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司PPP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应对
2020-11-26苗森
苗森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为了应对PPP证券化融资过程中的风险,文章根据公司型企业PPP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评估可能出现的结果,结合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接受以及风险分担四种方式来应对PPP资产证券化融资中的风险,其中对于公司风险评估可能出现风险较高的风险因素采取风险规避、风险分担的应对措施,对于风险一般、风险较低以及风险很低的风险因素采取风险降低、风险接受的应对措施,供我国公司型企业和其他PPP项目公司参考。
一、宏观环境层面风险应对
(一)明确权责,分担法律和政策风险
由于在中国现阶段关于PPP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法制环境很不完善,其变动性以及不明确性加大了公司在PPP证券化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因此针对法律和政策风险主要采用风险分担的策略。一是通过合同分担的方式,公司可通过协议的方式对政府与社会资本方之间的权力义务进行明确,明确此类风险的承担主体和双方职责,当法律法规变更对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造成负面影响时,政府将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并赔偿相应损失,将风险向政府方转移;二是及时关注法律政策信息,公司应当及时关注政策信息,对宏观政策、市场政策都要有熟悉的掌握与分析才能有效地防范法律和政策风险。
(二)做好产业环境分析,规避产业环境风险
由于在PPP资产证券化项目长周期导致产业环境风险发生的概率较高,因此对于产业环境风险公司应采取风险规避的策略。面对国家政策的严格要求,公司可通过成立专门的政策研究部门对相关国家政策以及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策进行研究,在项目建设、施工初期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建设,在专项计划存续期根据政策变化加大对相关设备的投入,规避因产业环境变动引起的风险。
(三)设置调价机制,降低通货膨胀风险
对于通货膨胀风险公司应采取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策略。具体来说,公司可在PPP项目特许经营协议中设立合理的调价机制,在PPP项目合同中加入可能影响项目计价的因素在合同中进行约定的条款,为项目资金投入提供依据。在设立调价条款时应将物价上涨和价格调整的风险因素具体化,如当国内通货膨胀率达到5%时,对商品价格通过协议方式调高一定比率,以此降低通货膨胀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PPP项目层面风险应对
(一)双SPV结构,规避原始权益人破产风险
原始权益人破产风险主要是由于PPP资产证券化项目中基础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等权利归属不同的主体,这一特点决定了破产风险无法得到有效隔离,一旦原始权益人发生破产清算,专项计划的未来收益将受到重大影响。因此针对原始权益人破产风险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应对。
1.最低保障合同,保证原始权益人的持续经营。公司可通过签订的最低保障合同,约定原始权益人拥有在特许经营期内、在特定区域内享有运营、维护和管理项目设施的独占性权利。并对商品质量、费用的支付、调整有相应约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始权益人破产风险。
2.双SPV结构设计,规避原始权益人破产风险。利用PPP项目未来收益设立PPP项目信托计划,利通过信托计划的资产证券化实现收益权向债权的转化,可以实现PPP资产证券化项目基础资产的破产隔离,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原始权益人的破产风险。
(二)加强运营管理,降低项目运营风险
针对PPP证券化融资过程中的项目运营风险应采用风险降低的应对策略。项目运营风险产生的原因是项目公司内部管理失效、业务流程管理、认为操作或系统失误造成项目运营过程中的损失。因此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降低项目运营风险:
1.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制,在项目公司组织内部建立运营控制单元,确定每一个运营控制单元风险管理责任人,负责监控项目公司日常运营过程,发现风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管理层,然后对发现的风险进行控制,在公司内部形成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
2.建立风险管理培训机制,提高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意识,制定风险管理手册针对性的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3.建立运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反馈确保运营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提高运营风险管理效率,最大程度上降低运营风险造成的损失。
(三)多维度分析,降低财务风险
针对PPP证券化融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应采用风险降低和风险自留的应对策略。公司应培育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加强企业网络建设,通过行业数据对比及时发现自身财务风险,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应对财务风险。
1.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公司应构建完善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对财务风险的反应以及风险防控措施;
2.合理负债,增加偿债能力。公司要充分了解财务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资产结构,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合理的融资结构与期限,从而将财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
三、资产证券化结构层面风险应对
(一)控制证券化规模,规避现金流预测风险
PPP资产证券化项目的现金流预测主要依据历史现金流、行业发展状况及公司PPP项目运营情况,项目的存续周期,行业发展以及运营情况的变化将可能导致预测现金流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因此对于现金流预测风险主要采用风险规避策略。谨慎和保守评估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控制证券化规模。进行严格的现金流情景模拟和敏感性分析,控制资产证券化规模,一定程度上规避现金流预测风险。
(二)谨慎选择增信措施,规避增信措施失效风险
增信措施失效风险应采用风险规避策略。为了缓释专项计划的违约风险,保障资产支持证券能够按时足额地向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兑付预期收益及本金,资产证券化通常会在交易结构中纳入多种增信措施,合理的增信措施一方面有助于弥补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级别,降低原始权益人的融资成本。然而,当增信措施一旦失效将导致专项计划的违约,因此在PPP资产证券化项目中需谨慎选择增信措施。对于超额现金覆盖这一增信措施来说,其覆盖倍数的计算以现金流预测为基础,但是现金流预测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现金流覆盖倍数的可靠度也是值得怀疑的;对于差额支付的外部增信来说,专项计划的差额支付人为原始权益人股东,股东单位的经营状况是外部增信措施有效的重要因素。因此主要从两个方面应对增信措施失效风险:
1.谨慎选择增信措施,全面分析担保人和差额支付人是否具有充足的履约能力;
2.对增信措施有效性实施必要的监控,如定期分析担保人的资本充足性、行业风险、经营状况以及评级变动。
(三)设置专项监管账户,降低资金挪用及混同风险
资金挪用及混同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专项计划存续期中资产管理机构为原始权益人母公司在对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归集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现金流挪用、混同的风险。因此应对此类风险采用风险降低的策略。设置专项监管账户,独立于资产管理人、托管人的自有资产和其他受托管理资产,专项账户除进行收益分配和约定的投资行为外,不允许转出,同时定期审查监管账户的明细记账、原始凭证和银行对账单等相关文件,按时监控专项计划资金情况,监管账户的设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金挪用及混同风险。
(四)充分与投资者沟通,降低回售风险
回售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当专项计划出现不利变化或市场利率调整,可能导致投资者的集中回售的风险,因此针对此类风险应采用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的策略。
1.建立与投资者的沟通机制,在回售期来临前与投资者沟通,掌握投资者的回售意愿,提前准备资金;
2.根据沟通情况,一定程度上上调票面利率。当投资者由于市场利率调整选择回售时,可以适当上调票面利率降低未来回售总量,从而降低回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