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际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2020-11-26阎伟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1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程

阎伟

中国山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98

根据我国及国外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中外双方在政策、经济体制、文化观念、社会情况、自然条件、项目开展模式、管理模式、投资模式、企业用人模式方面均存在较大不同。在这种背景下,中外合作的国际项目中,势必出现中方外方管理模式的碰撞,甚至出现矛盾,导致项目开展不顺利、经济效益受损等问题,使得企业承受巨大风险,对企业的管理及经济效益都会产生巨大影响。而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风险管理成为无数国际工程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1 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的现状和特点

全球经济环境日益严峻,国际工程项目不可预见因素多,对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是一个严峻考验。就目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的现状和特点来看,首先,我国的国际工程项目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以基础建设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水平偏低;其次,融资类国际工程项目一般都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手中,这就造成了国际工程项目的投资结构比较单一,不利于项目管理的提高;最后,国际工程项目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供统一参考的管理经验不多,不同国家不可生搬硬套。因此,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需要更加严谨、科学[1]。

2 国际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

2.1 外部风险

国际工程施工的外部风险客观存在,主要表现为社会环境风险、行业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地理环境风险等。其中,社会环境风险是指项目所在国政局的变动、社会动荡、暴乱等,根据国情不同而存在潜在风险。行业环境风险是指国际工程施工行业受所在国的法律体系、商业规则、劳动用工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施工风险。经济环境风险主要是指金融危机下的汇率风险和所在国的税务风险等。此外,地理环境风险主要指自然人文环境带来的施工风险,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等,都会对实际施工造成影响[2]。

2.2 技术标准不一样

近年来,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协议,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业务范围已遍布全球,其中,亚、非、拉美地区发展最为迅速。技术标准明确了性能指标、技术参数以及相关作业流程等,不同的技术标准对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有不同的要求和影响,是项目过程质量把控和交付验收的硬性指标要求,是承包商组织项目实施需遵循的重要规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标准,往往是基于本国或本地区的政策法规、技术条件、气候条件以及行业利益等制定的,相互之间往往有较大差异。

2.3 原材料和设备供应的风险

在中国企业 “走出去” 的过程中,考虑到成本及时间控制,国际施工建设势必无法做到所有原材料都从中国出口。很大一部分原材料及设备供应都从工程项目所在国家或其相邻国家的供货商处获得。因此,项目开展过程中有时会因对于当地情况的不了解导致出现突发因素使得原材料质量及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到场时间无法保证的情况;或者原材料数量达不到实际的工程现场需求;以及进出口时报批政府时的审批程序、进出口限制、清关等因素造成无法满足实际设备和材料供应。另外,原材料或设备的价格波动,也会极大程度上影响项目及企业的利润。

3 国际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措施

3.1 加强国际工程项目的筛选

基于国内各类项目积攒的丰富施工技术,国际,尤其是非洲工程项目施工难度相对不高,面对不同国家,科学的选取项目显得尤为重要,如忽视不同国家的国情,也会导致企业在国际工程管理中面临困难。部分非洲国家如赞比亚等现汇项目工程款拖延严重,一味投标政府资金项目,必会导致实施中资金链断裂;刚果(金)等国家因种种原因,不可进行融资项目,一意孤行也会失败;PPP或者BOT 项目在非洲国家更要谨慎,充分评估政府信誉、政治环境和回收能力后才可进行。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国际工程项目的筛选,从业主立场考虑,选择适合国情的项目种类,在签订项目合同之前认真分析条款,采取规避风险的手段,比如与东道国签订相关担保协议(主权担保)或者引入中信保等机构担保[3]。

3.2 做好施工风险管理的评价

开展风险管理后评估工作,主要是运用风险评价的方法了解工程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从而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风险管理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具体来讲,施工风险管理评价只有通过系统、客观的评价和估计风险,可以更好地采取风险应对措施,提高施工企业防范风险水平。如在某国某项目工程建设期间,定期发布该国社会责任报告,对项目建设运营期间对带动该国当地产业经济、培训就业、教育支持、环境保护等工作成绩进行大力宣传,接受社会媒体和各界的监督,促进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获得了良好口碑效应,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3.3 强化材料、资源管理

对于材料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因房建工程中的大部分材料都需进口,在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时必须周详、有效、可行,要充分考虑材料的进口周期、清关等不确定因素。在结构施工时,对于地材、水泥、钢筋等当地可采购的材料,必需向咨询工程师报送两种品牌以上,避免出现某一厂家供货不足,临时更换其他品牌材料,浪费很长时间在材料的报审报批上,耽误现场的施工进度。因此,在材料采购时,如当地有相关材料代理商,尽量按货到现场的模式进行合同约定,由当地公司自行清关,降低项目在清关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另外,国际工程项目施工时,对于机械设备资源的组织、管理必须具有前瞻性,相关的机械设备及备品备件的采购必须充分考虑其进口周期。在项目刚启动时,就必需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机械设备使用计划,为机械设备编制确实可行的采购计划、进口计划、租赁计划、维护保养计划等,以保证其按时进场,不影响现场的施工。

4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及我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的落地,国际工程项目的流动性也变得越来越强。因此,企业需要对国际工程进行严格筛选,并做好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材料、设备管理工作,以提高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沙盘推演工具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