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出路与探索研究
——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
2020-11-26张孝慈
张孝慈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
在 2014 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响应号召,旨在激发全社会人的创造性思维和意识,在国家改革发展中做出更多创造性成果。自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校的根本要务,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部分,更应将推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广东科技学院自建校成立之初,就始终秉承着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在不断的教育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独有体系的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将切合教育实践,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阐释,以期配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路线方针,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利的借鉴。
一、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重要意义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对于挖掘全社会人员的创业和创新能力,驱动创新发展战略,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的体制改革,还需要对创新的主体进行完善,全面借助互联网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近年来,国家颁布的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使大众逐渐认识到创新创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并且对于加强本科院校、企业以及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推动本科院校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都有着积极影响。
在2018年,我国教育部门指出,推动本科院校建设项目,借助项目建设促进转型改革。建设一批行业企业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广泛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逐步扩大参与企业范围和领域。出台高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借助高校科技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建设多个协提供创新基地,实施创新创业相关优惠政策,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参与提供推动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对象是大学生,应用型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健康的品质和人格,通过让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过程,在不断的探索中思考和学习,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相关经济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支持下,许多高校结合相关专业,陆续建立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地方性创业园区以及大学生自主创业园区,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并不断成长壮大。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在为大学生创办相关企业提供支撑的同时,通过培养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使大学创新创业成功率得到保证。当前很多地区都建设了高新科技园区,这些园区为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就例如北京中关村,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就给予了很多技术、资金以及税务方面的优惠支持。
另外,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出现了很多可以锻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竞赛,如,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大赛、百度高校搜索营销大赛等,还出现了很多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和网站,但无论是竞赛还是创业网站都需要用到现代信息技术。另外,各高校也举办了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如,中国创翼、挑战杯等,主要就是想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动力,锻炼和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创业大赛,李克强总理就曾经在给创客的回信中提到了互联网+创业竞赛的重要性。
三、民办应用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脱节专业教育
调查显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并不太好,很多师生都没有认识到这种教育的本质含义,而且他们还在坚持过去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没有看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将其当作主流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一直都不太关注,采取了忽略态度。
部分应用型高校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之中,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归于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类别之中或者只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使得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严重脱节。而部分融于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也缺乏实际创业案例作为指导,这无疑也是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足的一种表现。
(二)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不完善
现如今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人才培养目标,这是由于应用型额本科院校设计并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融入创新创业课程。虽然绝大部分的院校开设创新创业这一课程,但设计的课程数量少,应用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甚至教学内容未能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充分融合。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训练教学内容,仅是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历练,最终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实效性不高。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不清
各个高校虽有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但绝大部分学生的在校创业项目并不成功,这是由于学生的创业项目并未开展整体策划,缺乏较高的科技含量,甚至团队合作管理模式并不完善,最终导致创新创业模式极易被仿制。
大学生具备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创业初期具有较高的创业热情,但很多创业大学生在创业中选择的项目都不够合理,盲目乐观,对于创业并没有全面的理性思考,缺乏一定的大局观。在创业过程之中,大学生容易有眼高手低的现象,在创业中遇到困难时容易手忙脚乱,不能及时的处理创业困难,面对创业风险也不能很好的预测与评估。大学生创业时往往资金不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对创业管理知识没有较强的理解,缺乏管理经验,导致项目成长艰难。
四、广东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科技园”
为了更好地将国家战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来,东莞相关部门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家制造的核心地位,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与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对接融入大湾区。广东科技学院,投入近2000万元,建成总面积9000余平方米的创业楼,建有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跨境电商与新媒体电商创业园、创业培训学院,在松山湖校区建设占地面积100余亩的大学科技园,引入学生创业团队进驻,为创业团队制定孵化政策,开展与粤港澳主题相关的各类服务活动,包括创业咨询、辅导和技术、金融、管理、商务、市场、国际合作、知识产权、法律和项目路演等。
(二)建立“三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建立了“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2017年以来,编写出版了3本大学生创新创业教材,获批2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获批广东省高校重大科研项目、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各1项。逐步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孵化”的创业孵化模式。
(三)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推进新工科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2018年以来,举办了两届校企合作与创业导师聘任大会。与200余家大型骨干企业、高科技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聘任步步高集团、以纯集团、搜于特集团等40余家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的董事长、高管担任创业导师。
(四)举办、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为挖掘优质项目,广东科技学院于2018年承办东莞市“赢在东莞”创新创业大赛。2017年以来,共获得各类国家级、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52项。获得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得“挑战杯.创青春” 2018年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银奖各1项,铜奖6项;连续两次获得2017、2018年“赢在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冠军。
五、出路与探索分析
(一)申报孵化器、众创空间,促进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升级
在“双创”政策背景下,民办应用型本科院应注重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地与创新创业协会联系,吸收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方向,提升教育水平,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由于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对于完成“创新创业”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有必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优化升级创新创业平台,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服务,树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形象。同时要丰富创新创业平台教育资源,切实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办创业商学院
联合政校行企创办创业商学院。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从传统贸易到新兴行业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迭代更新,将打造创业从0-1全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点-线-面全方位、多渠道、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