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思考

2020-11-26陆宣任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1期
关键词:连片高标准农田水利

陆宣任

钦州市钦南区农业农村局 广西钦州 535000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事关粮食安全的攻坚战。2009 年我国在25 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开启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原国土资源部于2012 年3 月发布《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 年)》,开始进行了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随后财政部编制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到2020 年建成8 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1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经过10 多年努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高标准农田建设依然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首先,长期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分散在多个部门管理,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存在底数不清、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其次,我国大多数耕地处于山地、丘陵地带,地块连片程度不高、水源不足、交通不便,建设基础条件较差,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选址困难、造价昂贵等问题。再次,我国分田到户,地块拆零分割、权属关系复杂,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土地整合难、工程用地难的挑战。

2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面临的挑战

2.1 虽然职能已划转,但人员编制没有落实,严重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根据机构改革需要,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职能从国土资源、财政、水利等部门划转到农业农村部门。为推进项目建设,大部分县(区)农业农村局只能在本系统内临时抽调一些人员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不够熟悉有关的业务和专业知识。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在前期的项目选址、征求群众意见、勘察设计等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待进入后期施工阶段,往往出现了涉及占用农田、项目实施范围重复、设计与实地不相符等,遗留矛盾纠纷、工程变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然而给业主单位、当地政府、村委及有关单位等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竣工验收[1]。

2.2 受项目使用年限和建设范围条件制约,项目选址越来越困难

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 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规定,各地要结合实际在修编本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相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和规模。尤其是对2010 年(含)以前立项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提质更新,必须按照 “填平补齐、避免重复建设” 的原则确定建设内容。2011 年及以后相关部门立项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地块,在国家规定使用年限内,不能再列入建设范围。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由于往年实施的项目,大部分是集中连片、靠近山塘水库或交通比较便利的,加上为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需要,部分项目片区也将附近不集中连片的田块列入了上图入库的红线范围,导致后期可选的农田建设范围越来越小,部分丘陵山区仅单个项目相对连片开发面积就达不到亩数的要求,要么是分散且面积小、分叉多、长度长的,要么是交通不便且偏远的,要么是不靠近引水源的等等。近年来土地开垦项目和政府投(引)资建设的旱改水项目,在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难以落实的情况下,也逐步被占用到了一些没有上图入库的面积。

2.3 项目补助资金少,不利于项目规划设计和管理,甚至影响项目效益发挥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助资金是1500 元/ 亩,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000 元/ 亩,自治区配套资金500 元/ 亩。据估算,项目除支付勘察设计费、监理费,预留项目管理费、基本预备费,施工方需缴纳的税金、获取利润等等,能真正用在项目建设沟渠、生产道路、行人盖板和附属设施的资金约1000 元/ 亩左右,受资金制约,首先会导致原设计的沟渠长度、宽度或其他建设内容被剔减,应建的而没有建,不能满足群众最初的需求[2]。

3 新形势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思考

3.1 提高农田水利建设重视度

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导致人均土地面积日益减少。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仅占很小一部分,并不能成为农村居民主要的谋生手段,有很多农民外出打工。在很多地方,农业收入不如进城务工收益多,农田水利建设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需要有关部门研究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对策,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工作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对自身工作明确定位,更好地服务农田水利建设。

3.2 标准设计,加强设计质量

首先要构建严格的审核体系,对水利工程设计严格审核把关。通常农田水利工程包含大面积的灌溉区域,施工技术多样,严格的审核体系必不可少。其次要选择符合资质的设计单位参与工程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3.3 加强施工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要加强施工技术研究,确保施工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地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要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一个安全、整洁、和谐的施工环境。施工前,根据技术要求,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制定符合施工实际的规范与要求,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与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高效和规范,从而达到提高施工质量、节省投资、合理缩短工期的效果[3]。

4 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关乎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是稳定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在水资源短缺的大环境下,要加大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技术投入,提高各级政府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促进农业的科学、可持续、生态、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连片高标准农田水利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措施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