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质量控制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性
2020-11-26阎蕾
阎蕾
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1
为了准确、全面地分析环境质量状况,工作人员需要运用生物、化学等相关领域知识及技术设备,对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地资源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点的设计以及环境监测样本的选择等各方面都必须精益求精,力求科学有效。
1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人们对环境监测质量关注度的日益增加,对各项实验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督下,环境监测实验室相关人员必须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效性,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以此加强数据监测的准确性。在环境监测期间,加强质量控制,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数据监测的准确性。这主要是由于质量控制目标会督促相关人员全面提升监督管理力度,根据标准规范进行实验步骤操作,详细记录各项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地编制报告,在发现各项问题之后能够有效进行处理。此外,还能够实验室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能够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提升提供制度保障。质量控制的形式包括现场密码样品分析、室内平行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试验、盲样分析、留样复测、仪器比对、人员比对、不同方法比对、分析样品不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参加能力验证、实验时间比对和对报告数据进行审核等。通过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及时对分析结果进行预判,若发现偏离,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纠正出现的问题,防止出现错误的结果。其次是提升实验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质量意识。监测人员在实施质量控制措施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质控措施,在提高数据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结果的同时,可以熟悉各种操作,如出现偏差,会分析原因、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因此可以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质量是监测的第一生命线,实验室对质控措施及实施的重视,实验人员对质控方案的执行实施,会使人员了解到质量工作的全面和必要。尤其是实施质控措施发现并解决问题后,更能意识到质控对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会对环境监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通过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提升人员能力、加强人员质量意识,也就能够有效提升环监测质量[1]。
2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策略
2.1 实验检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策略之一是实验检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在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这需要检测样本、检测设备、检测人员、检测标准以及检测方法等各方面的优化配合,而不是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发挥作用的。比如在检测方法上,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工作经验、现场环境、样本特征等各方面因素去进行合理的选择。比如我们在对某工厂的SO2情况进行电解法测试的时候,发现SO2传感器的功能受到NO2的影响,导致最终检测数值异常,甚至没有出现数值。这种情况下,换一种测试方法或许能有效解决问题。通常来讲,实验室内的检验方法包含了空白实验、工作曲线的绘制、平行样本的分析、加标样本的分析等几个方面。各个实验方法在特征、步骤、原理上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实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比如在空白实验方面,工作人员要保证工具是空白的、程序是空白的、运输过程是空白的、现场和实验室是空白的。采用空白实验法检测出的数据一般会低于方法检出限。在进行空白实验样品测定的时候,需要将全程序空白样品的测定结果纳入考虑范围之内。而对于平行样本检测法,则需要选定总样品数量的10%左右进行测定,对于检测样本太少的并不适宜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检测[2]。
2.2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相关制度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策略之二是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相关制度。(1)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各个地区应当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的监测规划、网络规划做好监测网点的设置、建设和保护,,确保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2)由于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因此,应当在加强各个地区环境监测机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3)严格执行生态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体系和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的要求,定期开展监测设备检定、校准、比对等量值溯源与传递工作,保证其量值准确可靠。同时,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施监督管理,避免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谎报数据、弄虚作假,确保监测质量。
2.3 仪器的气密性检查和校准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策略之三是仪器的气密性检查和校准。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样品的容量进行气密性检查和流量校准。这样所形成的系统样品的气密性可能会由于不同的因素导致在进行方法确认时出现其他容易导致忽视的问题。只有实施了相对应的新项目的样本采集实验,才能将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控制,进而确认其方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种方法主要是在给定位置中出现的样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物质的鉴定,使得二者出现浓度差。这样可以在进行样品检测时将不同的样品进行其他物质的分析和鉴定。但是,由于实验室条件的独特性和局限性,往往在检测中会出现检测不达标的情况,这样会导致水体质量和实验器具出现老化。因此,必须要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实验,直到其达到要求。
2.4 其他质量策略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策略之四是其他质量策略。①针对不同的介质,结合项目的分析特点,在实验室内部进行质量控制考核中,选对一种适合、易操作的考核方法尤为重要,本实验室采取的盲样、加标、留样复测的考核方法是适宜的;②水中钍、水中总铀、水中锶-90、水中铯-137作为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4个常规和的主要项目和必测项目,也是评价环境辐射质量的重要指标,使用标准参考物质进行内部盲样质量控制的考核方式,通过考核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说明了实验室从方法选择、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和环境方面,能满足辐射监测实验室项目的分析要求;③同时,通过内部质量控制考核,也充分评估和考核了实验室的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和监测技术能力[3]。
3 结语
总之,对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时,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制度上提供保障,其次要保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的严格执行,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这样才能对环境保护部门各项环保措施的制定和实行提供数据支持,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