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技术》第26卷总目次
2020-11-26
卷首特稿
关于5G的十点思考 邬贺铨 26-1-02
专题
专题:蜂窝车联网产业与技术
车联网产业进展及关键技术分析Wai CHEN,李源,刘玮26–1–05
基于车辆行为分析的车联网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关键技术张海霞,刘文杰,薛彤,梁聪26–1–12
C-V2X与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深度融合 张杰26–1–19
基于数字孪生的网联自动驾驶测试方法研究葛雨明,汪洋,韩庆文26–1–25
基于C-V2X直连通信的车辆编队行驶性能优化付思雨,姜之源,张舜卿26–1–30
车联网高层协议关键技术 罗薇,汪梦珍,许玲26–1–35
5G NR-V2X直连通信频率需求研究 李俨,高路26–1–40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的智能车联网挑战与趋势尉志青,马昊,张奇勋,冯志勇26–1–45
中欧V2X联合试验关键场景及技术陈涛,Matti KUTILA,郑银香,邓伟,王江舟26–1–50
专题:智能化通信应用芯片技术
智能光子处理系统:概念与研究进展邹卫文,马伯文,徐绍夫26–2–02
面向6G的可见光通信 迟楠,贾俊连26–2–11
智能微波光子射频前端与链路邹喜华,李沛轩,刘丰玮26–2–20
自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 义理林,张力,蒲国庆26–2–28
半导体智能视觉系统芯片 吴南健26–2–38
硅基集成激光雷达技术 王鹏飞,罗光振,潘教青26–2–43
智能硅基多维复用与处理芯片 王健,郑爽,曹晓平26–2–51
智能化可重构硅光集成器件及芯片应用研究谢意维,张涛,戴道锌26–2–64
专题:5G核心网技术与挑战
5G核心网的部署问题与建议 聂衡,赵慧玲,毛聪杰26–3–03
5G核心网商用关键技术与挑战 王卫斌,陆光辉,陈新宇26–3–09
5G核心网规划建设挑战及策略 肖子玉26–3–17
5G核心网技术演进及挑战 赫罡,苗杰,童俊杰26–3–23
MEC的云边协同分析 杨鑫,赵慧玲26–3–27
硬件加速在核心网转发面应用的思考和实践王升,班有容,陈佳媛,张昊26–3–31
ENI辅助的5G网络切片智慧运营 王海宁26–3–37
5G SA网络引入IPv6的思路探讨马晨昊,解冲锋,郑伟,李聪26–3–43
5G核心网创新技术研究及应用探索陆光辉,毛磊,冯建业26–3–49
专题:无线网络空中计算
移动边缘计算中的资源管理 游昌盛26–4–02
大规模移动边缘计算网络:空间建模及计算吞吐量优化韩凯峰,胡昌军,刘铁志26–4–06
基于神经网络计算的无线容量高实时预测赖昱辰,钟祎,王建峰26–4–13
基于空中计算的无线群智感知 李晓阳,贡毅26–4–18
面向高效通信边缘学习网络的通信计算一体化设计朱光旭,李航26–4–23
面向边缘智能的空中计算 曹晓雯,莫小鹏,许杰26–4–31
专题:网络人工智能技术
分布式深度学习系统网络通信优化技术 董德尊, 欧阳硕26–5–02
新型拓扑感知的参数交换方案 万鑫晨, 胡水海, 张骏雪26–5–09
地理分布式机器学习:超越局域的框架与技术李宗航, 虞红芳, 汪漪26–5–16
面向分布式AI的智能网卡低延迟Fabric技术电信熊先奎, 袁进辉, 宋庆春26–5–23
运营商泛在智联网络的构建 解云鹏26–5–29
算力网络中面向业务体验的算力建模李建飞, 曹畅, 李奥, 庞博文26–5–34
基于AI的运营级IDC节能研究 曾宇, 袁祥枫, 王海宁26–5–39
超密集蜂窝网络智能干扰协调算法 秦爽, 董星辰, 冯钢26–5–45
专题: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应用
5G+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 陈亿根, 尹晓峰,邵黎勋26–6–02
5G+工业互联网能力开放进展和研究 邢真, 邵伟翔,高峰26–6–07
水泥行业融合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发展思考黄颖, 杨晓芳, 王鹏26–6–11
可定制的5G+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 王继刚, 王庆, 滕志猛26–6–14
工业互联网场景下5G TSN关键技术研究 张强, 王卫斌, 陆光辉26–6–21
工业互联网标识在家居定制行业中的应用探索 区景安, 汪毅, 陈琴26–6–27
专家论坛
车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汤立波26–1–56
C-V2X技术在智能网联行业中的应用探讨宋蒙,刘琪,许幸荣,王题26–1–60
下一代非易失性硅基集成光开关探讨 周林杰26–2–70
网络融合深化使能5G全场景多维度服务孙滔,陆璐,刘超26–3–56
万物互联,任重道远 李少谦26–4–38
网络管理自动化中闭环形成的概念 孟洛明26–4–40
通信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张云勇26–4–43
知识+数据驱动学习:未来网络智能的基础 朱近康26–4–46
针对5G/B5G的大规模MIMO系统射频前端设计 马建国26–4–50
无线物理层认证技术:昨天、今天和明天 任品毅26–4–58
数据驱动的智能电信网络 程强, 刘姿杉26–5–53
工业互联网技术洞察 沈彬, 李海花, 高腾26–6–34
中国工业互联网投融资现状分析与建议 王欣怡, 肖荣美26–6–38
企业视界
5G:期待中发展 质疑中生长 王喜瑜26–1–64
5G核心网演进需求及关键技术 王卫斌,朱进国,王全26–1–67
5G场景化网规方案探讨 邹广玲,潘彩华26–2–74
6G技术挑战、创新与展望 方敏,段向阳,胡留军26–3–61
5G赋能B端,助力行业转型 左罗,陈亚斌26–3–71
确定性网络技术及应用场景研究 魏月华,喻敬海,罗鉴26–4–67
5G+工业互联网的思考与实践 赵维铎, 蒋伯章26–5–57
5G室内分布:数字化转型之道 徐法禄26–6–43
技术广角
NR中集中式网元和分布式网元架构现状与进展高音,韩济任,刘壮26–1–73
高稳频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 陈伟,班德超,穆春元26–3–78
微波光子镜频抑制混频系统及芯片技术 唐震宙, 潘时龙26–5–61
智能可重构多芯光纤空分复用通信与光信号处理唐明, 霍亮26–5–67
基于REC技术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陈向飞,肖如磊,陆骏26–6–50
硅集成磁光非互易光学器件技术刘书缘,邓龙江, 毕磊26–6–57
基于智能算法的光子器件研究展望 宋宇锋,张晗26–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