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子通信中的常见干扰要素及控制

2020-11-26郑凌雲牛小民梁姬君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3期
关键词:管控要素传输

郑凌雲 牛小民 梁姬君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1 概述

如今电子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航空、工业、医学等。在互联网+的时代,电子通信技术又有了大展拳脚的新天地,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的深度结合,构建了现代化信息社会各种必不可少的设施。在电子通信高速发展的同时,其受频率、硬件设备、传输距离等各种因素影响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如何实现对电子通信过程中各种干扰要素的控制,是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1]。电子通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易受5大方面干扰要素的影响,分别为频率、硬件、通信、传输、不同信号之间,本文从这5大方面的干扰要素入手,浅析了各种常见的干扰要素及控制措施,实现对电子通信干扰的多维控制。

2 电子通信中常见的干扰要素

2.1 同频方面的干扰要素

同频干扰是电子通信最主要的干扰要素之一。当电子通信设备处于无线网络环境下时,如果周围有其它无线设备使用,就可能发生同频干扰。不同信号的频率、功率、频宽都不同。在同一无线网络下,当两个通信设备在相同时间段内发出同一频段信号时,两信号极可能分别受到干扰,导致通信传输的信号存在质量问题,甚至中断,进而影响电子通信的正常运转。

2.2 硬件方面的干扰要素

硬件是电子通信建立和传输的基础,也是主要干扰要素之一。如果硬件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其区域内局部或全部通信。电子通信系统通常应用多学科技术,如计算机技术、数字处理技术、电子通信技术、自动化处理技术等,故其所需支持的硬件也多种多样。一旦某一硬件出现问题,最终传输的信息必然出现问题,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对于硬件干扰要素,如何精准定位和高效解决是主要问题。

2.3 配置方面的干扰要素

对于通信发生故障后,如果已排查判断非硬件干扰,则应优先考虑是否是配置干扰。配置干扰即未按正确的配置项或者参数配置,或接入点受外界电磁干扰影响,导致通信不正常。由于电子通信正常通信所需配置项众多、配置繁琐、配置类别识别度不高等,极易因为某一项漏配或者错配导致通信质量降低或中断。在复杂的环境中,接入点也极可能受周边电磁设备的影响而不能正常工作,如周边有手机、微波炉等电磁设备时。因此配置问题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

2.4 传输方面的干扰要素

由于距离、传输障碍及频带宽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子信号在实际传输过程中极易出现损耗问题,且电子信号的损耗量还会与传输距离成正比,即距离越长,损耗现象越严重。例如,人们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远距离通话时所存在的信号延迟等现象,而这些因素的存在,极大的影响着正常的电子通信。

2.5 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

除了以上干扰要素之外,在现代电子通信的过程中,还会存在不同信号之间互相干扰现象。当某一无线信号在发出的过程中,另一个甚至多个设备同时发出无线信号,这些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出现互相交叉、干扰的问题,导致各个信号自身的传输效果降低,信号接收设备无法准确的接受信息,进而对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

3 电子通信干扰要素的控制措施

在电子通信工程中,要想要保证各种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必须依靠各种措施有效控制和避免干扰要素,针对各种干扰要素的措施如下所述。

3.1 对信号频率进行调整

对电子通信中同频的干扰要素的控制,可从前期工程控制、后期消除和屏蔽干扰源两个方面着手。在前期布置工程时,应充分考虑接入点数量、网络覆盖区域、频段,科学分配和布置,提前预防可能的干扰。消除和屏蔽干扰源可将干扰源所发出的信号频率进行调整,促使干扰信号的频率与电子通信的信号频率不同,以此来消除同频干扰要素的存在。同时,还可借助各种技术来屏蔽和消除干扰,如使用智能天线技术定向发射信号,借助调频技术发射按照一定频率和规律来回跳变的信号,采用扩频技术将信号藏匿在噪声中等方式,保障电子通信过程的正常运行。

3.2 加强硬件干扰要素的管控

在电子通信中,硬件排查应是解决干扰的首要步骤。对于硬件干扰要素应及时排查设备,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及更换。排查故障点可利用工具或人工调试,对检查出的故障设备进行标记并维修[2]。如果某一区域内的各点都无法进行电子通信,应首先从接入的主干点开始依次排查。对于排查出的故障设备要及时维修,更换故障及老旧部件。所有故障设备维修完成后,应充分调试正常才能接入网络使用,以在最大程度上解决硬件干扰要素对电子通信所造成的影响。电子通信工程中接地方式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正确的接地方式也是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

3.3 加强配置故障问题的管控

通常情况下,当电子通信网络出现配置故障时,应对网络运转的环境进行充分且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借助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对其进行处理,按照配置清单检查所有配置项是否正确,查看周边是否易受其它设备干扰,以发现配置问题并针对性解决。同时,还应具备预防思维,对通信网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可能干扰项,防患于未然。

3.4 加强对信号传输过程的管控

要加强对信号传输过程的有效管控,解决传输干扰要素,相关人员需要适当增加频带宽度,同时选用更加优质先进材料,提高电子信号传输的效率与质量。

3.5 加强对不同信号之间距离的管控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不同信号之间距离进行管控,确保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同一或相近区域内出现大量信号,以降低不同信号相互干扰现象的出现,进而对电子信号的具体内容进行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子通信领域虽然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大量的干扰要素,影响着电子信号的质量,制约着电子通信的发展。因此,相关人员要加强系统控制措施的应用,借助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提高电子通信领域的运转水平与效率。现实中对于电子通信的各干扰要素的对应措施不仅于此,我们要充分发掘各种简洁高效的措施并加以运用,推动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管控要素传输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无线传输应用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5G高新视频的双频段协同传输
5G 16K虚拟现实视频传输关键技术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