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管理会计视角探析建筑企业预算管理价值提升

2020-11-26普映雯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1期
关键词:建筑管理企业

普映雯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11)

管理会计作为独立的会计分支着重改善企业综合营运情况,依托会计资料为企业提供诸多服务,推行管理与会计两大系统,使管理会计既保留原有会计工作特点,又兼具管理职能,其核心是维护与创造价值,在企业中是财务一体化得力工具。预算管理是指为保障企业资金运行规范且安全所推行的系列调节、组织、监督、控制活动统称,属于财务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预算管理能突出预算功能性,使企业能在“预则立”的前提下稳健发展。管理会计善于分析会计资料,能为预算管理提出宝贵建议。

然而,有些建筑企业存在管理会计背景下的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流程欠佳、原则不明、特征模糊问题,无法通过管理会计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基于此,为提高建筑企业管理质量,探析管理会计基础上的预算管理方略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基于管理会计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我们首先要分析企业自身在管理会计应用特别在预算管理应用中遇到的困难,或者影响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本文予以相应的分析论述。

一、基于管理会计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难点

(一)制度缺位

管理目标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理想化状态,基于影响建筑企业营运因素众多,为此需要配套的管理制度,来指引建筑企业建设,然而基于管理会计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有关制度缺位,这与部分建筑企业并不看重管理会计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作用等原因相关,无法立足企业支持其完成相关建设任务。

(二)流程欠佳

管理会计与预算管理的融合需要配套的流程作为依托,保障二者关联度更高,旨在理顺“管理会计+预算管理”思路,为有关工具高效应用奠定基础。当前多数建筑企业存在重视预算且轻视管理会计问题,主要源于预算对建筑企业来讲所创造的效益更为直观,二者联动管理经验欠缺,降低建筑企业预算管理有效性。

(三)原则不明

基于管理会计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原则需做出调试,为在预算管理中发挥管理会计优势铺平道路,消除预算管理、管理会计之间的隔膜,能共创财务一体化管理体系。部分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原则的设定未能考虑管理会计发挥作用诸多的条件,使预算管理效率降低,无法整合管理会计资源,有碍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中起效。

(四)特征模糊

建筑企业基于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其重心应落到预算管理上,这就需要在“管理会计+预算管理”实践经验支持下凸显特征,使该管理模式能与建筑企业其他财务管理模式区分开来,旨在提升预算管理价值。有些建筑企业基于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特征模糊,这与“管理会计+预算管理”实践经验较少有关,二者相对独立,结合在一起特征并不鲜明,有碍预算管理提升价值。

二、基于管理会计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措施

(一)完善建设制度

第一,基于管理会计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建设需合法合规,以税收业务为例,需根据国家现行税法及有关政策进行管理,保障税收业务活动安全合理,避免侵害建筑企业利益,突出建筑企业特色,在党政决策及反垄断法、企业法等法律指引下达成运营目标;第二,基于管理会计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制度需能落到实处,避免过于抽象、难懂、理想化且脱离建筑企业业务活动发展实际情况,有关制度要切合企业管理实际,对业务活动有指导价值,与建筑企业管理规模、经营实力、战略定位吻合,为此需依托建筑企业积极改进有关制度;第三,基于管理会计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制度需细化具体,规避管理矛盾,消除管理误解,紧跟建筑企业业务细化动态提供管理服务,支持建筑企业业务占据更大市场份额,有效应用业财融合基础上的财务管理力量。

(二)优化管理流程

第一,确认预算管理相关经济事项以及经济活动,立足建筑企业在确认有关活动前提下辨认预算管理业务,为会计资料统筹指明方向;第二,用建筑企业通用的度量单位针对预算管理进程中可能展开经济活动的数量进行计量,经由计量确定管理会计着力点;第三,对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相关经济事项以及经济活动依照一贯且严格的做法加以记录,通过归集聚合会计资料;第四,对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相关经济活动内部、外部因素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各因素关联,为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中起效奠定基础;第五,在分析处理预算管理有关经济活动基础上通过编报的形式汇集能反应预算管理的一切信息,为预算管理预测、控制、规划、评定提供依据,同时加强编报内容传递,使建筑企业中有用的预算管理信息能在职能部门起效,参与预算管理,继而通过管理会计提升预算管理价值。

(三)明确管理原则

第一,责任明确原则。基于管理会计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要设定组织机构,该机构对“管理会计+预算管理”工作范围内的一切可控事项肩负责任,避免推诿打滑,营造严肃且规范的预算管理氛围;第二,例外管理原则。在管理会计背景下预算管理更容易将精力放在建筑企业超乎常情的经济活动以及经济事项上,在此前提下解析预算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的原因,若出入不大一般不过度追究原因,将精力放在非正常事项上,若一段经营时间内某部门预算总是超出预期,存在差距较大、信息混乱问题则需重点关注并酌情节约,随时检查预算管理程序,找出预算管理盲区;第三,有效性原则。建筑企业基于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不能过于繁琐的进行预算编制,旨在确保预算流程灵活,以免预算管理失效,增强预算管理可操作性;第四,经济效益原则。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目的是获利,预算管理可助力建筑企业追求更大价值,这就需要基于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可以关注效益,在此前提下节约成本费用。

(四)突出管理特征

第一,相关性。建筑企业采用管理会计手段要为预算管理提供与之有关的海量会计资料,为预算管理编制、决策等工作目标顺利落地给予支持,一切与预算管理关联度不高的会计资料均无需经由管理会计报告传至职能机构,以免徒增预算管理工作强度,亦或出现预算管理误判消极现象;第二,及时性。发挥管理会计独特优势,在预算管理中及时获取、分析、加工会计资料,用不拘于形式的报告及时解析现况、提出管理意见、分析各因素关联、改进管理对策,使预算管理能始终实事求是;第三,一贯性。基于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并非突然发力或在出现问题时起效,而是渗入建筑企业经济活动各个方面,使预算管理可以一以贯之,这就要求管理会计背景下的预算管理灵活性与常规性兼顾,既按照预算编制逐步达成管理目标,又遵照管理需要实时做出调适,科学利用管理会计报告,确保预算管理能在建筑企业经营全程提升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能突出预算功能性,使企业能在“预则立”的前提下稳健发展。管理会计善于分析会计资料,能为预算管理提出宝贵建议。因此基于管理会计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价值提升具有针对预算管理全程进行规划、监督、预测以及为预算管理提供决策等必要性。基于此,在管理会计背景下建筑企业要完善建设制度,优化预算管理流程,明确管理原则,突出基于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特征,丰富相关管理方法,为“管理会计+预算管理”提供条件,继而在管理会计视角下提升预算管理价值,助推建筑企业科学管理。

猜你喜欢

建筑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建筑的“芯”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