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校服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0-11-26
调研显示, 目前辽宁省的校服质量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本省校服款式陈旧,颜色单一,面料的透气、吸湿、弹性等功能性差。
校服产业质量现状分析
(一)质量与校服价格之间的矛盾。目前辽宁省学生服装的价格一直在执行辽财(2009)336号文件。小学生每生每两年两套(运动装、夏装各一套),每两套价格最高不超过120元;初中生每生每三年两套(运动装,夏装各一套)每两套不超过150元。众所周知,这10年期间物价、人工费涨了几倍,而学生服装生产企业为了考虑成本,多数不能执行国家中小学校服GB/T 31888新标准,生产出来的校服产品多数只能按校服最低标准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即可。根本没有条件考虑校服产品的含棉量、透气、吸汗、保暖、舒适度等功能和款式。辽宁省纤维检验局在国家纤维检验局标准研讨会上曾经提出这一问题,辽宁省政协会上政协委员也几次呼吁过,但至今无果。
(二)校服质量与政府管理。在2000年辽宁省内校服生产企业100余家,其生产能力及条件鱼龙混杂。原辽宁省纤维检验局就省内实际情况同辽宁省教委出台了一系列校服管理办法,制定校服生产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对生产校服企业进行资质能力考核验收,然后发放校服生产销售市场准入许可证书。当时遏制了很多没有生产能力的校服加工小作坊和无照倒卖校服经营小贩,较好保证了进入学校的校服质量,进一步规范了校服的标准生产。但近几年却取消了校服市场的管理制度,虽然是工商和质监合并一个部门,减少了对企业双重管理,但省市县区层级的各自为政的管理还是造成企业发展与管理的矛盾,各级层针对一个产品进行多次没有必要的重复抽检。而且各级层检验能力参差不齐,对有问题企业,小题大做,后处理不给企业质量技术规范指导,以至于企业在生产同一产品时一错再错,再错再罚,进而给校服生产企业造成政策迷茫。在管理上,政府缺乏一套完整、简约、高效的监督管理和沟通服务机制。由于政府对校服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个别学校还在用没有生产保证校服质量能力的小加工点定做校服,其校服产品质量低劣,价格很低,对正规的校服生产企业有很大冲击,使整个辽宁校服市场校服整体质量难以提升。
(三)校服质量与校服标准。新标准中小学生校服GB/T 31888—2015与老标准机织学生服 GB/T 23328—2009和针织学生服 GB/T 22854—2009之间存在矛盾,由于老标准没有彻底废除,政府也没有明文规定中小学生校服必须执行GB/T 31888新标准,而省内部分企业因校服原料、人工成本过高,导致成品校服价格过低,为了降低成本,势必愿意继续执行不要求含棉量的机织学生服GB/T 23328—2009和针织学生服GB/T 22854—2009老标准。可见,校服较低的价格制约了新标准的执行,老标准同时也制约了校服质量提升。
(四)校服质量与企业管理。在辽宁省内,校服产业没有行业协会机构的自治管理系统,从而缺乏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间的融合沟通。企业有问题难与政府诉讼,企业之间更没有章法制约,从而产生各种不正当违规恶性竞争,形成企业销售利润过低。另外有些个别企业对校服质量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尽管又组织企业学习校服质量管理条例和标准宣贯等措施,以及到企业进行校服抽检时也有指导,可是在每次政府质监部门对省内校服监督抽查检验中都存在很明显的低级错误,可见企业对校服产品质量的重视明显不够。
做好校服产业相关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辽宁校服产业市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校服价格与质量之间的矛盾。这需要教委、市场局、物价局、校服企业代表联合起来,积极深入社会调研,制定公平合理的校服价位。建议适当放开区域性校服市场价格,根据当地居民生活收入水平百分比进行区域性校服定价。如果政府财力宽裕,也可以考虑校服由政府集中买单(如大连模式),要坚决取消校服招标中最低价格中标制度,实现公平、公正市场竞争环境,防止腐败滋生。
(二)成立辽宁省校服产业协会。成立辽宁省校服产业协会也是辽宁省200多家大中小校服生产企业的迫切希望。以成熟的校服产业协会来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桥梁,让协会当好政府部门参谋,充分反映企业愿望与需求,推进校服行业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总结交流企业生产管理经验,推进行业现代化管理,组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活动,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促进省内各校服企业技术开发和引进作用。要通过协会定期举办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沟通协调会,高效协调和服务全省校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研讨、指导校服的专业工作。维护企业、消费者合法权益,减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矛盾,以及充分发挥协会在公共事业上的服务作用。协会管理中建立实效的学生家长委员会,全程参与校服实施工作。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是保证学生穿到满意校服的关建。目前校服不尽如人意,多数还是学生家长参与度低,学校怎么订家长怎么应。要把协会的工作切实做到让广大学生能穿上健康、舒适、满意的校服。协会管理中建立辽宁省校服企业数据库管理系统,收集反馈本省校服行业产品质量、规模等企业信息和企业诚信档案,进而给招标学校一个公开、透明的公正指导,并为政府统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提高政府整体规划。
(三)政府建立健全高效管理机制。政府对校服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校服专项专人管理和责任机制,实现专门专业追责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抽检管理,严格执行“双送检”制度。要建立完善合法、公开、公正、透明的校服招标程序制度,防止垄断和不良竞争。政府部门严格依法对有生产资质能力的校服生产企业登记注册,确保投标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使校服企业遵纪守法地去合法编标、合法验标、合法投标、合法竞标。严格控制学校和企业勾结“定标”“围标”“卖标”的违法竞争,给校服市场一个有序、健康、干净的发展环境。
(四)建立健全政府服务机制。政府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同时也是为企业发展服务。这里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走出办公室,不能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要走进企业、走进学校,细心听取各方面的呼声,制定出切实促进校服产业健康发展的规划。政府管理部门在每次校服质量监督抽检后,要组织校服加工企业参加的产品质量说明会,让企业了解存在的问题及知道以后怎么改,贴心为企业服务。还需要组建独立的企业信访管理部门,组织阶段性的企业问卷调查,倾听企业对政府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全民监督我们的政府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缩短管理者与企业的心理距离。才能听到企业真实心声,才能真正创造良好的辽宁省校服产业营商环境。