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2020-11-26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5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海绵

李 冰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随处可见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应用身影。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就是要将现代化城市打造的像“海绵”一样,在雨季的时候能够充分起到吸水、渗水、净水以及蓄水的工作,从而有效避免城市出现内涝灾害。当城市遭遇到干旱时,能够充分将之前所积蓄的水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以减缓城市的旱情。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1 海绵城市的应用原则

海绵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城市的道路系统进行了优化,充分的利用生态学和水资源利用技术进行改革,使海绵城市对水资源的处理具有较高的弹性。海绵城市因为能够像海绵一样吸附自然的水资源,并且及时的释放出来加以利用而得名。所以在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城市道路工程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利用生态学知识和环境保护技术寻找城市发展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关键点。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传统的城市道路建设技术进行优化,还应该做到因地制宜,确保将城市道路的储水和排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促进城市的更好发展。

2 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道路的排水能力不足

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虽然这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增添了动力,但是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来说,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以及地下空间却日益减少。这对于市政给水排水系统来说有着不利影响,地下空间的减少代表着可以铺设的管道减少,但是工作压力却不断的增大。另一方面排水给水管道由于修建的时间较为长久,在长期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之下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却无法进行及时的更换。总体来说,因为缺少对地下建筑的合理布局,使得整个市政给水排水网线的更新换代发展较慢。

2.2 对资源利用效率不足

海绵城市的道路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主要特点就是对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还能有效的降低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要想节省水资源,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而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正是开源的主要方式。近些年来相关技术不断成熟发展,市政给水排水工程也应用了许多新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但是这些技术也直接导致了市政工程对雨水的利用效率降低,使得城市水循环系统受到了影响。甚至某些城市为了追求发展的速度,将雨水收集管道和污水收集管道合并到一起,使得大量的雨水资源被浪费。

2.3 承压能力较差

海绵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恶劣自然天气的影响,一旦狂风暴雨来临,很有可能使当地的给水排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虽然这种恶劣天气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极其严重。现阶段的市政给水排水系统对这些恶劣气候的应对能力较差,无法及时的解决恶劣自然天气带来的影响。如果大量的雨水资源在城市表面堆积形成了洪涝灾害,那么带来的经济财产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甚至在洪涝灾害之中还会形成对水资源的污染,使得整个城市的水循环体系受到破坏。

3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道路建设措施

3.1 立足全局规划

在进行城市地下设施规划的过程中,要站在城市发展的全局角度出发,对每一种地下设施的功能和建设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预留出足够的地下空间,用于给水排水管道的铺设,只有这样才能搭建起一个稳定的供给框架满足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的收集近些年来城市建设地下建筑设计的数据,并且结合应对不同城市发展需求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效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选择最为适合的施工方案,并且记录在案,为日后城市建设积累关键数据。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促进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共处以及发展,这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城市建设与生活中,人作为主体,是市政道路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对于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全面、正确地认识海绵城市的内涵。推进市政道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增加资金投入,既要提升道路建设给人视觉和城市规划带来的外在美观感受,又要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意义,为居民和城市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有效保护土壤环境,净化水质,从而提升城市生活质量,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绿色城市环境。

3.3 规范化设计

城市的道路工程虽然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因自身功能和特点限制很难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工程的社会效益,以此来提高设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若是想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特点,就必须针对雨水收集与处理系统进行优化,充分的发挥对雨水的利用效率,并且实施精益化管理,确保每一份雨水资源都得到相应的利用,避免雨水资源的浪费。雨水资源不仅可以用于绿地灌溉,消防用水,还可以搭建相关的水景观形成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

3.4 落实建设责任规范建设流程

在进行城市道路海绵建设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城市其他方面的系统建设能够与城市道路的系统建设相互协调,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城市循环体系,并且落实建设责任,确保基础施工的安全性能。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是立足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技术,能够为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3.5 透水沥青路面的建设

透水沥青又称为排水沥青,在使用这一材料对路面进行施工后,能够使得压实受的城市道路路面孔隙率在20%左右,这样不仅使得了城市道路具有较好的降噪功能,同时还确保了城市道路有较好的排水性。这样当遇到暴雨的时候,对于所堆积的雨水能够及时地渗透到土壤之中,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如果遇到暴雨量较大时,渗透下去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道进入到相应的蓄水池,以免出现内涝灾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透水沥青的承载能力较差,并且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内部结构的损坏,因此适用于南方城市对承载力要求不高的道路工程之中。

3.6 植草沟

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植草沟的建设,其建设方法主要是在地表沟渠种植相关的绿色植物,从而来实现对地表雨水的收集、引导和排放,同时还能对地表雨水进行相应的净化,有利于绿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对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加以充分的应用,能够在保证城市道路的建设质量满足相应的使用需求的同时,实现对水资源的更好收集和应用,对于有效解决城市的内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的研究,确保在未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够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应用得更好,最终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城市道路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海绵是植物吗?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