括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并涵盖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贯彻落实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已经成我们需要进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余姚市梁弄镇的美丽乡村规划入手,针对梁弄镇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进而对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1]。
1 梁弄镇美丽乡村规划实例
余姚市梁弄镇坐落于四明湖畔。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被称为“浙东小延安”。近年来梁弄镇依托“红色引领,绿色经济”特色优势定位,旨在用当地特有的地理条件及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着力推动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自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把梁弄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实现小康样板镇”的要求以来,梁弄镇为打造美丽乡村做了不少工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1 产业不活,收入待增
人口外流,老龄化严重。梁弄镇作为一个革命老区,人口逐年下降,2012-2017年人口平稳下降,速度为0.5%年,年轻人相继外出工作,且大部分走出大山后不再回镇里居住生活。60岁以上老人比例约为30%,人口老龄化明显且有加速趋势,各自然村空心化较为普遍,留守老人居多。产业导向不明晰。各村村庄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发展趋势平稳,第三产业有一定发展,但由于体制机制等问题带动村内就业少,对提升村民收入影响有限,经济指标上反映收入主要依赖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但工业分布分散,且有一定环境影响,与四明湖水库上游作为水源地保护政策相矛盾,主导产业不明晰。
1.2 .生态良好,宜居欠账
梁弄镇山环水绕,四明湖水库、田园风光的村落环境以及覆盖整个地区的樱桃采摘、杨梅采摘等农家乐已经成为余姚重要的生态游基地。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银行旧址、新浙东报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将梁弄打造成红色旅游基地。但是和不少革命老区一样,梁弄镇同样存在着基础设施差,村庄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公共绿地及停车位缺乏,一到采摘季道路拥堵,公共厕所少随意等问题,供村民和游客使用的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2]。
1.3 风格参差,品质欠佳
梁弄镇上大部分房屋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意识,不同房屋之间因建造年份不同,建造人的喜好不同,形成参差不齐的各种风格。特别是在城镇化的冲击下,使得乡村建设盲目吸收城市建筑文化符号,部分房屋欧化,部分房屋传统化,建筑风貌杂乱,对梁弄横坎头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村”的定位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改造提升。
2 梁弄镇美丽乡村规划策略
2.1 生态建乡——打通两山转化的创富通道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城镇化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引入生态建乡思维是中国乡村规划建设的试金石。一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因地制宜,对横坎头村进行生态控制线划定。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区:166.73公顷(占规划范围22.0%),水源保护区:65.68公顷(占规划范围8.7%),基本农田保护区:194.91公顷(占规划范围21.8%),可建设区:47.61公顷(占规划范围6.3%),农林发展区:311.64公顷(占规划范围41.2%)。二是实施生态修复与林相改造。对核心区周边尚存四处山体开挖点,要求做到边坡覆绿。在建筑、道路等各项建设中应采取依山就势的建设方式,禁止推平山体,严格控制挖填方量。对规划区内林相单一面积过大的竹林,建议通过有计划砍伐、补种茶叶、果树等方式,进行林相更新。同时选择坡度25度以下,相对高程100以下的竹林确定为经济示范林,采用竹林套种食用菌、金蝉花等经济作物方式进行耕作。保守按每亩每年获益1000元计,仅此一项可增加人均收入约700元。三是以红色旅游为立足点带动好绿色农家乐经济。挖掘横坎头村红色资源,探索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接待服务+主题文化一条龙,辐射带动周边农旅产业融合和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成区域化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经测算,到2030年横坎头村的游客规模将达到200万人次,以门票、餐饮、住宿等消费为计,横坎头村每年带来纯收入7280万元,可提高农民人均收入2.9万元。
