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分析
2020-11-26黄春水
黄春水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已不能有效的适应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梳理当前复杂的信息,把建筑工程的责任落实到位,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得建筑工程得以顺利的开展,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确保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得以可持续发展。
1 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智能化的重要性
智能化建筑,简单来说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相结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优化建筑工程,使得工作工序更为简化,加快工程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相比较于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智能化的管理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提升管理水平,还可以对建筑施工水平进行提升,从而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其次,对工程管理方法进行不断创新,还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建筑各方的配合度,应用智能化技术进行管理能够在权责分明的基础上协调施工过程,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由于建筑工程具备复杂性的特征,这就加大了施工难度,应用智能化进行工程管理,能够使得繁琐的工序变得越来越简单,归类划分施工环节,制定出统一的管理模式,还需要结合当前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实现对建筑工程进度的动态化监督管理,这就可以减少需要面临的风险,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
2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 安全管理不到位
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没有按规定佩戴安全设备,工程施工的装备质量不达标,工作人员缺乏技术理论基础,不能科学地使用设备。
2.2 质量管理不过关
首先,施工单位不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没有科学合理的按照相关规范施工,时常出现偷工减料等现象,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其次,监理单位没有按照监理规划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造成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不到位,从侧面降低了工程质量。由于我国质量监督机制和工程建设制度现阶段还不够完善,一部分建设单位没有构建一整套健全合理的管理机制,在管理上常常造成漏洞,造成很难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执行效果很差。最后,建设单位不重视管理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很多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也受到了影响。另外就建筑单位内部来说,构建的机制常常和部门结构匹配度差,导致组内成员的默契度不够,这对工作开展来说有非常高的难度,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也受到了影响。
2.3 成本管理落后
目前的建筑工程前期规划及勘察设计周期普遍较短,设计缺乏全局思维和长期考虑,往往会出现“工程费用或材料与预期估算不符”的现象,造成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严重浪费,增加了施工成本。另外,由于受到财政、技术、时代局限性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工程建设的技术成本也比较高。
3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要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智能化程度,淘汰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理念,将先进智能化技术与企业的现状相互融合,建立与企业发展特点相符合的管理模式,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健发展。
3.1 监控技术应用
1)监控技术就是在经济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形成的以太网控制技术,其在建筑工程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主要是通过利用网络技术的实时性、可靠性等特征来形成组网技术模式。2)现阶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总线发展和应用速度很高。3)研究和应用多项建筑工程的监控技术,使得OPC与Web系统技术科学有效的融合,从而大大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监控技术的智能化。4)对于智能监控技术的应用,具有反应速度块、二十四小时监控以及报警准确度高等优势,在建筑安防方面,智能监控技术有一个较为显著的应用,就是报警系统。一般情况下,小区住宅报警系统都具备消防、防盗等功能。消防系统的核心中枢为报警控制器,能够对监控视频中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如果建筑发生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检测器能够及时进行科学性的分析判断,作出适当的火灾预警,并利用相关的消防设备和措施进行灭火。防盗功能则是通过对监控区域的图像收集,并进行处理分析,能够及时的发现异常情况,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3.2 集成技术应用
所谓集成系统是指利用开放协议联动每一个系统,最终形成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建筑企业要对集成系统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应用,其可以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同时建筑企业需要利用不同的系统平台,结合自己的发展情况选择适合的信息网络构造模式,从而形成合理化的集成模式,推动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在我国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已形成了监控系统与子系统的连接,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提高。
4 加强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策略
4.1 结合施工现场对智能化建筑进行合理设计
不管对于何种工程,施工方案设计都非常重要,均需要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建筑智能化也是如此,对于工程而言设计人员需要依照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属性、现场地点选择适合的设计方案。同时在设计中设计人员要与各个阶段的管理人员相互沟通与交流,如果建筑设计只是在办公室进行,缺乏实践经验,就使得设计图纸太过于理想化,实际效果不能得以有效实现,所以建筑设计人员要到现场进行侦查,对所处地区的施工环境的局限性进行分析,以免出现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情况,另外建筑设计人员还需要选择适合的设计方案,从而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4.2 不断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现阶段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从而在具体的施工中严格按照建筑要求与规范进行施工,大大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4.3 建立智能化的管理制度
为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潮流,一定要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建立健全的智能化管理制度,使得工程管理更为科学与合理,还需要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以此为科学的建筑工程建设奠定基础。此外,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设定管理目标,制订相关规定,对施工场地辅助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定岗定位的进行管理,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工作范围与内容进行进一步明确,使得工程质量和效率得以保证。
4.4 加强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中很多问题都在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施工现场能够很大程度降低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在施工中有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智能化管理,比如定期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和质量意识,提升自身的施工水平。其次在工作中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监督管理施工人员的现场的机械设备,促使施工人员可以更为严格的按照施工工艺和流程进行施工,不可以一味的追赶工期而忽略工程质量。此外,加强施工现场原材料管理时候,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做好原材料进出施工现场的情况、材料质量检验信息等记录,从而使得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质量得以保证。
4.5 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
采用信息化的方式,编排在职人员的信息,同时根据不同工程建筑的需要,合理安排分配工作人员,优化系统,将施工设备的状况记录在系统当中,定期检修。同时需要根据工程质量与时间以及监督体系的反馈,对公司成员进行奖惩,建立完善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6 智能化消防安全自动报警系统
在管理中需要结合不相同建筑物结构和功能特点,利用智能化技术将消防安全设施与安全自动报警系统连接在一起,对系统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当发生火灾事故的时候就能启动自动报警、安全疏导以及智能灭火等作用,也能够对可燃气体的浓度进行准确的检测,使得建筑工程安全得以保证,达到高质量管理的目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下,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实现智能化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管理效率,使得建筑工程有序的进行,在实际的工程管理当中,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方法非常有必要,其可以对工程的管理水平进行不断提高,带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