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驾驶油耗影响因素及节油策略分析

2020-11-26董友全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3期
关键词:驾驶人员节油油耗

董友全

三门峡无线电管理局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我国作为一个石油大国,拥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然而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伴随着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石油资源被大势开采利用,从而导致我国面临着石油能源紧张的问题。为了有效缓解社会石油能源使用压力,延长石油使用年限,确保能够最大程度提升石油利用率,就必须充分发挥出节油技术在汽车驾驶中的作用,促使每个汽车用户能够树立起先进的环保节能理念,灵活运用节油技术降低汽车驾驶的耗油量,帮助节省更多经济成本的同时,推动社会环保节能管理工作建设稳定持续发展。

1 汽车驾驶油耗影响因素分析

1.1 汽车设计因素

汽车设计因素是指汽车在设计环节的技术、思路和方法,也包括样机的测试技术,以及汽车制造过程中与设计图纸的偏差等方面。科学合理的汽车设计可以在根源上提高燃油的利用率,设计中所规定的汽车结构、材料、原理、技术等等,都是汽车驾驶油耗的重要因素。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些高端的汽车品牌已经可以将理论油耗控制在较低水平,因为汽车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加合理的结构、更加科学的原理以及更加轻量化的材料,使得汽车综合油耗水平有所下降[1]。

1.2 驾驶操作技术

汽车油耗与汽车驾驶人员自身操作技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平均速度控制、起步换挡,还是汽车温度控制、滑行等操作流程都会或多会少影响到汽车驾驶的耗油量,一旦汽车驾驶人员平时操作不够规范,就会导致汽车耗油量大大增多。针对于此,汽车驾驶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到科学规范应用驾驶操作技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驾驶操作习惯,严格控制自身的汽车驾驶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化降低汽车驾驶过程的油耗量。

1.3 超速行驶

汽车在直线匀速状态下行驶(车速在80-90km/h)是最为省油的一种情况,80-90km/h的车速也被称作经济时速。而超速行驶指的是在高速公路上车速超过限速状态,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发动机需要额外增加一定的喷油量来保持高速,另外,高速行驶状态下汽车行驶风阻同样会增大,很多司机只为图一时的畅快而增加不必要的油耗。

2 汽车驾驶中节油技术的实践应用

2.1 汽车发动机启动控制技术

首先,驾驶人员在启动发动机时要准确获知到外界环境温度,根据汽车外界温度数据,合理选择应用汽车启动方式。目前汽车启动方式主要包括了常规启动、冷启动以及热启动。如果发动机实际温度要小于5℃。那么驾驶人员就需要选择应用冷启动方式。当汽车进行冷启动时,发动机机身润滑油会慢慢提高黏度系数,这样将会导致汽车运行阻力的增大,从而会降低汽车启动效率,并且还会加大汽车驾驶油耗。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汽车驾驶人员需要展开提前预热操作,比如通过利用热水提高发动机温度,帮助提高发动机启动质量和效率;然后,一些汽车新手在日常驾驶启动汽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空加油门的情况,这样无疑会导致石油耗量的增多。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倘若驾驶人员出现10次空加油门启动的情况,就会导致浪费燃油650ml。因此,在日常启动汽车过程中,驾驶人员要尽量避免空加油门现象的发生,养成良好的汽车启动控制习惯[2]。

2.2 加强车辆日常保养

2.2.1发动机保养

发动机是燃油的直接消耗者,因此保持发动机良好的工作状态是节油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平时要做好发动机的保养,坚持每天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查发动机状态,经常清洁空气滤芯和进气管道,防止三漏(漏油、漏电、漏水)现象,保持发动机零件的清洁,发现异响或性能下降要及时维修。

2.2.2轮胎保养

要经常关注轮胎的胎压是否恰当,应保持轮胎的充气压力符合推荐的压力,充气不正确,太多太少都会导致不必要的轮胎磨损,合适的胎压有利于减小摩擦阻力,缓和地面的冲击,使转向轻便稳定安全行驶,降低油耗。其次还需要定期进行四轮定位检查,保持四轮平衡,最大程度地控制由于轮胎系统带来的前进阻力[3]。

2.3 选择合适的行驶速度

汽车行驶速度会直接影响油耗,在行驶过程中要保证汽车处于经济时速运行,对于小型轿车而言,车速保持在70-90km/h耗油量最为理想,可以实现节油目标;7座椅上越野车、单位公用客车通常保持在65-90km/h之间油耗较低。因为汽车在中速行驶过程中,本身的行驶风阻会不断增加,必须依靠油耗增加来抵消一定的风阻,并且过高的转速会减小进气压力,增大排气阻力,进而加剧汽车相关运动部件的磨损,进而增加油耗。所以在行驶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行驶速度,尤其是在高速路行驶过程中,更要保持经济时速[4-5]。

3 结语

随着机械设计和电子控制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制造行业也发展到一个新时期,汽车在设计中一般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大提高了汽车结构的合理性。各种轻量化的先进材料应用到汽车中,减小了汽车自重。更加科学的汽车控制系统和检测技术也广泛应用,使得汽车客观层面上的油耗水平大大降低。但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仍然比较显著,因此汽车驾驶节油的控制仍需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驾驶人员节油油耗
极端天气中的车辆安全驾驶技巧分析
如何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驾驶人员的服务意识
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与驾驶技能的培养探讨
安全驾驶 远离“路怒”情绪
双管齐下 YarisL致享综合油耗测试
可调式机油泵及其节油潜力(二)
可调式机油泵及其节油潜力(三)
当打之年 上汽集团MG GT 1.6T 综合油耗测试
哪款汽车更省油?——百款汽车真是油耗数据对比
电动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节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