2.2 村镇融合——全面提升村庄配套设施
组织镇村融合的大区域交通组织。打造镇村交通环线,使得拥堵的生态园与梁弄红色资源景区之间的交通进行有机串接。开设横坎头党委旧址、家书馆与梁弄镇的纪念碑、开元酒店、党校、司令部旧址和正蒙学堂的旅游路线,更好地调配横坎头与梁弄镇之间的联系,使之在教育培训、景点参观等功能上形成镇村融合。
打造村镇宜居工程。(1)实施区域联动供水计划和整村污水纳管与区域排污工程,采取点线面结合循序推进方式,增设水厂一家,改善村镇水环境,提高村民用水质量。(2)实施厕所革命,增加垃圾收集点,在满足生态环保、节能适用、卫生方便等要求的基础上,规划新增公厕和垃圾收集点。公厕选型简单且富有乡土的元素,设于相对隐蔽处,要求定时定人保持清洁。垃圾收集桶要以现在垃圾分类为标准,设置四类垃圾回收。(3)在村庄核心区、村庄环线连接各出口处以及各自然村内新增建设停车场。停车场设计以简朴乡土美观为宜,要求有残疾人专用停车位,自然村内因受场地空间制约,可结合地形分台设置,并满足消防车回车设计要求。充分考虑农家乐需要,多规划大巴车停车位,环线道路允许让旅游大巴即停即走。(4)规划民生保障类项目。预留幼儿园空间一处,配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处,各自然村配套老年活动室一处。
2.3 花园营村——合理规划乡镇住房建设。
分区引导,塑造村庄整体景观风貌格局。在对梁弄镇住房建设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统一规划。一是在历史文化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内应采取浙东民居风格,严格控制建筑体量、色彩、风格,并遵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二是中心村范围内其他区域宜采取现代浙东民居风格,以浅色墙面深灰坡屋顶为主,建议局部采用传统建筑符号或传统建筑材料。三是其他自然村建议采取现代乡土风格。建议采取浅色墙面或与青砖、原木、本地石材、夯土相类似的墙面色彩和材质,不宜使用彩色镜面玻璃、彩钢板、罗马柱等与本地乡土特色不符的建筑元素[3]。
外迁内聚,引导宅基地合理布局。根据梁弄镇地形特征,合理规划宅基地布局。一是针对牛轭丘、横坎头自然村和百丈岗自然村东部等交通方便和产业条件比较好的村庄,鼓励新增宅基地优先利用低丘缓坡地,平面布局延续村庄传统肌理。二是针对大岭下北部和百丈岗西部等规划保留发展区内的自然村,新增宅基地宜采取原址更新和插建的方式,保持村庄传统肌理。三是在半山、紫溪自然村和大岭下自然村南部等规划限制建设区,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供应成本高,规划将不再新增宅基地。同时鼓励村民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乡村旅游项目。
统一风格,提供民居户型设计。根据实际需求,科学布局村庄,突出村落特色,优化民居设计。在农户翻建、改建时,根据风格匹配、用地匹配的原则,按照户型、面积等的不同,设计规划多套方案,制作农村居民建房设计图册免费提供给需要的农户,将风貌要求融入农房设计,实现农房风格统一化要求。
2.4 文化引领——努力深挖红村人文特色
在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同时,深化乡村习俗文化的梳理和弘扬,营造乡村传统文化氛围。设置乡土文化、浙东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三大活动主线,增强村民和游客对横坎头文化的感知度和体验度。比如在乡土文化中,可打造《横坎头村歌》,制定横坎头村规民约;在浙东传统文化活动中,可结合村民文化活动及特色采摘活动,打造横坎头村民俗节,开展梁弄大糕、水碓年糕制作等富有浙东农村特色的传统手工业表演及体验活动等;在红色文化中可开展中国红村大讲堂、党建培训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依托三大文化主题活动,组织文化游览路线,构筑文化游赏体系。
3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要客观分析梁弄镇现阶段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立足自身红色资源本底价值特色,因地制宜,找到适合梁弄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规划和策略,使得梁弄镇早日实现“全国乡村振兴小康样板镇”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