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 证书制度下的经贸类课堂教学思路探究

2020-11-26王婷婷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实训案例

王婷婷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职业教育的一大创新。“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首批启动试点的为建筑信息模型(BIM)、Web 前端开发、物流管理、老年照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等6 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到,“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对此,教育部发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简称三改要求);鼓励学校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书证融通。

这给了职业教育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人才培养应该多元化,课堂教学为社会需求服务。课堂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沿阵地,本文结合经贸类课程的教学特点,探究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1 夯实基础,重视学生基本功

学历证书是基础,反映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基本功,严格执行学校的成绩管理制度,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上好基础课和专业课。

我系开设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等专业,每个专业各有侧重,如国际商务专业注重学生掌握制单、跟单以及进出口报关等方面的知识;电子商务专业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和维护电子商务平台、市场营销、管理客户关系等业务能力。这就要求专业课程的设计应参照一定的标准和体系,如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等,以便教师在课堂上有所侧重。

此外,由于经贸类专业课程对于初中起点的学生有一定难度,为保证授课质量,教师授课应做到内容深入浅出,既结合教材,又能吸引学生兴趣。为了提高授课质量,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挖掘。如讲授国际支付中的“信用证支付”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先导入“第三方支付”的概念,引用生活中的第三方支付案例:支付宝、微信等,再延伸到课本,深入讲解“第三方担保交易”及信用证原理,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

充分利用课堂反馈评价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反馈手段。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反馈技术,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

2 渗透职业技能要求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是紧密联系产业的教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了产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同,而有些证书需要有工作经验才能报考,如会计类的相关证书。同时,育训结合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集中体现[1]。因此在教学中应对证书等级要求有所体现,渗透不同阶段职业技能要求,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探索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使学生不单纯“为了考证而考证”,更获得提升技能的能力,为日后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

目前,围绕证书制度建设还有大量工作在做,许多细节有待出台,教师也应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

3 融合职业技能赛,以赛促教

职业技能赛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内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竞赛内容贴近教学实际、企业生产实际,竞赛方式要对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对接1+X 证书”。在“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大格局下,教学中应体现技能赛的新思路、新理念。

目前我系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技能赛有电子商务类、英语类、企业沙盘、国际商务运营类、会计类等。以“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为例,需要考察到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外贸跟单能力、外贸商务沟通能力等,每个模块又被细化为若干项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在专业课程中均有体现,而带队教师在选拔参赛选手时,参考标准之一就是相关科目成绩。这说明,技能赛和日常教学是挂钩的。

职业院校的多数一线教师都有参加技能赛或带学生参赛的经历,因此课堂中可以引入职业技能赛中所体现的行业新动态、新思路,来丰富课堂内容。同时可以借鉴比赛中的任务驱动、项目模式和多元的评价机制,在课堂中加以利用,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教学方式多样化

“三改”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我系课堂采用较多的有项目教学、模化教学、案例教学、实训等,今后应在已有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提升。不同教学方式各有侧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交叉运用,再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了由于学生性格差异以及学习态度等原因参与程度不均匀的问题,为教学目标服务。

4.1 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课程教师的指导下,从资料收集与查阅、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与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最终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及应用能力的提高[2]。项目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知识背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究和运用已有理论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如“为某旗袍工作室设计一个有古典韵味的网店”“为某款5G 手机设计一个促销方案”“调查某货运事故的原因并处理索赔事宜”。所设题目需要和教学目标一致,体现教材知识点,同时保证学生有施展空间。题目多数为开放型,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起引领启发作用,如帮助学生分解项目行动计划,提示注意事项,必要时给学生以指点和解答。学生是项目执行主体,需要仔细了解项目要求,提出针对性问题,如“执行任务的工具”“需要动用哪些知识?”“查找哪些资料?”在此基础上明确行动步骤、执行方案,最后总结和呈现。

4.2 模块化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运用

经贸系的项目教学一般需要结合实训完成。实训对场地要求较高,需要学校有较强的硬件条件和软件资源。目前我系教学中采用的实训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项任务的实训。如物流中的“装箱堆箱”课程,教师布置实际装箱任务,提出一定要求,在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分小组完成,学生完成后,先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再予以点评。

另外一种是连续性的实训任务。目前我系所使用的实训教材和实训软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将一个完整工作流程中的各环节按先后顺序编排成不同实训模块。教师在每节实训课前会发放任务书,便于学生了解任务内容,以在此基础上完成每个模块中的小任务,最终完成全部任务。这样的优势是便于学生熟悉整个环节和流程,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如ERP 实训能让学生了解到采购、销售和生产备料等方面的知识;货代实训系统可以让学生熟悉整个进出口流程和每个流程中的具体细节。

4.3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也是经贸类课程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巧用案例,能够点睛课堂。目前,高校多采用Seminar(即为讲授–讨论)与案例教学法交叉应用研究的方式[3]。任课教师在案例选取上需要花费较多工夫,最好能同时体现时效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理论性,当然,同时兼顾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有所侧重。如导入案例可以轻松活泼,以吸引兴趣为主,授课过程中的举例需体现理论重点,承上启下,小结自测环节的案例可以有一定深度,引发学生思考。案例的呈现方式可以多元化,视频、文字、图片、剧本表演等形式都可以采用,也可以请学生用自己熟悉的事物举例,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有较好的效果。哈佛大学商学院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站在企业角度结合理论内容来解决实际问题[4]。因此,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

5 利用校企合作,为课堂注入活水

校企合作的出发点是学校和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合力育人,最终实现利益共得。解决应聘者的劳动技能、技术水平与市场岗位需求不匹配,学校“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难题。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优化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商定检测标准;将企业先进理念引入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将学生能力成长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5]。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模拟企业情境,针对性地设计授课内容,根据企业提供的一手材料制定案例,必要时可以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基地实训,使学生能尽快熟悉企业环境,迅速上手。如我系与某电商企业合作后,以实训的形式安排学生完成模拟任务,为市场营销、外贸口语、商务礼仪、物流管理等专业课程提供了素材。

校企合作同时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扩宽知识面,避免授课内容与实际脱节。《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把1+X 证书制度和相关标准等纳入教师培训的必修模块,培育一批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能力的教师,发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实施1+X 证书制度试点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6 注重德育渗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1+X 证书制度下,对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关于职校学生的核心素养,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方健华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认为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归纳为五大类,即职业道德素养、职业关键能力素养、职业意识素养、职业理想素养以及职业人格素养[6]。

由于学生入学专业多是家长代为选择,导致学生对自己专业了解不深入,职业规划不清晰,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不利于养成职业核心素养。对此应将职业生涯课程与专业课相互融合,丰富课程内涵。教学时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习任务,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充分熟悉所学科目与日后工作的相关性,将职业素养内化为自身素质。在课程中利用案例、实训等载体,培养学生踏实、认真、敬业的品质,培养工匠精神。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理解学以致用的内涵,提升学习的兴趣。

学科和德育相互衔接融通,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将教育标准和企业标准融于一体,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有效载体,符合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助推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7 结语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职业教育的一大创新。在此基础上,一线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采用任务驱动、模块教学、启发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同时融合技能赛、利用校企合作优势,提升专业技能,关注行业新动态,授课过程中采用新思路,使教学在符合规范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使教学效果符合学校考核、职业技能鉴定与市场选择的三重检验标准。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实训案例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