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施工图审查中部分常见的建筑防火设计问题
2020-11-26常春
常春
蚌埠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中心 安徽蚌埠 233000
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大规模、高标准的建筑越来越多,特别是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在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使用功能复杂,火灾危害性大的问题。笔者就防火设计审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与同行商榷
1 防火分区划分及封堵
1.1幕墙与防火墙交接处未做防火封堵,防火墙两侧2米范围内未做任何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分析:大部分幕墙存在空腔结构,这些空腔上下贯通,在火灾时会产生烟囱效应,如不采取一定的分隔措施,会加剧火势在水平和竖向的迅速蔓延,导致建筑整体着火。
1.2防火分区之间采用防火卷帘做防火分隔时,防火卷帘长度及做法不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定
分析:大型商场及超市在划分防火分区时经常采用防火卷帘,在实际使用中防火卷帘存在防烟效果差,可靠性低等问题,易造成火灾蔓延扩大。因此,设计中应尽量减少防火卷帘的使用[1]。
1.3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不应设置防火卷帘
分析:疏散走道是人员在楼层疏散的重要部分,要尽量使人员的疏散行动通畅不受阻。因此,在疏散走道上不应设置防火卷帘,但可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
2 消防电梯设置要求
(1)普通客货电梯与消防电梯设置在同一前室时,普通电梯也应按消防电梯要求设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分析:此条“按消防电梯要求设置”主要是指客货电梯轿厢内装修材料耐火极限应与消防电梯一致。
(2)消防电梯做法应满足《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消防员电梯》中相关规定。
分析:本规则规定了消防员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中的监督检验及消防员电梯的定期检验应当进行的项目、检验内容和必须达到的要求,为消防电梯的设计、安装及验收提供了标准。
(3)消防电梯机房与相邻电梯机房之间应未按要求设置耐火极限不小于2.0h的防火隔墙及甲级防火门。
分析:在工程设计中,往往出现非消防电梯与消防电梯共用一间机房的情况,一旦电梯出现火情,将严重影响消防电梯的安全使用。贻误消防扑救的宝贵时间。
3 建筑防排烟的设计
3.1建筑设计中三合一前室大多仍采用自然通风系统
分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图示相关规定,三合一前室在满足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时,方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
3.2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分析:常见设计中,楼梯间最上层虽有设计外窗,但外窗开启扇未设置在最高部位。一旦有火情,将造成烟气在顶部的积聚,给上部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带来危险。
3.3采用自然排烟的场所,自然排烟窗面积计算不准确
分析:通风专业在计算自然排烟窗开启的有效面积时,未与建筑专业充分沟通,造成实际工程中,排烟窗可开启面积偏小,排烟量达不到规范要求。
4 总平面图设计问题
4.1环形消防车道、尽端式消防车道设置的要求
分析: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x12m;对于高层建筑,不宜小于15x15m;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x18m。
4.2总图中标注建筑防火间距时,未注明相邻建筑的特征
分析:总图中标注建筑防火间距时,应注明建筑的使用功能、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及耐火极限等。
4.3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设计的要求
分析:总图中应按要求注明消防登高场地的长度、宽度及场地与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消防登高场地对应的范围内应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消防登高场地内不应有车库出入口[2]。
5 建筑天井及凹型内院消防设计问题探讨
对于天井及凹型内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均无明确的定义和要求。实际工程中,由于受场地限制,同时迎合建设单位要求,天井及凹型内院往往有开间小,进深大的特点。此类建筑发生火情时,容易形成“烟囱效应”,建筑高度大于12m时烟气将会产生“层化”现象,失去自然排烟效果,火灾隐患较大。故建议此类建筑,对面墙之间间距按多层及高层防火间距要求设计。否则应有相应的防火分隔措施[3]。
6 结语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火灾的教训是深刻的,但防火设计的经验也是有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防火措施,主要是降低火灾荷载密度和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预防火灾的发生;二是控制火源和火势,合理设计建筑空间及平面,划分防火分区,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控制火灾发生的蔓延;三是设计合理、正确的安全疏散设施与有效的灭火设施;四是各专业设计密切配合,采用的消防设备,火灾报警系统及消防自控系统等均要启停灵活,信息传输迅速、准确,以利及时掌握火情,及时组织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