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020-11-26
1 引言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将人作为管理中心,考虑人所思所想所需,以人性化管理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广大职工群众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坚力量,其生产、管理、运营等都不开这部分人在岗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围绕职工群众切实需求开展柔性管理,刚柔并济,才能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内驱力。国有企业经济管理要以人为本,组建学习型组织,重视职工创新实践,完善多元化激励机制,引导职工群众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发挥其基柱作用,才能为企业顶层目标实现提供基本保障。
2 组建学习型组织 强化职工创新实践
为了有效地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应该构建学习型组织,对于部分无学习动力员工加以辞退,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培养综合型经济管理人才,以人才驱动促进企业发展。国有企业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要从意识入手,强化指标,落实创新实践,以便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和进步。首先,要强化学习意识。将学习意识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国有企业党各项专题学习,开展先进性教育,落实学习实践科学观,做好创先争优活动,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其次,构建学习奖励机制。用制度不断规范职工行为,提升职工群众综合素质和能力,定期组织先进事迹、十九大等学习活动,强化自我管理意识,遵守规范化的行为准则,保障经济管理工作处于合规合法、合理科学、高效有序的运作中。
3 完善多元化激励机制 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
国有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要保证管理质量和效率,避免不良行为的产生,有赖于激励机制的完善。激励机制作为企业运作当中不可或缺一项举措,在于以激励为职工群众树立目标,以激励为职工群众激发工作斗志,以激励为职工群众创新工作方式,以便职工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企业运作当中。激励机制的完善,要切合实际,注重多样化的呈现,做到“精神+物质”、“个人+企业”、“个人+家庭”、“个人+社会”等多样性激励形式,从个人能力、企业贡献、社会服务、家庭和谐等多个方面进行评比,有效地提升职工群众的职业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国有企业激励要贯彻以下几点:
第一,需求性。根据马斯洛夫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主要有五个方面,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求待遇递进性的特点,但是相互之间并不一定有主次之分,更多的是从生理层面上升到心理层面,其中前两项以生理层面为主,心理层面为辅,后面三项生理层面为主,生理为辅。两者之间是相互并存的,不是隔开的。为此,国有企业要充分考虑职工群众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也就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仅要给职工群众物质奖励,还要给予职工群众精神奖励,使职工名利双收,才能保证职工群众与企业同呼吸、同命脉,共同进退、共同发展,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同步发展。
第二,期望性。激励机制的构建,不是领导随机的,更不是领导口头的,而是以规章制度作为基准,以企业文件作为形式,赋予激励的牵引性。换言之,激励的达成,是由具体指标作为支撑的,对于职工群众具有较大的吸引性和督促性。当然,不同岗位的激励机制是不同的,始终以员工具体表现作为参考,注重员工具体表现,有效地推动职工积极参与其中。
第三,双因性。激励机制的构建不是只有上限,还应该有下限。下限赋予职工一定的工作压力,让员工明白岗位职责与其个人价值实现相关联。这也就是说,绩效工资的设计,是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员工能力水平,以期望员职工积极主动;履行工作职责,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创设内在驱动企业文化 助力国有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软实力,有助于提升企业员工归属感、认同感。国有企业在为了更好地提升员工的参与性,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带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始终坚持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政治性。工人阶层与知识阶层、农民阶层是新时代发展的三大力量,也是国有企业的主要力量。为此,要落实贯彻党的各项方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新时代核心价值观。引导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职工岗位职责和意识,引导职工群众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相同步,共同构建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第二,群众性。国有企业文化形成是由职工群众组成的,人群是文化形成的根源。职工群众作为先进集体,不仅是工人阶级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国有企业外在形象的直接表现。职工群众不仅是企业文化的缔造者,也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位为此,国有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依靠职工群众。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将企业生存和发展寄托于职工群众,让职工群众将个人价值实现与企业价值实现提供统一。蒙牛董事长牛根生提出的“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真做事,诚信做人”企业管理观念,是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典范。
第三点,实践性。国有企业文化不是空喊的口号,而是国有企业发展竞争的软实力,要求国有企业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环相融合,以文化指导企业运作,以企业运作补充企业文化,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的。换言之,企业文化是来源于企业实践又作用于企业实践,才能更好地指导企业发展。
5 结束语
柔性管理作为现代化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机制、生产运营、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改革。国有企业在应用柔性管理过程中应审时度势,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从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员工培养等方面,建立更为开放、宽松、灵活的管理机制,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