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政道路的路基拓宽改造要点及软土处理
2020-11-26蒋晓光
蒋晓光
(定远县建筑管理质量监督站,安徽 定远 233200)
1 市政道路路基拓宽改造要点
1.1 注重路基处理
市政道路拓宽进程中要尤其注重路基的处理,总的来说就是将道路拓宽所带来的荷载提升计算在路基上,并采用一定加固手段提升路基的承受荷载能力,避免修建进程中或者道路拓宽后发生沉降,进而导致道路缝隙等质量问题的产生[1]。此外,还需注重拓宽部位施工的质量,避免因已有路基承载足够而放松质量控制工作,导致后续道路局部沉陷,需要挖开路面重新施工,从而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和完工时间的延长。
1.2 注重地下配套设施协调
市政道路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会与水、电、气等居民生活保障管线产生局部的交叉甚至重合。如定远县严桥路改造工程中,其下方存在弱电、自来水与燃气管道。排水系统与地下管线不同,其自身结构存在部分损伤并不会影响其功能的实现,但这并不是说施工中不需要对地下排水管线进行避让,而是要更加关注协调工作。
首先,由于道路拓宽,雨天道路两侧排水压力增强,已有排水系统多不具备充足的排水能力。因此,要做好地下排水系统清理工作,保证其时刻能发挥自身的最大功效。其次,在易发生道路积水的位置,布置更多的排水井,避免路面积水现象的发生,保证连续阴雨天气道路的正常使用。再次,地基拓宽进程中要时刻注重清理工作,避免修建进程中产生的杂物进入排水系统,导致排水系统堵塞,影响其排水功能的正常发挥。另外,路基施工排水应与桥涵通道等原有构筑物进行合理有效的衔接,避免造成原有桥涵通道堵塞,影响路面排水,从而影响路基施工的质量。最后,出于路面排水功能考虑,道路修建并非完全平整的,常设计为中间高、两端低的模式。拓宽进程中要注重整体幅度的控制,避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1.3 新老路基的接合
路基拓宽进程中最为核心的步骤在于新老路基的接合,若二者接合程度不足,新老路面之间会因滑动力或者不均匀沉降产生裂隙。现阶段常用的路基拓宽方案为将老路基边坡覆土、压实,并重新挖掘台阶,使新旧地基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从而提升道路整体的稳定性。
老路面因为使用时间较长,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路基拓宽进程中还需同时开展对老路面损坏部分的修补工作,提升新旧道路之间的协调程度,否则,老路面损坏部分不作处理,将给道路整体留下质量隐患,从而也将影响路基改造后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2 路基拓宽中软土处理方案
市政道路作为基础工程,其修建环境多种多样,淤质土壤、过饱和土壤等软土均为十分常见,路基拓宽施工中,对于软土地基更多采用整体加强技术,常见的技术方案有:
2.1 灌浆加固法
灌浆加固的基础原理为通过预制浆液的灌注,将土壤孔隙填满,并在凝固后使一定深度的土壤形成较为稳定的整体结构,进而提升土壤承载能力。该种技术方案应用的核心为预制浆液配比及添加剂的使用,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同时进行多次试验,保证浆液在地下环境中正常凝固且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充分发挥自身的连接与固定作用。
2.2 加固桩法
加固桩法就是在软土地基中打入桩柱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并通过桩柱体积的挤压作用降低土壤孔隙率,提升土壤稳定性。针对该类现象可采用提升浆液水灰比或者增加护壁的手段避免流动性土壤向孔洞中聚集,保证桩柱灌注工程的顺畅展开。
2.3 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也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土壤质地更换方案。其基础原理为通过向软土地层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特定化学制剂,并通过搅拌、振冲等手段促使其与固定深度的软土地层充分反应,改变土壤的物质结构,从而提升软土地层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因此,该种技术方案应用进程中一方面,要做好化学制剂选择及调配工作,最好选择污染程度较低的化学药品;另一方面,要进行较为详细的计算,保证投入的化学制剂恰好能与需要范围内的土壤进行反应,避免其对周边土壤产生影响。
2.4 强夯法
强夯法是一种较为基础的软土地层处理技术,基础原理为使用特定重物对土壤进行物理压实,通过减小土壤孔隙率的方法提升土壤承载力及稳定性。该种方案在松散土层处理中成效较高,是防范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手段。
2.5 排水固结法
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大量含水量较高的地基,因此,排水固结法是在市政道路地基改建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技术手段[2]。其主要方案为通过一些手段加速土壤中水分的排出,降低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颗粒接触面积,进而提升土壤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从技术原理上分析,排水固结法应用需要土壤自身具备较高的饱和程度,在水分排出后,能够自我固结,否则需要配合其他技术方案使用。
3 结语
市政道路路基拓宽改造是现代社会背景下较为常见的路桥施工类型。设计、现场监管及施工人员应当能够较为详细了解施工进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施工要点,尤其是地基处理,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技术方案组织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