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2020-11-26李宗哲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5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运输建筑工程

李宗哲

(文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河北 廊坊 065800)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施工单位需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1 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的现实意义

建筑工程所处的市场环境呈现出高层化发展趋势,日益扩大的建设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难度。为此,相关建设者应从实践角度出发,从施工处理关键技术、混凝土施工入手,通过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已找出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

2.1 混凝土制作技术

混凝土的制作中,通常需要用到砂子、石子、水、水泥、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等,为保证原料的质量,材料管理人员需要检验砂子和石子的含水量和含泥量。如果含泥量比较高,必须在混凝土搅拌前进行清洗,然后再使用。而最重要的水泥材料,必须选择信誉比较好、实力比较强的水泥生产厂家合作,让他们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按时送货,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水泥需求量的稳定,还能保证水泥的质量。外加剂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必须保证外加剂的质量。

2.2 混凝土运输技术

根据目前的施工状况来看,混凝土的运输通常是采用搅拌运输车进行运送的。但是由于运输距离的问题,混凝土会因为长时间运输而逐渐变硬,甚至因为长时间的运输导致凝固。当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的时候不符合施工要求,就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地点的距离、运输路途的状况等做好混凝土运输计划,尽量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如果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超过了规定时间,出现凝固现象,也会影响到施工速度,可能出现工期延长的状况。这就要求在进行混凝土运输时,一定要做到充分搅拌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出现凝固,另外也要通过遮盖等手段,防治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保证运输到施工场地的混凝土的质量,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

2.3 浇筑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普遍采用分层的施工方式对建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即在第一层浇筑全部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第二层的浇筑,如此反复直至浇筑完成,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减少施工缝。在此过程中,应保证分层处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并且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尽量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逐步进行混凝土浇筑。

2.4 振捣技术

技术人员要合理控制振捣技术,确保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及时排出混合料中的空气,确保其密实性,避免出现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施工单位需要适度振捣,不能出现过振、漏振问题,在振捣混凝土下沉变慢、无气泡问题时,说明振捣到位[2]。另外,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类型、施工实际情况,将振捣作业划分成机具操作和人工操作2种形式,均匀地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融合,减少分层裂缝问题,一般振捣作业持续时间是20s,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就位。

2.5 防水施工技术

复合涂料,作为运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涂层,其不仅要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一致的防水性能,还要对环境危害进行控制,以避免有毒物质散发至空气环境对施工一线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为提高防水处理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相关人员应在外墙钢丝网内进行水泥与胶凝物质的填充。然而,此项操作与建筑工程混凝土绿色施工的环保理念不一致,技术人员应从当前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选用具有降低建筑能耗的材料设备,在保证混凝土结构防水性能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一来,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就能以可持续状态作用于实践,以推动所处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6 预制桩施工技术

建筑市场环境的多元化是指建筑施工技术与材料设备水平的提升,在采用灌注法进行预制桩施工控制过程中,需将保证浇筑混凝土的连续性作为目标。具体来说,相关建设者先要把预制完成的混凝土桩打至地基,并固定。此过程,作为重要的施工处理环节就是沉桩,可通过静力压载、锤击法以及振动压载方式实现质量效果控制。此外,预制桩施工技术人员还要对构件的基本特性与地基结构环境进行综合考量,以提高施工处理工作开展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2.7 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在12h以内进行养护,并定期做好表面洒水作业,针对塑性低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实行喷雾养护模式。一般情况下,养护作业持续时间在14d以上,养护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为了避免混凝土开裂问题,技术人员需要使用湿润的草帘和麻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

3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的运用,需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使地基施工技术、防水施工技术以及预制桩施工技术等运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作用性能与工程建设要求保持一致,进而满足用户对工程建设的基本功能需求。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运输建筑工程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